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03年3月3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你是本帖的第 1416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03年3月3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3年3月31日論語研討問題與整理
經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問題:
1、伯夷、叔齊之德,貴在何處?如何學之?
2、富貴時,貧賤時,君子如何自處?

2014/3/18 上午 10:43:38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經文: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齊景公有馬千駟,」
千駟四千匹馬也。
「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生時無德而多馬。一死則身名倶消。故民無所稱譽也。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
夷齊是孤竹君之二子也。兄弟讓國。遂入隱于首陽之山。武王伐紂。夷齊叩武王馬諫曰。爲臣伐君。豈得忠乎。横尸不葬。豈得孝乎。武王左右欲殺之。太公曰。此孤竹君之子。兄弟讓國。大王不能制也。隱於首陽山。合方立義。不可殺。是賢人。即止也。夷齊反首陽山。責身不食周粟。唯食草木而已。後遼西令支縣祐家白張石虎往蒲坂採材。謂夷齊曰。汝不食周粟。何食周草木。夷齊聞言。即遂不食七日餓死。云首陽下者。在山邊側也。
「民到于今稱之。」
雖無馬而餓死。而民到孔子之時。相傳揄揚愈盛也。
「其斯之謂與?」
斯此也。言多馬而無德。亦死即消。雖餓而有德。稱義無息。言有德不可不重。其此謂之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 (宋)邢昺疏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孔曰:"千駟,四千匹。")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馬曰:"首陽山在河東蒲阪縣華山之北河曲之中。")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王曰:"此所謂以德為稱。")
  [疏]"齊景公"至"謂與"。○正義曰:此章貴德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者,景公,齊君。景,諡也。馬四匹為駟。千駟,四千匹也。言齊君景公雖富有千駟,及其死也,無德可稱。"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者,夷、齊,孤竹君之二子,讓位適周。遇武王伐紂,諫之,不入。及武王既誅紂,義不食周粟,故於河東郡蒲阪縣首陽山下采薇而食,終餓死。雖然窮餓,民到於今稱之,以為古之賢人。其此所謂以德為稱者與?

