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簡介(淨常)→5.唯識簡介(五)


本文:

  至上期為止,我們已經略釋「性識之別」,即性指真如本性,清淨光明,靈靈覺覺,常住不動。若本性為妄想、執著所遮,由覺轉迷,則謂之識。識,即虛妄分別心,亦即凡夫日用平常之心理活動。此一心理活動(妄心),若約其體相、業用、依緣、界地等之不同,在唯識學上說有八種,謂之「八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我震旦唯識宗初祖大唐玄奘大師,著有「八識規矩頌」,特將八識,分為四類言之,即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今即依此次第,簡介如下:

一、前五識

 

    依   緣

前五識┬眼識─眼根─色塵(指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色)

├耳識─耳根─聲塵(指風、雷、鐘、鼓、可意、不可意等聲)

├鼻識─鼻根─香塵(指旃檀、沉、麝、蔥、蒜、韭、薤等好香、惡香)

├舌識─舌根─味塵(指鹹、淡、甘、辛、可意、不可意等味)

└身識─身根─觸塵(指輕、重、澀、滑、冷、煖、硬、軟觸)



  此處有四點說明:

  (一)前五識種類相似,所以總說之。何謂種類相似?先就凡夫有漏雜染位說1前五識同以淨色根為所依2前五識同以五塵境為所緣3前五識同以現在境為所緣(以彼不緣過、未名言一切境界故)4前五識皆有間斷而不相續。其次就聖人無漏清淨位說5前五識在聖位上,亦同時轉得「成所作智」(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以此五義之故,前五識合說,而不一一說明。

  (二)前五識所依之五根,皆是色根。根者,能生義,增上義。大乘義章:「能生名根」,俱舍光記:「勝用增上,故名為根。」如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幹枝,眼之眼根有強力,能生眼識,耳鼻等根,亦復如是。

  (三)前五識所依之五根,雖然都屬於色根,但根有淨色根與浮塵根之別,不可不辨。淨色根者,又名勝義根,乃清淨四大所造,肉眼不能見,但有發識之功能。又浮塵根者,亦名扶根塵,乃扶持淨色根之塵埃,為吾人肉眼可見者,如:眼珠、耳鼓、鼻腔、舌膜、肌膚,即是浮塵根,只為淨色根之所依,但不能發識。例如:盲人雖眼珠具足,卻不能見物,可知彼眼之淨色根已壞故。

  此二種根中,前五識所依,唯是內在之淨色根,不是外在之浮塵根。(浮是虛浮不實之意)。古德有「花土缽喻」,即花喻識;泥土喻淨色根,泥土可助生花,如淨色根能助生識;缽喻浮塵根,缽為泥土所依之器,如浮塵根為淨色根所依之處。如下圖所示:(見雜誌151期第08頁上)



    花(識)

    土(淨色根)

    缽(浮塵根)



  (四)前五識所緣之色聲等境,所以稱為「塵」者,以色聲等境,能染汙本性故。如:眼識攀緣色塵時,由於貪等煩惱之驅使鼓動,令所落之種子,經第六識之分別,第七識之執著,而傳送至第八識中,則第八識所儲存者,多是染汙、不淨之種子。經言:凡夫自無始來,妄念不斷。則彼等第八識中所落之不淨種子無量無邊,若此不淨種子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亦不能容受,其違背本性也日漸遠矣!

  是以聖人設教之旨趣,無非要淨化吾人之心思,消弭煩惱之擴張,以回復我本來之面目而已。故老子云:「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顯現名利之可貪,可以使人民之心思不被惑亂!)孔子亦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意即:人人若能於動作之先,以禮約束之,心思自然漸趨於清淨。若依佛法言,則吾人在日用平常中,五根對五境時,常以一句佛號對之。所謂「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此即以淨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正念對治向來之雜念,念之既熟,乃至淨念相繼,則心自淨化,其勝異方便為何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