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99年3月8日論語研討範圍
你是本帖的第 1280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99年3月8日論語研討範圍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99年3月8日論語研討範圍
經文: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主持:自強

複講:美芳學長

集解:中和兄

唐以前古注:世明兄

集注:玉娟學長

問題一:請從論語經文中歸納綜述孔子一生在出處進退方面之行誼及其所秉持之理念。(碧貴姊)

問題二:請論述俎豆與軍旅在治國上之意義及本末次第。(秀華姊)

2010/3/4 下午 02:40:05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 集解(南朝梁)皇侃疏

衞靈公者衞國無道之君也。所以次前者。憲既問仕。故舉時不可仕之君。故以衞靈公次憲問也。
「衞靈公問陳於孔子。」
孔子至衞欲行文教。而靈公不慕勝業。唯知問於軍陳之事也。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俎豆禮器也。孔子武文自然兼能。今抑靈公。故云唯嘗聞俎豆事也。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拒之故云不學軍旅也。鄭玄曰。萬二千五百人爲軍。五百人爲旅也。周禮小司徒職云。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五師爲軍。
本謂文教也。靈公未能文。故不教之武者也。
「明日遂行。」
孔子至衞。既爲問武。故其明日遂行不留衞國也。

《論語注疏》(魏)何晏 集解 (宋)邢昺疏

[疏]正義曰:此章記孔子先禮後兵,去亂就治,並明忠、信、仁、知、勸學,為邦無所毀譽,必察好惡。志士君子之道,事君相師之儀,皆有恥且格之事,故次前篇也。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曰:"軍陳,行列之法。")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孔曰:"俎豆,禮器。")軍旅之事,未之學也。"(鄭曰:"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軍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
[疏]"衛靈"至"學也"。○正義曰:此章記孔子先禮後兵之事也。"衛靈公問陳於孔子"者,問軍陳行列之法於孔子也。"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者,俎豆,禮器。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孔子之意,治國以禮義為本,軍旅為末,本未立,則不可教以末事。今靈公但問軍陳,故對曰:"俎豆行禮之事,則嘗聞之。軍旅用兵之事,未之學也。"《左傳》哀十一年,"孔文子之將攻大叔"也,訪於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其意亦與此同。軍旅甲兵亦治國之具也,彼以文子非禮,欲國內用兵;此以靈公空問軍陳,故並不答,非輕甲兵也。○注"俎豆,禮器"。○正義曰:案《明堂位》云:"俎,有虞氏以梡,夏後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鄭注云:"梡,斷木為四足而已。嶡之言蹶也,謂中足為橫距之象,《周禮》謂之距。椇之言枳椇也,謂曲橈之也。房謂足下跗也,上下兩間,有似於堂房。《魯頌》曰:''籩豆大房。''"又曰:"夏后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鄭注云:"楬,無異物之飾也。獻,疏刻之。齊人謂無發為禿楬。"其委曲制度備在禮圖。○注"鄭曰: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正義曰:皆《司馬序官》文也。明日遂行。○正義曰: "明日遂行"者,既答靈公之明日也,遂去衛國而之於他邦也。

