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99年10月18日論語研討範圍
你是本帖的第 1710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99年10月18日論語研討範圍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99年10月18日論語研討範圍
經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問題:
一、請試舉出日常生活中「害仁以求生」的例子,吾人應如何防範避免?
二、是什麼信念使志士仁人,有勇氣殺身以成仁?這種信念要如何培養建立?

2010/10/12 上午 10:32:47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經文: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子曰:志士仁人,」
謂心有善志之士及能行仁之人也。
「無求生以害仁,」
既志善行仁。恆欲救物。故不自求我之生以害於仁恩之理也。生而害仁。則志士不爲也。
「有殺身以成仁。」
若殺身而仁事可成仁也。則志士仁人必殺身爲之。故云有殺身成仁也。殺身而成仁。則志士所不為也。
繆播曰。仁居理足本無危亡。然賢而圖變。變則理窮。窮則任分。所以有殺身之義。故比干割心。孔子曰。殷有三仁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宋)邢昺疏

孔曰:"無求生以害仁,死而後成仁,則志士仁人不愛其身也。"[疏]"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正義曰:此章言志善之士,仁愛之人,無求生而害仁。若身死而後成仁,則志士仁人不愛其身,有殺其身以成其仁者也。若伯夷、叔齊及比干是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則成德之人也。理當死而求生,則於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當死而死,則心安而德全矣。程子曰:「實理得之於心自別。實理者,實見得是,實見得非也。古人有捐軀隕命者,若不實見得,惡能如此?須是實見得生不重於義,生不安於死也。故有殺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

《論語點睛》(明)蕅益大師

如此,方名志士仁人。今之志士仁人,宜以此自勘。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子曰:志士仁人,」
「志」與智同,漢儒的主張,如鄭玄注:志猶知也。唐有石經,漢石經為蔡中郎寫,甚為寶貴,為了怕戰亂,敗壞經典,所以後來才有玩殘石者。唐代石經,後來遭戰亂,也壞了。石經上有這「智士」。吾採這說法。
又「害仁」的仁,仁就是人字。吾採此說。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必與人辯論。
孔子說,智仁勇三達德,有智有仁,勇在何處呢?有智有仁就不必說勇了,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說勇者見勇,其實智仁就已包括了。又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所以智仁就夠了。智士是有智慧的讀書人,仁人是有恕道的人。
「無求生以害仁,」
這兩種人,辦出來的事,志在智慧與仁,這智仁二字就是道,除此之外就看得輕。人都以為生命要緊,其實不要緊,為什麼呢?有生必有死,自古以來未有不死者,生命如何寶貴也必須死,如孔聖人死,佛也示現有生有滅,自古都有死。
人有人格,張三是人,李四也是人,人永遠不斷,所以只要變成人,有人的樣子,有人的格局,上下左右都可見,而內裡有心,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都不知心,所以說有「人面獸心」。鸚鵡能人言,不離飛禽,猩猩能言,不離走獸,這些都是有口無心的禽獸。道重而生命輕,天不變,道也不變,生命則是不能永久生,所以有智慧、有仁恕之人,在保存人格,若連人格都站不住,談不上是君子小人,那是禽獸,若無人格,人身難得。成佛容易,就在有人格。
「有殺身以成仁。」
保存人格很重要,忠臣孝子不能失去人格,無求生以害人,可是有殺身以成仁,可犧牲性命保存仁,孝子為父母,忠臣為國家,為著道而犧牲身子,要保存道。
你們讀書,就要學這點。但是殺身並非必定犧牲生命,如管仲未殺身,孔子也稱許他的仁,因為他將全部生命時間犧牲在事業上,保住中國文化。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中國人有什麼好處?觀西洋的風氣就可以知道了。若再完全西化,那將如何呢?所以維持人格,不必然要死,如諸葛亮「鞠躬盡粹,死而後已」便是。
你們須帶業往生,當生成就,回向文說:「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只此一回報應,這不是當生是什麼?一報身便是當生成就。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志智二字古時通用,俞氏群經平議引禮記緇衣篇,列子湯問篇,有關志字各注,都當知或智字講,其說可從。
害仁,唐石經作害人。
智士,是有智慧之士。仁人,是有仁德之人。智士、仁人,不會因為求生而損害仁,只會犧牲生命而成全仁。
生命雖然可貴,但智士仁人認為仁更可貴,所以不害仁,但成仁。古注採廣義解釋,禹王胼胝治水,管仲相桓公,皆是成仁。後世蜀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十四歲即死於軍中,即是殺身成仁。




「該帖子被 洪志明 在 2010/10/16 下午 12:35:42 編輯過」

2010/10/13 上午 11:13:48刪除

周穗鼎


發表數:102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最近有位小學長說心中讓她矛盾的疑問,
與此章有點相關,在此提出請教,
即我們似乎不是很贊成去做一些社會運動,
例如幫弱勢團體爭取福利、
阻止某些開發破壞環境...?
她覺得這是最直接、最有效去幫助別人的方式,
她滿熱衷的。
謝謝!

          穗鼎敬上


「該帖子被 周穗鼎 在 2010/10/17 下午 12:10:16 編輯過」

2010/10/17 下午 12:05:11刪除

黃文松


發表數:139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7

 
個人淺見:

先判斷此事是否是真的當為?真的可為?當如何為?若是,則自是當仁不讓,但也要能一秉初發心,不為名、不為利,更不要被利用。

雪公老師曾說:「好人辦壞事,壞事會成好事,壞人辦好事,好事也成壞事。」

這需要智慧,也要評估自己的德能,能做到的就儘量做,能做到問心無愧,以聖賢為榜樣,正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則可矣。

2010/10/18 下午 04:16:51刪除
共有 1 頁, 3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31.25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