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 102年5月20日論語研討範圍
你是本帖的第 1196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 102年5月20日論語研討範圍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02年5月20日論語研討範圍
經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問題:
1、為何禮樂征伐須由天子出。
2、為何禮樂征伐會由天子出,變為自諸侯出。

2013/5/14 上午 11:09:45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經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禮樂先王所以飾喜。鉞先王所以飾怒。故有道世。則禮樂征伐竝由天子而出也。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若天下無道。天子微弱。不得任自由。故禮樂征伐從諸侯出也。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希少也。若禮樂征伐從諸侯出非其所。故僭濫之國。十世少有不失國者也。諸侯是南面之君。故至全數之年而失之也。
證十世爲濫失國之君也。周幽王無道。爲犬戎所殺。其子平王東遷雒邑。於是周始微弱。不能制諸侯。故于時魯隱公始專征濫伐。至昭公十世。而昭公爲季氏所出。死於乾侯之地也。十世者。隱一。桓二。莊三。閔四。僖五。文六。宣七。成八。襄九。昭十也。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若禮樂征伐從大夫而專濫。則五世此大夫少有不失政者也。其非南面之君。道從勢短。故半諸侯之年。所以五世而失之也。
此證大夫專濫五世而失家者。季文子始得政而專濫。至五世桓子爲臣所囚也。五世者。文子一。武子二。悼子三。平子四。桓子五。是也。
「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陪重也。其爲臣之臣。故云重也。是大夫家臣僭執邦國教令也。此至三世必失也。既卑故不至五世。則半十而五。三亦半五。大者難傾。故至十。十極數也。小者易危。故轉相半。理勢使然。亡國喪家。其數皆然。未有過此而不失者也。按此但云執國命。不云禮樂征伐出者。其不能僭禮樂征伐也。繆播曰。大夫五世。陪臣三世者。苟得之有由。則失之有漸。大者難傾。小者易滅。近本罪輕。遠彌罪重。輕故禍遲。重則敗速。二理同致。自然之差也。
證陪臣執政三世而失者也。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
政由於君。故不在大夫。在大夫由天下失道故也。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君有道則頌之聲興。載路有時雍之義。則庶人民下。無所街群巷聚以評議天下四方之得失也。若無道則庶人共有所非議也。
非猶鄙也。鄙議風政之不是。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 (宋)邢昺疏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孔曰:"希,少也。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平王東遷,周始微弱。諸侯自作禮樂,專行征伐,始於隱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於乾侯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孔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為家臣陽虎所囚。")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馬曰:"陪,重也。謂家臣。陽虎為季氏家臣,至虎三世而出奔齊。")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孔曰:"制之由君。")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孔曰:"無所非議。")
[疏]"孔曰"至"不議"。○正義曰:此一章論天下有道、無道,禮樂征伐所出不同,及言衰失之世數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者,王者功成制禮,治定作樂,立司馬之官,掌九伐之法,諸侯不得製作禮樂,賜弓矢然後專征伐。是天下有道之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者,謂天子微弱,諸侯上僭,自作禮樂,專行征伐也。"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者,希,少也。言政出諸侯,不過十世,必失其位,不失者少也。若魯昭公出奔齊是也。"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者,言政在大夫,不過五世,必失其位,不失者少矣。若魯大夫季桓子為陽虎所囚是也。"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者,陪,重也,謂家臣也。大夫已為臣,故謂家臣為陪臣。言陪臣擅權執國之政命,不過三世,必失其位,不失者少矣。若陽虎三世而出奔齊是也。"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者,元為政命,制之由君也。"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者,議謂謗訕。言天下有道,則上酌民言以為政教,所行皆是,則庶人無有非譭謗議也。○注"孔曰"至"乾侯"。○正義曰:云"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平王東遷"者,案《周本紀》云:"幽王三年,嬖褒姒,生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后。幽王得褒姒,愛之,使廢申後,並去太子,用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為太子。幽王之廢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乃與繒、西夷犬戎共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麗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隱六年《左傳》稱:"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周本紀》又云:"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也。"云"周始微弱"者,《地理志》云:"幽王淫褒姒,滅宗周,子平王東居洛邑。"於是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其詩不能復雅,故其詩謂之《王國風》,是周始微弱也。云"諸侯自作禮樂"者,謂僭為天子之禮樂,若魯昭公之比也。案昭二十五年《公羊傳》云:"子家駒曰:''諸侯僭於天子,大夫僭於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駒曰:''設兩觀,乘大輅,朱幹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是也。云"專行征伐"者,謂不由王命,專擅行其征伐。春秋之時,諸侯皆是也。云"始於隱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於乾侯"者,隱公名息姑,伯禽七世孫,惠公弗皇子,聲子所生,平王四十九年即位。是王室微弱,政在諸侯,始於隱公。隱公卒,弟桓公允立。卒,子莊公同立。卒,子閔公開立。卒,兄僖公申立。卒,子文公興立。卒,子宣公倭立。卒,子成公黑肱立。卒,子襄公午立。卒,子昭公裯立。是為十世也。《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公孫於齊。三十二年,卒於乾侯。是也。○注"孔曰"至"所囚"。○正義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者,謂文子、武子、悼子、平子、桓子為五世也。云"為家臣陽虎所囚"者,定五年《左傳》云"九月乙亥,陽虎囚季桓子及公父文伯"是也。○注"陽虎"至"奔齊"。○正義曰:魯伐陽虎,陽虎出奔齊,在定九年。

