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02年11月4日論語研討問題
你是本帖的第 2558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02年11月4日論語研討問題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2年11月4日論語研討問題
經文: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問題:
一、此章為何特別強調「侍於君子」有三愆?
二、試舉例說明儒家審慎言語之方法為何?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
愆過也。卑侍於尊。有三事爲過失也。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一過也。侍君子之坐。君子言語次第承之。未及其抄次而言。此是輕動將躁者也。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二過也。言語次第已應及其人。忽君子不肯出言。此是情心不盡。有所隱匿者也。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瞽者盲人也。盲人目不見人顏色。而只言人之是非。今若不盲侍坐。未見君子顏色趣向。而便逆言之。此是與盲者無異質。故謂之爲瞽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宋)邢昺疏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孔曰:"愆,過也。")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鄭曰:"躁,不安靜。")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孔曰:"隱匿不盡情實。")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周曰:"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也。")
  [疏]"孔子"至"之瞽"。○正義曰:此章戒卑侍於尊,審慎言語之法也。"侍於君子有三愆"者,愆,過也。言卑侍於尊,有三種過失之事。"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者,謂君子言事,未及於己而輒先言,是謂躁動不安靜也。"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者,謂君子言論及己,己應言而不言,是謂隱匿不盡情實也。"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者,瞽,謂無目之人也。言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若無目人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君子,有德位之通稱。愆,過也。瞽,無目,不能察言觀色。尹氏曰:「時然後言,則無三者之過矣。」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這一章,同學必須聽明白,你們學佛,應知中國人學佛比印度人高,因為孔聖人舖路的原故。佛有五乘說法,人天為基礎,你們聽論語就拿聽經的心來聽。
「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
「侍於君子有三愆」,年少者侍候年長長輩,不簡單,要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就在禮上入手。禮是平常日用生活的範圍,如違警罰法一般。侍奉君子與侍奉普通人不同。君子指有位或有德,兩者兼有者都是君子。這一章的君子,也可以指對方來說。君子不管對方,只管自己。不管君子或是小人,全在我如何行,不管對方身分。
事奉一般人有這三種過失,侍奉君子更是過失,並不是君子不好。這必須念熟,遇事不用查書,活的書就在跟前,一看便明白。所以中國自古上學先念「口而誦,心而惟」,心研究,口須念熟。從前考試,能帶多少書?佛家也是如此,在家人首重五戒,記住的已不多了,若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戒,連二十五戒也講不上來,如何受?所以受戒後,要半月誦,怕忘了。受戒者集合起來誦戒,戒能熟誦才守得住。
今日都是虛有表面,爾虞我詐,彼此哄騙,能得什麼成績?修淨往生,最保險,但是要如何能往生呢?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如集會時,主席或主人若與你說話,你才可以說。若在座是你的晚輩,可隨意些,若是長輩,不論何人,沒有同你說話,你不問自說,便是心浮氣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不論長輩晚輩若與你說,卻吞吞吐吐,就是慢,傲慢得罪人,便是過錯。凡是有吾在場時,同學的一舉一動,吾皆留心。吾講經、講書,聽的人很多,有生人、熟人,吾都知道,「你心中有他,他心中才有你」你看他是路人,他心中就沒有你。如果你都看不起人,人為什麼要來親近你?以後有聚會要學一舉一動都合禮,吾都會留意,大家希聖希賢,成佛都比吾高,吾也高興。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與人說話,不對著對方的臉面而說,等於是瞎子。如孟子說:「(齊襄)王顧左右而言他」,衛靈公與孔子說話,衛靈公「言鵠之將至」,孔子遂行,孔子便離開衛國。送客到門口,就不要再說話了,更不可眼不看著對方,這都是大過錯。
這三條必須記住,不僅對君子,對一切人都必須如此。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愆作過失講,隨侍君子,容易犯三種過失。
話未到當說時而說,謂之躁。鄭康成注:「躁,不安靜也。」例如君子未問,自己就先說,這就犯了心浮氣躁之過。鄭注從古論語作躁,釋文說,魯論讀躁為傲。
話當說而不說,謂之隱。孔安國注:「隱,不盡情實也。」如君子已問,就應當把話明白的說出來,如果不說,這就犯了隱匿之過。
沒有觀察君子的顏色就說話,謂之瞽。集解周先烈注:「未見君子顏色所趣向,而便逆先意語者,猶瞽者也。」顏色表示意向,不看君子顏色而言,猶如盲者說話而不看對方,大為失禮,所以也是過失。
這三種過,不但不能對君子,即對任何人都不能犯,但犯於君子更為嚴重。



「該帖子被 洪志明 在 2013/11/1 下午 08:57:57 編輯過」

2013/10/25 下午 11:00:01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論語研討問與答

經文: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問:一、此章為何特別強調「侍於君子」有三愆?

答:(一)研學目的為何?在進德修業、學為君子,故需見賢思齊。君子有德,故宜親侍而學之。若不能善學,則雖幸遇大德君子,不懂應對進退,則反而有過而不自知(此即躁、隱、瞽等三患),則是徒然空過,錯失提昇德業的大好機緣。

(二)論語有多則關於侍於君子:如

顏淵、季路侍。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乃至阿難侍於釋迦摩尼佛,弘一大師侍於印光大師。無非要親承教誨,方可受益。



問:二、為何此章專門對言語來說,而不談其他?

答:侍者請業或請益時,要以言語表達,表達時要不躁、不隱、不瞽,才是侍於君子之道。



問:三、如何做一個稱職的侍者?

答:

(一)安而不躁

(二)誠而不隱

(三)敬而不瞽

也就是曲禮說的:「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


2013/11/6 下午 03:59:32刪除
共有 1 頁, 1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31.25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