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05年12月12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你是本帖的第 1456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05年12月12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5年12月12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經文: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問題:
1、周公咐囑立國應以「尊尊親親」為先,請問對魯國有何影嚮?
2、魯國以親親為始,齊國以尊賢為大,請比較兩國發展之差異。



「該帖子被 吳紀學 在 2016/12/7 上午 10:41:18 編輯過」

2016/12/7 上午 10:40:52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周公謂魯公曰:」
周公旦也。魯公周公之子伯禽也。周公欲教之。故云謂魯公也。孫綽曰。此是周公顧命魯公所以之辭也。
「君子不施其親,」
此周公所命之辭也。施猶易也。言君子之人。不以他人易己之親。是因不失其親也。
孫綽曰。不施猶不偏也。謂人以不偏惠所親。使魯公崇至公也。張憑曰。君子於人義之與比。無偏施於親親。然後九族與庸勳竝隆。仁心與至公俱著也。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以用也。為君之道當委用大臣。大臣若怨君不用。則是君之失也。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
故舊朋友也。大故謂惡逆也。朋友之道若無大惡逆之事。則不得相遺棄也。
「無求備於一人。」
無具足不得責必備。是君子易事之德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宋)邢昺疏

周公謂魯公(孔曰:"魯公,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曰:"君子不施其親,(孔曰:"施,易也。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孔曰:"以,用也。怨不見聽用。")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孔曰:"大故,謂惡逆之事。")
[疏]"周公"至"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正義曰:此一章記周公戒魯公之語也。"周公謂魯公"者,魯公,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將之國,周公戒之也。"曰:君子不施其親"者,施,易也。言君子為國,不以他人之親易己之親,當行博愛廣敬也。"不使大臣怨乎不以"者,以,用也。既仕為大臣,則當聽用之,不得令大臣怨不見聽用。"故舊無大故,則不棄"者,大故,謂惡逆之事也。故舊朋友無此惡逆之事,則不有遺棄也。"無求備於一人"者,求,責也。任人當隨其才,無得責備於一人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施,陸氏本作弛,詩紙反。福本同。魯公,周公子伯禽也。弛,遺棄也。以,用也。大臣非其人則去之,在其位則不可不用。大故,謂惡逆。李氏曰:「四者皆君子之事,忠厚之至也。」胡氏曰:「此伯禽受封之國,周公訓戒之辭。魯人傳誦,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嘗與門弟子言之歟?

《論語點睛》(明)蕅益大師

【補註】此言居上要寬。寬則得眾。無求備於一人。是教凡有國者。造就人才之準則。求備於一人。可使天下無一人。不求備於一人。而人才不可勝用矣。後世科舉學校。皆以求備一人之法。使天下英才。不能成材。不能成德。而國家之根本傷矣。可嘆也夫。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此章記周公訓示其子伯禽之語。孔安國注:「魯公,周公之子伯禽,封於魯。」
「君子不施其親。」此意是說,君子不疏遠他的親族。不施,陸氏釋文作不弛。劉氏正義說:「施弛二字古多通用。周官遂人注,施讀為弛。可證也。此文不施,即不弛假借。鄭注坊記云,弛,棄忘也。以訓此文最當。」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不使大臣抱怨不獲所用。孔安國注:「以,用也,怨不見聽用。」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老朋友如無惡逆等重大罪過,不要遺棄他。皇疏:「大故,謂惡逆也。朋友之道,若無大惡逆之事,則不得相遺棄也。」
「無求備於一人。」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人的才能有限,用人辦事,取其專長,不得要求他事事皆能。



「該帖子被 洪志明 在 2016/12/7 下午 02:59:38 編輯過」

2016/12/7 下午 02:58:54刪除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周公「安人」的治國理念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子,武王弟 ,史記魯周公世家:「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

〈眾〉子。」武王即位,周公輔佐武王伐紂,受封於魯,是為魯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崩

,成王年僅十三歲,於是周公攝政當國七年。待成王年長後,即歸還政權,並北面稱臣,進而為國

家制禮作樂。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周公擁有實權,七年後還能毫不戀棧,還政成王。

周公為了輔助武王、成王不就封,由兒子伯禽為魯君。伯禽就封,臨行前,周公告誡兒子:「君子不施

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公認為治國以「安人」為第一,施

行政策時,要在「不施其親」,「不使大人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等四端

先行安住,如此邦安自然國立。怎樣落實這四項治國理念?

〈1〉 不施其親:不疏遠、怠慢自己的親族。即「親親」。周初封七十一國時,姬姓即佔五十三國。東征平定三

叔之亂後,僅誅管叔,因其造謠生事,罪最大,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難捨親族之情。

〈2〉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不使大臣抱怨不獲所用。即「敬大臣」。周公佐成王時,召公不悅,認為成王不尊重周

公,周公作《君奭》澄清,希望傳遞文王、武王的大業,請召公協助幫忙。又武王生病,周公作史策

祝禱於天,願代武王而死。武王病癒,周公藏其策於金縢匱中,誡守者勿敢言。後來成王猜疑周公,守

臣告訴成王金縢匱的故事,猜疑遂冰釋。

〈3〉 故舊無大故,則不棄:對於一起共患難,情同手足的故交舊友,如果沒有犯下惡逆等重大罪過就不要

遺棄他。即尊賢也。周公善待與武王一起東征伐紂的故臣舊友。

〈4〉 無求備於一人:不要對一個人求全責備,人的才能有限,用人辦事,取其專長,不必要求他事事皆能

。即「體群臣」。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即重視每個人的才能。。

周公的施政,順乎天理,合乎人情,不但安撫周朝的子民,使其安居樂業,將殷朝的遺族王公大臣等安置在

洛陽,多次作誥勸戒殷人。成王更命周公之子君陳(鄭注禮記云),依周公的理念教化殷民。周朝因有周公「安民

治國」的理念,故國祚得以綿延八百年。


「該帖子被 吳紀學 在 2016/12/15 下午 02:44:48 編輯過」

2016/12/15 上午 10:21:02刪除
共有 1 頁, 2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46.8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