《論語集注》(宋)朱熹

駟,四馬也。首陽,山名。與,平聲。胡氏曰:「程子以為第十二篇錯簡『誠不以富,亦祗以異』,當在此章之首。今詳文勢,似當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稱,不在於富,而在於異也。」愚謂此說近是,而章首當有孔子曰字,蓋闕文耳。大抵此書後十篇多闕誤。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今日吾為你們講書,若隨意聽,不得利益,不論預習或複習都可以。看書不起疑不會進步,中國的學問,一看就能有所發明的人很少。看不懂還好,還可以往其中去研究,就怕自以為懂了,便看過去。你們沒有參過禪,讀書便吃虧,學禪學淨也不懂其中的原則。
淨土宗全在願字,無願,念到一心不亂也沒用,必須具備三項。不信,有什麼願?不願,誰能行?信願行三事是一種舉動,一種舉動有三分的力量,缺一種便不成功。日本真宗,東本願寺,西本願寺,注重願字,注重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這就壞了,疏忽信與行。如一把扇子有竹、紙等構成,若只說紙便不行,紙並不是就是扇子,條件不具備。
禪宗第一要緊是「疑」字,因為禪注重結果必須開悟,必須証,淨土宗不悟証也可以。悟,從何而來?不疑不悟。願疑,將疑解破,不疑了才是悟,若不疑如何悟?今日研究佛學,學三天便看不起儒家,這與九思的「疑思問」有關。今日對西坡或許有疑惑,疑還可以,惑就不可以了,惑是迷惑,疑可以思問。往後吾講書,你們要先看,講完再溫習,吾以禪家、佛家的方法講,一字不錯過。
吾看經文也看注解,注對的吾采取,不對的吾也知道。注子中有十之七都不對,這與佛經不同的地方在那裡?
注解佛經與儒家書者不一樣,佛家注重後來的証果,所以不問禪淨密律,都求斷惑,不說空話。注疏大體不離斷惑的辦法,都注重後來得結果,如彌陀經的結果在「當生成就」,不能成就便白幹了。
儒家的注疏,東漢以後的各各注解,對經典人物沒有說壞的。唐以後這樣的注解就少了,但大體往証果上走。漢以前吾不敢說,後來儒家的注疏,都是走升官發財考狀元的路,孔子之道在這裡嗎?走世間的知識,所以器量淺薄,到南宋改經,人人敢動手。佛家的注子,不論好壞都往證道上走,沒有多大差別。若是孔子之道,知道的有幾人?知而能去幹的又幾人?能照孔子之道去幹的則都去學佛,學佛才能真懂孔子之道。
這一章沒說是某人說的,究竟什麼人說?若孔子說,為什麼沒有「子曰」?考據吾不信,不信考據,吾就無法為你們說,但是吾也沒辦法,這是周朝時代的事情,須有考據。研究儒學,有訓詁學、考據學與義理學,宋儒講義理,講義理是注重微言大義,以微言大義說這章,注得太雜亂,但是有對的,也有不對的。他還不知訓詁,如何懂微言大義?吾講禮記,便選著講,因為其中的飲食起居都與今日不同。例如史記,樊噲來,項羽跪起,古代的坐法與現今的坐椅子不同。漢代度量衡與如今也大有差異,藥方講幾斤幾兩。所以有些考據又不可不知。往後你們不要呆板,疑思問,古書有錯簡是當然的事情,可以闕疑,宋儒卻為闕漏處補上,甚至移動經典,妄作聰明。
這章已經不知道是什麼人問的,只是舉出兩件事來說。人做事,不在有勢力、地位,在乎有道德,與人民、國家、社會有利益。佛家有上報四重恩,因為大家對我們有恩,應該報答,如何報答?有能力錢財便以物質報答,否則以身體報答,辦公家的事。如早晨起來掃街,街道是公有地方,掃乾淨便對得起大家,也不必叫人知道實情。自己做為端正的人,可改一方的風氣,功德很大,這一章書大意如此。其中有的考據,吾不講。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齊景公是一國的諸侯,齊是大國,兵車有千輛,一輛有四馬,千乘就有四千匹馬,王畿以外附屬的還不論,很可觀。齊景公又是諸侯,又有幾千匹馬,但是他死的那一日,百姓沒有贊歎他一點好處,沒有人會想他。稱者,贊歎他。齊景公有地位有什麼用?德有作「得」的,為這個字,兩派打官司。用「德」字比較好講,也有兩字通用的調和派。德,道德,與民有好處才是道德。
「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再舉一個反例,伯夷叔齊,為孤竹君的兒子。從前家有長子,國有大臣,孤竹君的意思是要叔齊繼位,伯夷看出來,便藉事離開孤竹國。叔齊也知道父親的心意,以及兄長的意思,繼位是對不起大哥,也走了,去找伯夷。二人離開故國,在山野自己耕種,最後在首陽山。首陽山考據有五處,各有道理,吾不去考,只論事情。周武王伐殷紂王,伯夷叔齊扣馬而諫,以為臣伐君是不對的,武王軍隊想殺害他們,姜太公以為兩位是賢人,命令人放了他們。周得天下後,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這說法不一定,有人說沒有餓死。這裡經文只說餓于首陽之下,沒說餓死,所以吾今天也不說。
餓是窮的原故,和齊景公比較他們是沒有錢財。子貢曾經問孔子:「伯夷、叔齊何如?」孔子說:「古之賢人也。」周初到孔子的時候,人民到了如今還稱讚伯夷叔齊,兄弟讓天下,又孝又弟,能長養好風氣。
你們不要爭名利,縱使得了全球大總統,也不能再活七十年,縱使再活二百年,死後也像齊景公,到三途去還債,無間地獄八萬四千大劫,那可長壽了。
「其斯之謂與。」
還有一句「其斯之謂與」,沒頭沒尾,也有人講解,吾不講。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齊景公有馬四千匹。既為大國之君,又有如此勢力。然而,死的時候,人民想不出他有甚麼善行可以稱述。
古時伯夷、叔齊兄弟二人,餓于首陽山下,到孔子時代,人民還稱讚他們。
「其斯之謂與。」王肅注:「此所謂以德為稱者也。」劉氏正義以為此句上面當有脫文。
伯夷、叔齊,是殷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兄弟讓國,隱居首陽山。周武王伐紂時,夷、齊扣武王之馬而諫,不可以臣伐君。武王左右欲殺之,經姜太公勸止,夷、齊離去。武王伐紂成功,建立周家天下,夷、齊恥之,不食周粟,遂在首陽山採薇而食。後有人對夷、齊說,此薇也是周家所有。夷、齊聞此語後,薇亦不食,七日餓死。史記伯夷傳、皇侃疏等古注,均有詳略不同的記載。
首陽山,馬融注:「在河東蒲坂縣華山之北,河曲之中。」其他各注考據,尚有好幾處,均難確定。
伯夷、叔齊是否餓死于首陽山,尚有疑問,論語此章但說餓于首陽之下,未說餓死于首陽之下。
此章開頭沒有「孔子曰」,各注或疑非孔子語,或言是孔子語,但闕「孔子曰」三字而已。




2014/3/18 下午 06:24:59刪除

林秀惠


發表數:3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2014.03.31論語研討
一、研討的問與答:
問一:伯夷、叔齊之德,貴在何處?如何學之?

答:(一)伯夷、叔齊之德貴在「兄弟讓國」,首列史記列傳之首,兄讓弟,弟
讓兄,子體父意,成全五倫,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故孔子曰:「求
仁得仁,又何怨乎?」
(二)日常生活中,如果吾人學習「禮讓」,就沒有家不齊、國不治、天下
未平的問題,因為爭之不足,讓之有餘。堯天舜日即是『禮讓』的時
代,其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無有民爭眾擾之事;故吾人當前應學
「讓」,能讓則事事無礙。

問二:富貴時,貧賤時,君子如何自處?
答:(一)富貴是許多人欲求的目標,貧賤是人人不喜歡的生活,一位君子在富
貴或貧賤時,當以孔子說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為自處
之道。
(二)「圍爐夜話」書中提到:「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讀論
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有德君子,喜歡以衛公子荊做為榜
樣,以齊景公做為惕勵。(請參考明倫月刊第356期曲園的故事)
(三)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如何涵養心中的快樂不是來自物質,而是
德性的發揮、顯露,時窮節乃見,值得我們深思、鍛鍊。

2014/4/2 下午 10:39:44刪除
共有 1 頁, 2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46.8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