《論語集注》(宋)朱熹

陳,去聲。陳,謂軍師行伍之列。俎豆,禮器。尹氏曰:「衛靈公,無道之君也,復有志於戰伐之事,故答以未學而去之。」

《論語講記》李炳南教授 講述

一家的說法,不過自以為是罷了,其實誰也不能說確實對。元朝以前考試無限度,以後便有限度,注釋也有限制,指明遵重朱子的注解,叫「中式」,寫中他的法式就可以了。對不對呢?宋時就有人反對。但是考試時離開朱注,即便考得好也不錄取,這是錮蔽人的知識。所以後來的論語只有一個講法,才有四書改錯等書出現。
論語注解開始於漢儒,為何不尊崇漢注呢?漢儒所注也未必對,但本著訓詁,少發議論,注論語的毛病都在議論上。民國以來,不管漢注、宋注都取消了,連經書也不要。今天國家提倡中國文化,因為發現其他人都不可靠,所以提倡靠自己,但是只宣傳也沒用,真心研究的有幾人?
今日吾所講,國家沒有限制。宋儒有改經的,這是大毛病,若采取集釋則較複雜。吾主張「簡要詳明」,今日的風氣相反,為了登報賣錢的原故。興囉唆。作文辦事都要如此,言多必失,絕無好東西,即使司馬遷多也不行。辦事囉嗦能辦出什麼事?你要真辦事、作文、看書,還須簡要詳明。
書雖複雜,吾講的簡單。吾所說雖然簡單,但是這是從複雜中得來。吾預備時,自找麻煩,你們別學囉嗦。你們學什麼佛?現今的佛法是學什麼佛?佛所為是為了什麼?你們所為又為了什麼?你們學論語,是學孔子?還是學宋明儒者?還是學如今的報紙文章?周易繫辭是孔子親作,繫辭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乾很容易,坤很簡單,易是乾的本體。易則易知,容易才叫人好懂,簡就有能力。易知就可以學,可以和他親密,簡單就能隨從著你辦,親密就能長久,所以一學容易學,就能成功。易簡這兩個字,「乃天下之正理」,真正的理論,就在簡易,得簡易就得了天下的正理、正位,萬物生焉,成了功。
吾恐諸位學囉唆,所以特別申明。演講也須如此,要意猶未盡。若掛鈴鐺,就大差月。辦事也是如此。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有人說,論語某句有所為而發,其實都是有所為而發。魯衛兄弟之政,公孔子的朋友很多在衛國,道在魯國行不通,想在衛施行,所以孔子到衛國。開始時衛靈公對待孔子好,如果待孔子不好,孔子也不去,連南子也待孔子好。
陳就是「陣」,問孔子上陣打仗的事。讀書能聞一而知二就不錯了,聞一知一也可以。衛靈公為什麼問陣?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嘗聞之矣。祭祀時擺供牛羊牲,豆用木做,盛什麼東西有一定的規矩,簡易,看一遍就會。俎豆的事情我曾經聽過,你問陣是軍旅的事情,我沒有學。
「明日遂行。」
到了第二天,孔子就走了。
讀書如參禪,到老不悟,那是書呆子,如居在現今的世間不懂今日的事情。衛靈公問陣於孔子,就是跟孔子開玩笑。孔子懂得僻色,僻言,禮衰而去,該進則進,該退則退,自己要明白進退。

《論語講要》李炳南教授 講述

衛靈公問陳,就是向孔子問軍陣作戰的事情。陳,釋文作陣。陣是後起的俗體字,經典仍作陳。
孔子不答復,只說嘗聞俎豆之事,未學軍旅之事,第二天便離開衛國。
俎豆,是祭祀等所用的禮器,即代表禮儀。軍旅之事,就是軍隊作戰的事情。鄭注,一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歷代軍隊編制不相同,這是古代軍隊編制。
孔子到衛國,希望能夠行道。衛靈公待孔子也很友善。可惜靈公只知講求用兵,而不及其他。因此,靈公問陳,孔子便對以未學軍旅之事,而且明日遂行。足見聖人不合則去,十分明快。
鄭注:「軍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
邢疏:「孔子之意,治國以禮義為本,軍旅為末,本未立,則不可教以末事。」
竹氏會箋:「靈公一生錯處,俱在禮教上,是時蒯聵出亡,公年老而無嫡嗣子,欲其修身齊家,夫婦父子之間講求禮讓,靖內為急,蓋逆知其內亂將作,故為此言導之,正是夫子救時手段,欲使靈公深思而自悟之耳。」




「該帖子被 洪志明 在 2010/3/4 下午 10:33:29 編輯過」

2010/3/4 下午 10:32:00刪除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孔子何不答靈公之問陣,以求在衛出仕長住?
★舍之則藏,該如何藏?
★靈公何不問俎豆之事?



「該帖子被 鍾清泉 在 2010/3/8 上午 08:34:59 編輯過」

2010/3/8 上午 08:34:22刪除
共有 1 頁, 2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31.25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