《論語集注》(宋)朱熹

先王之制,諸侯不得變禮樂,專征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則其失之愈速。大約世數,不過如此。言不得專政。上無失政,則下無私議。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論天下之勢。

《論語點睛》(明)蕅益大師

卓吾云﹕明誅臣子,隱責君父。
【補註】上承天道。下子庶民。謂之天子。非桀紂獨夫之所能混同也。好善如春之生。惡惡如秋之肅。好善如母之慈。惡惡如父之嚴。禮樂征伐。即好善惡惡之事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故庶人不議。庶人議而天下之亂可知矣。乃至庶人不敢議。而天下之亂益甚矣。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朝聞道,夕死可矣,道是什麼?讀儒家書,經史子集必須全看。
這章經文說的是周朝時代,今日之下沒有天子,講禮樂、征伐有什用?
周朝是封建制度,古代推舉一位能人出來當領袖,三皇時代父子相繼,到了堯禪讓給舜,天下為公,正是禮運篇大同章的境界。後儒說禮運篇不是孔子說的,是老子之言,這是門戶之見,器量太小,不足以讀書。堯讓舜,舜讓禹,退位讓國,有唐虞二代。唐虞之後,除了湯、武真正為救民外,其餘的都是在享受,天道好還,所以沒有一個好結果。若拼命得來算是好的話,大概多是篡位,當賊盜得來的,都是以下犯上,如何能好?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周武王伐紂,革命得來,封建諸侯,政治則有中央政府。平時以禮樂教百姓,上學校,因為是人都有情思,喜怒都有聲音,不得其平則鳴,恐怕人不懂音樂,所以配上詞。所以鄉下農人唱歌,鳥也唱歌。在外頭必須有禮,樂有節奏,禮有節度,發而皆中節,天下就太平。先感化自己國內的人,對外國人要柔遠人,夷狄也要去感化。先以身作則,做樣子給人看,再不聽,才去征伐,他如果改就算事情辦完了。
什麼人來辦禮樂征伐?有道德的君主。怎麼稱做天子?天子要替天行道,天派來的,所以天子難當。若不替天行道,便是賊寇了。天子要有道德,再來又要有爵位,纔能制訂禮樂,「有德無位,有位無德」都不可以作禮樂。孔子雖然能治禮樂,但是後人稱為「素王」,所以孔子作春秋,孔子說,知我者,罪我者,都在春秋。
今日之下那一個人是天子?今日都以錢競選,是買來的。今日有征伐嗎?伐是伐無道,今人都是征伐老實,征伐有道,分裂人的國家,兩個德國、兩個韓國、兩個中國、兩個越南等,這都不是人家願意的。今日也沒有禮樂,唱熱門、黃色音樂,誨淫誨盜,中央機關的報紙也登裸女,外國允許如此,中國不允許如此。禮是事該如何辦、非禮勿動等等,不只是打恭作揖而已。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從前都能辦禮樂征伐,百姓過得好。若天子失權,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各自為政,各國隨便出主意,都不一樣,也無所謂「書同文,車同輪」了。從前有方言,內地最糟的是江蘇省,三五里語言便不通,但是一寫字大家都懂,今日改成白話,吾也看不懂,今天是有道還是無道?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這諸侯縱使辦得好,不過十世就完了,自己不能支持下去。孔子說這話是周朝那時候,以魯國諸侯為主體,原來是周天子作主,平王東遷後,諸侯便統制不住了。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諸侯以下還有大夫,諸侯不聽天子,大夫也不聽諸侯,最多五輩子便失去封地。這時的大夫指三家。大夫如今日的局長,今世不就是局長為政嗎?如今有這一個市的局長和那一個市的局長結為姊妹者,這是大無道。兩市局長撇開市長而連絡,已經不對了,又結為姊妹,而不是兄弟﹔名不正,言不順,天下大亂。
大夫也必須用人,那是陪臣,不能說禮樂征伐,陪臣執國家的命令,最多三輩子。這是指陽虎,這就是論語所說的,其為人孝弟,則不好犯上,不好犯上,則不好作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以孝治天下,關係很大。
這個說法是那時候的實在事情。
