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唯識研討 → 瀏覽帖子:97年3月10日百法研討範圍
你是本帖的第 1133 位閱讀者 版主:彭崇志
 『 帖子主題 』:97年3月10日百法研討範圍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97年3月10日百法研討範圍
論文:十五、放逸
直解文:十五、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

問題:
一、試說明放逸的流害,令吾輩敬惕之。
二、針對放逸,吾人應如何防護對治?
三、請說明放逸如何建立其體性。

2008/3/5 上午 11:02:35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研究放逸心所,不妨想想這些問題:
(一)平時放逸,會有什麼果報?
(二)生活上放縱流蕩,不知檢點,有什麼過失?
(三)修淨土法門,該如何做才不會有放逸煩惱?

如有心得,即使隻字片語也好,請不吝上傳!

2008/3/6 下午 03:05:37刪除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放逸的果報,佛在大涅槃經上說有十三種:
夫放逸者,復有十三果報,何等十三?
一者樂為世間作業,
二者樂說無益之言,
三者常樂久寢睡眠,
四者樂說世間之事,
五者常樂親近惡友,
六者常懈怠懶惰,
七者常為他人所輕,
八者雖有所聞尋復忘失,
九者樂處邊地,
十者不能調伏諸根,
十一者食不知足,
十二者不樂空寂,
十三者所見不正。
是名十三。
善男子,夫放逸者,雖得近佛及佛弟子猶故為遠。(大般涅槃經)

2008/3/6 下午 03:07:53刪除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7

 
生活放逸有五種過失:
爾時世尊,告諸婆羅門長者居士曰:汝等應知放逸之事,有五過失,云何為五?
一者若婆羅門等為放逸時,以此因緣所有財寶,受用之物悉皆散失。
二者若放逸人,以此因緣,凡所趣向眾會之處,情生愧赧又懷怯懼。
三者若放逸人,以此因緣,有惡名稱流遍四方。
四者若放逸人,以此因緣,臨命終時心生悔恨。
五者若放逸人,以此因緣,命終之後墮於地獄餓鬼傍生。(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2008/3/6 下午 03:08:48刪除

黃文松


發表數:139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6

 
唉!所謂「肆縱流蕩為性」,不正是自己的寫照嗎?

慚愧!

但修行如調絃,卻是不能過緊也不能過鬆,然則吾人之病,實在於鬆,
除非能有如過去叢林般的調教,方不致過於放逸吧!

2008/3/6 下午 03:46:32刪除

西蓮


發表數:20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5

 
(一)事業無成。
(二)佛子恐有致「破戒」的過失。
(三)將貪瞋癡等煩惱,供養 觀世音菩薩,不忘(修淨土法門)定課!
阿彌陀佛

2008/3/7 上午 06:01:29刪除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4

 
古來聖賢為了防止放逸,各有各的辦法:
雪公的不放逸法:「吾應當感謝大家,聽吾講書、講經,吾不敢把自己不當人對待,恐怕對不起大家,所以吾如今不太敢辦壞事,因為你們管住吾的原故。」
印祖的不放逸法:「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上,挂到眉毛上。」
曾子的不放逸法:「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顏子的不放逸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孔子的不放逸法:「默而識之」

2008/3/11 下午 02:53:29刪除
共有 1 頁, 6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46.875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