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04年5月1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你是本帖的第 1567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04年5月1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4年5月1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104年5月1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經文: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問題:
一、從論語中,舉例說明鄙夫未可與事君之事。
二、辦理政事之態度,君子與鄙夫有何不同?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言凡鄙之人。不可與之事君。故云可與事君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此以下明鄙夫不可與事君之由也。患得之謂患不能得也。言初未得事君之時。恆懃懃患己不能得事君也。
楚之風俗。其言語如此也。呼患不得為患得之也。
「既得之,患失之。」
患失之。患不失之也。既得事君而生厭心。故患己不遺失之也。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既患得失在於不定。則此鄙心迴邪無所不至。或為亂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 (宋)邢昺疏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孔曰:"言不可與事君。")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鄭曰:"無所不至者,言其邪媚,無所不為。")
[疏]"子曰鄙夫"至"至矣"。○正義曰:此章論鄙夫之行也。"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者,言凡鄙之人不可與之事君也。"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者,此下明鄙夫不可與事君之由也。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也。言其初未得事君也,時常患己不能得事君也。"既得之,患失之"者,言不能任直守道,常憂患失其祿位也。"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者,苟,誠也。若誠憂失之,則用心顧惜,竊位偷安,言其邪媚無所不為也。以此故不可與事君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與,平聲。鄙夫,庸惡陋劣之稱。何氏曰:「患得之,謂患不能得之。」小則吮癰舐痔,大則弒父與君,皆生於患失而已。胡氏曰:「許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大概有三: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志於富貴,即孔子所謂鄙夫也。」

《論語點睛》(明)蕅益大師

照妖鏡,斬妖劍。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這一章文理有麻煩,一字有若干音,若干義。還有更麻煩的,音也不變,義也不變,必須看上下文的口氣而變,如韓昌黎的「敢將衰朽惜殘年」,「敢」字就是不敢的意義。這一章書又是一個例證,可見讀書的難處。說美華僑西坡不認字,這是實話。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第一句是問,以下是孔子答。「鄙夫」,鄙,沒有學問、無知識的人,所見不廣。學問道德都沒有的人物,可以出來替國家辦事嗎?「可與事君」,事指可以出來事奉元首、做大官。「也與」,可以嗎?活口氣。
你們讀書為了什麼?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必須為社會辦事,只要念過書,都有這個道理,不會辦就是書呆子。讀書明理,志在辦事,只會作文有什麼用?現今也不會作文了。
今日選舉,你有德才嗎?若為人民犧牲一切又有才德,卻不出來,對於天下蒼生如何?這時就可以出來。若只是有錢,那是誤盡蒼生。你們若再不變心理,吾說了又有什麼用?
「未得之也,患得之,」
什麼是鄙夫?不是口說,要看他的行動。「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若直接依文講,未得而患得,得作「得到」,有這種道理嗎?得,是不得。沒得到時就籌畫、憂慮得不到,假若我得到。例如有一個人拾得一粒雞蛋,就打算還雞、買田等等計畫。這是正說,是未得到怕得不到。
「既得之,患失之,」
「既得之,患失之」,既得到又怕失掉。
「苟患失之,」
「苟患失之」,一得一失,終日自私自利為自己打算,這種人是鄙夫。
「無所不至矣。」
則「無所不至矣」,只要有所得,不論來路不明,不論合不合義,他一概不管,應放捨的他卻捉著不捨。這種人殺人放火,奸盜邪淫,只要有利,什麼他都幹。
我們不認識什麼人是善知識,什麼人是惡知識,知道這個就能辨了。
觀察他的行為,若患得患失,如何福國利民?我們要如何辦?你們要當仁不讓,見得思義,既使有人把錢拿到家來,吾也拿出來。
臺灣雖小,只要萬眾一心,大陸雖大,一人一心,離心離德,不中用,不在人的多少。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鄙夫,是一個沒有品行的人,他貪圖名利,行為卑鄙。孔子先提疑問,鄙夫可以事君嗎?然後解答,這種人不可以事君。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皇疏:「言凡鄙之人不可與之事君。」此意是說,不可與鄙夫共同事君。王引之經傳釋詞則把「可與」的「與」字當「以」字講,他舉證顏師古匡謬正俗引「孔子曰:鄙夫可以事君也與哉」,以及李善注文選東京賦引「論語曰,鄙夫不可以事君。」「可與」皆作「可以」。王氏此解較好。沒有品行的人確實不可以辦政治。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何晏注:「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鄙夫為得名位利祿,尚未得時,惟恐得不到,不擇手段,以求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得到了,他又恐怕失掉。
「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鄭康成注:「無所不至者,言其邪媚,無所不為。」
這種患得患失的鄙夫,純為貪圖個人名利,未得時,想盡方法,一定要得到,既得,又想盡方法保持不失,這種人可以為國家辦事嗎?有意從政者,讀此一章可以反省。
 

2015/5/5 上午 11:45:36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孔子「不患得患失」的事蹟有那些?
論語中有那些「不患得患失」的先賢?
論語中那些人物「患得患失,無所不至」?

2015/5/8 上午 11:25:16刪除

陳瑞娟


發表數:45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論語問答筆記2015.05.11
問一:從論語中,舉例說明鄙夫未可與事君之事。
答:即指「患得患失,無所不至」之鄙夫:臧文仲、臧武仲、王孫賈、祝鮀、宋朝等。
1.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衛靈公篇)臧文仲為魯大夫,明知柳下惠是賢德之人,因為怕自己的位子會搖搖欲墜,所以不推薦給國君。
2.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憲問篇)臧武仲是臧文仲的孫子。臧武仲為孟氏所譖,出奔到邾,後又回到他的封邑防,求魯君為臧氏立後,以守其先人之祀。魯君便立他的異母兄臧為。如果魯君不答應他的請求,他未必不以防邑來叛亂。
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喻南子),寧媚於灶(喻王孫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篇)王孫賈以為孔子到衛國,孔子怕得不到位子,故如此說。孔子依天命而行,不媚於奧,也不媚於灶,不患得患失。
4.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雍也篇) 祝鮀,以佞口獲寵於衛靈公。宋朝,有美色,衛靈公夫人南子寵之。當時若無口才、美姿,難免招嫌惹怨。此二人為保固己位,無所不至。

問二:辦理政事之態度,君子與鄙夫有何不同?
答:君子不患得不患失,鄙夫則患得患失。因為君子:
1. 君子求學時,志在修己安人,不會因富貴貧賤而患得患患失。
2. 君子喻於義,起心動念都是「義」,此乃長期經典薰習而成。唯知義而已,不會有得失之患。
3. 君子知天命,居易以俟命,故君子深信「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安然受之。

2015/5/13 下午 08:28:08刪除
共有 1 頁, 2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46.8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