孔子說這個有什麼用?佛、孔子都說因果,後儒只因門戶之見而不肯說因果,只說天道好還,其實就是因果,二五便是一十。儒者對於天道好還半信半疑,其實就是對於孔子之學不曾懂過。吾講中國歷史,一直到中華民國,千篇一律就是因果二字。現今中華民國若要辦什麼事,到機關去找首長,也是枉然!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天下有道,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庶人不議」,庶人處士橫議,「橫議」,老百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該議者而議。擊壤歌說:「帝力何有於我哉!」堯舜對我有何功德,其實那時才是真的天下太平。天生萬物,天何言哉?天生萬物,何嘗有動作、聲音?所以比堯如天。這些言語必需自己悟,大文豪能懂這個嗎?
周武王革命後,成王還小,周公接著辦,就是大夫掌政,所以管叔、蔡叔不服。周公將成王教好後,還政給他,到周幽王寵愛褒姒,而亡了西周。平王若不遷都,就另當別論,平王東遷時,鄭莊公立了大功勞,但是鄭也有大罪,左傳說:「鄭伯克段於鄢」,鄭莊公對自己家人兄弟尚且如此。一般人看不出來。
王東遷時,魯君是魯惠公。東周為平王開始,起初諸侯還擁護周天子。魯國有「惠公」時,娶了賈夫人,帶有媵,是賈夫人的姊妹。賈夫人無子,她妹妹生了兒子,便是隱公,春秋從此開始。後來隱公的生母死了,國君的正夫人若沒有生子嗣,必須再與他國訂娶,不可由妾代替,但是魯國為什麼能夠這麼做呢?妾上來後,賈夫人又生一位兒子。魯惠公死後,隱公不肯幹,只是勉強代理,等他的弟弟長大。孔子著春秋,就從隱公開頭,這是春秋筆法,因為隱公退位讓國,是一位賢君。所以孔子說:「吾其為東周乎」到了孟子時,諸侯都稱王,就不行這套了。
諸位在此求學辦事,處處為公,必有好處,否則唯有害自己而已。有人想在魯國抓權,於是勸隱公除去弟弟,正式當魯君,隱公不以為然,認為弟弟已長大,準備讓位給弟弟,自己遷居外面。這個人一聽,真果如此,自己將來不利,反過來勸桓公殺隱公。果然把隱公刺殺了。
因果報應來了,魯桓公的夫人齊姜是齊君的女兒,齊姜在家就和兄長襄公通奸。回娘家時,桓公也一起去齊國,有人勸諫,桓公不聽,被彭生勒死,這是因果報應。後來彭生被殺,變成豬,又是因果報應。
後來的三家孟仲季,就是桓公後代,稱為三桓,僭越周天子的禮樂。三家中的季氏後來又被陽虎把權,一代代倒楣下去,糟不可言。
一部二十四史,直到今日,都是因果報應。如今高大鵬寫〈經是中國人的身分證〉文章,所寫的是民國初年發生的事情,吾親眼所見,絲毫不假。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由天子發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由諸侯發出。
劉氏正義引禮記中庸篇說:「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又引孟子盡心下篇說:「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禮樂征伐之權,不由天子,而由諸侯擅行,便是天下無道。就諸侯而論,一旦不聽從天子之命,自專禮樂征伐,則這諸侯大概傳到十代就要亡國,不亡卻是希少。
諸侯國內有大夫,如果大夫不聽從諸侯之命,擅行禮樂征伐,則這大夫傳到五代就要喪失其政權,不失亦見希少。
大夫有家臣,對諸侯稱為陪臣。如果陪臣把持國家的政令,傳到三代就要失政,不失亦是希少。
天下有道,政權不會由大夫掌握。天下有道,民眾對政治無話可說,所以庶人不議。
各注舉諸侯十代亡國的事證:
集解孔安國注:「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平王東遷,周始微弱。諸侯自作禮樂,專行征伐,始於隱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於乾侯矣。」
劉逢祿論語述何說:「齊自僖公小霸,桓公合諸侯,歷孝、昭、懿、惠、頃、靈、莊、景,凡十世,而陳氏專國。晉自獻公啟疆,歷惠、懷、文,而代齊霸,襄、靈、成、景、厲、悼、平、昭、頃,而公族復為強臣所滅,凡十世。魯自隱公僭禮樂滅極,至昭公出奔,凡十世。」
大夫五世失政的事證:
劉逢祿論語述何說:「魯自季友專政,歷文、武、平、桓子,為陽虎所執。」
陪臣三世的事證:
劉逢祿論語述何、劉寶楠論語正義皆說,南蒯、公山弗擾、陽虎,皆為魯國季氏家臣,皆是及身而失。孔子所說的「三世希不失」,可作兩種解釋,一是約略言之,一是就南蒯、公山弗擾、陽虎三人相接而說為三世。

2013/5/14 下午 04:41:10刪除
共有 1 頁, 1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46.8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