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倫海會首頁會員登入論壇選單論壇樣式論壇檢索

 你的位置:明倫海會討論版論語研討 → 瀏覽帖子:11月27日研討範圍
你是本帖的第 2054 位閱讀者 版主:洪志明
 『 帖子主題 』:11月27日研討範圍

吳紀學


發表數:39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樓   頂

11月27日研討範圍
經文: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問題一、試從論語篇章談談士的修養及志業。

問題二、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有何不同的道理?



「該帖子被 吳紀學 在 2006/11/23 下午 03:39:01 編輯過」

2006/11/23 下午 03:38:16 帖子管理:總置頂置頂精華加鎖刪除移動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9

 
孔子以五倫的兄弟倫及朋友倫,回答子路所問的士,
士與敦倫盡分有無關係?

2006/11/23 下午 03:53:43刪除

鍾清泉


發表數:108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8

 
兄弟是天倫,朋友屬人倫,
天倫與人倫,該如何拿捏相處之道?

2006/11/23 下午 03:55:58刪除

洪志明


發表數:268
  資 料  留 言  OICQ  郵 箱  首 頁  編 輯   引 用A 7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參考資料

《論語集解義疏》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問爲士之行和悦切磋之道也。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答也。切切偲偲相切磋之貌也。怡怡和從之貌也。言爲士之法。必須有切磋又須和從也。

「朋友切切偲偲,」
向答雖合云怡怡三事。而不可專施一人。故更分之也。若是朋友義在相益。故須切偲也。

「兄弟怡怡。」
兄弟骨肉。理在和順。故須怡怡如也。繆協曰。以爲朋友不唯切磋。亦貴和諧。兄弟非但怡怡。亦須戒厲。然朋友道缺。則面朋而匿怨。兄弟道缺。則鬩牆而外侮。何者憂樂本殊。故重弊至于恨匿。將欲矯之。故云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如也。切切偲偲相切責之貌也。怡怡和順之貌也。

《論語集注》

胡氏曰:「切切,懇到也。偲偲,詳勉也。怡怡,和悅也。皆子路所不足,故告之。又恐其混於所施,則兄弟有賊恩之禍,朋友有善柔之損,故又別而言之。」

《論語講記》

「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士指讀書有道德的人,最低能修身,能處家庭,能處世者。讀書不是為作文章,全為在社會辦事,只會作文,不能辦事,這種秀才造反,三年無成,怎麼樣才能做到能辦事能處世的君子?
你們可參考考異,古今字的差異。
下文孔子答至「可謂士矣」,朋友以下二句是注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
切切是有決斷,說話勸人很懇切,與我們有關係者家庭父子、朋友、鄰里鄉黨與我們有關,都有勸善規過的義務,他幹好事我們就協助成就他,辦錯小者是過失,大者是罪,不能不勸。
偲偲作「節節」,形容的話,竹節。修其他法門如蟲在竹節豎出,很困難。節節是說了再說,看他沒有改,或改了若干,則再說,達到總目的而後才停止。
怡怡是和悅貌,年幼見長者要肅靜,不能妄笑,長者見幼者可略笑和悅。如,樣子,須有和悅的氣氛,不必一定笑。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下二句是後人的注。「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遠,兄弟近,父子之間不責善。自古父不教子,都是易子而教,何以故呢?只要是教人,不免會好了求再好,過於像有沒限度,不免有責備,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像在私塾,學生寧可在廁所聞臭味,也比守著老師好。心就遠離,不合作,時候久了更不行,離則不孝莫大哉。然家庭以和睦為上,任何事也比不了和睦好。今日有電視機,這是台灣家庭大變化的根源。各國有各國的風俗,行孝法各不同,外國有兒子偷打死父親以為是行孝。電視演的家庭革命,不能管子女,管嚴了就到法院告父母。
朋友切切偲偲,懇切說了再說,以為不好可以絕交,因為朋友是道義結合,可絕交,但不要出惡聲。兄弟怡怡,何以故?父子之間不責善,兄弟也是如此,愛之切,管嚴了也不行。成家娶妻之後,更不可如此,丈夫只聽信妻子的話,則家庭不能和睦。清官難斷家務事,其中的事故人情,可以學。兄弟之間,過分期望他好,就會疏離。所以世間法也須有世間的道理。

《論語講要》

子路問,怎樣才稱為士。孔子答復:「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劉氏正義以為,孔子的話到此為止,「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是當時的習見語,所以孔子概略言之,記論語者恐人不明,便加兩句解釋語:「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集解馬融注:「切切偲偲,相切責之貌。怡怡,和順之貌。」劉氏正義:「鄭注云,切切,勸競貌。勸競,即切責之意。鄭與馬同也。」又說:「凡以物相摩按謂之切。故切有責訓。」
毛詩小雅常棣傳:「兄弟尚恩,熙熙然。朋友以義,切切節節然」。孔穎達疏,切切節節,皆切磋勉勵之貌。孔氏以熙熙當論語怡怡,節節當論語偲偲。劉氏正義說:「朋友相勉,不使為非,其告語節節然有所限制也。」
兄弟屬於天倫,朋友在五倫中是道義結合,所以相處各有其道。了解這個道理,能以敦倫盡分,便是讀書明理之士。


2006/11/23 下午 10:07:26刪除
共有 1 頁, 3 張回覆帖,每頁有 10 張帖子 >> [ 1 ]
頁碼:
  快 速 回 覆

用戶資訊:

用戶名: 沒有註冊?密碼: 忘記密碼?

[按 Ctrl+Enter 直接發送]




Powered By:6KBBSV5.1    程序製作:ZYM
繁體化由 >童言無忌資訊網 製作支援
本論壇言論純屬發表者個人意見,與 明倫海會討論留言版 立場無關
頁面執行時間:54.688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