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06年12月25日論語研討問題與主題彙整
你是本帖的第 952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06年12月25日論語研討問題與主題彙整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6年12月25日論語研討問題與主題彙整
106年12月25日論語研討問題與主題彙整

經文: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問題:
一、學而優,仕而優,此優的指標為何??
二、論語經文中,請找出「仕而優則學」的例子。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子夏曰:」
亦勸學也。
「仕而優則學,」
優謂行有餘力也。若仕官治官。官法而已。力有優餘。則更可研學先王典訓也。
「學而優則仕。」
學既無當於立官。立官不得不治。故學業優足則必進仕也。
子夏語十一章訖此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 (宋)邢昺疏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馬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優則仕。"
[疏]"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正義曰:此章勸學也。言人之仕官行己職而優間有餘力,則以學先王之遺文也。若學而德業優長者則當仕進,以行君臣之義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優,有餘力也。仕與學理同而事異,故當其事者,必先有以盡其事,而後可及其餘。然仕而學,則所以資其仕者益深;學而仕,則所以驗其學者益廣。

《論語點睛》(明)蕅益大師

卓吾曰﹕今人學未優,則已仕矣。仕而優,如何肯學。 方外史曰﹕惟其學未優便仕,所以仕後永無優時。《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馬融注:「仕優則學,行有餘力,則可以學文也。」
首句優字,依馬注,是「行有餘力」之義。此意是說,做官的人,辦完公事,尚有餘力,則須研究學問。後句優字,依皇疏,是充足之義。這是說,讀書的人,在學到豐足的學問以後,應該出來做官,也就是從事政治,替國民造福。
仕優則學,皇疏以為:「研學先王典訓。」此義可取。仕人研學先王典訓,熟悉王道施政的理論與實務,溫故知新,是賢能政治的基礎。

2017/12/20 上午 07:38:37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林秀惠


發表數:3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論語研討問題與主題彙整1061225
主題:從政須具足那些因緣,才算優入從容有餘?

「學」是《論語》一書的特點,「學」然後能施政以行仁,「學」然後能知禮、守禮、行禮。所以「學而優則仕」是古之士人「為政」必要的關鍵過程與目標!

從政有位,能行道濟民,讀書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堪稱「事熟而有暇裕」蒞官施政?今謹就論語略述如下:
〈一〉為人孝悌:這是從政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學而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修齊治平行仁的根本。

〈二〉有學而立:《里仁篇》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必憂愁無爵祿之位,應憂愁能否移風易俗,有所建樹。又《公冶長篇》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要漆彫開出仕為官,漆彫開回答:「對於做官任職之事,弟子還沒有自信啊!」孔子聽了,很歡喜,因漆雕開自知學還未立。孟武伯到孔門求人才,孔子說:「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子路、冉求、公西華等弟子,都已學成而立了,從政何有困難?

〈三〉謹言慎行:《為政篇》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為政要廣聽各方意見,有疑問的保留,無疑惑的部分也要謹慎地說明,言辭如此,則減少過失。親眼見了仍未明白,有未安妥的部分,要空下來,有把握的,施作時仍須謹慎。如此可以減少後悔辦錯事。發言得當、舉措得宜,其中自有祿,不待外求。

〈四〉學知天命:《堯曰篇》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從政能否行得通,要看百姓有無享此福的命。若行道受阻,仁政行不通,則是百姓無福消受,當不尤不怨。

有「孝弟」的基本功,再學施政之道,學到而立有成,就不患無位了。從政時要「慎言慎行」,不求快速,不求眼前利益,一切都盡力了,最後的結果,端視「天命」而定。如此,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方是君子為政。



「該帖子被 林秀惠 在 2017/12/28 下午 01:21:25 編輯過」

2017/12/28 下午 01:18:22刪除
共有 1 頁, 1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31.25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