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

為政→五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任何學問沒有學前都以為容易,或許以為學過了,但是學問原本是四面八方的,只學一方面也不能自圓其說,呆板,所以必須圓觀。最大的學問為儒、佛,孔子是世間聖人,佛是出世間聖人,這很難學。我們只學語言文字,本應學其中的義理,但是我們知的少,若知的多就成就不退了。如果還會退轉便是還沒有入到裡頭,未得其味,所以必須做得圓滿。

吾教論語的目標,不是僅僅教你學了能自己實行,也須要你們將來再去教人。儒學你們所學尚淺,吾若只選擇一種而說,其餘的你們就不懂了,所以必須變化方式解說。

[

「孟懿子問孝,」

]孟懿子,魯君有三大支,孟仲季三家,與魯君原是一家人。公私必須分明,國政本應由魯君作主,若政出多門則亂,一人作主尚且亂,有朝令夕改的事情,所以辦事必須分科負責。魯君不能做主,由三家掌權,其實古今同一道理,如今也是如此。魯君祭祀以君禮,三家也以君禮,他們以為自己也是周公的後代。當初武王駕崩,成王立位,周公攝政,有流言說周公想篡位,管叔、蔡叔造反,平定後,成王為報答周公的恩德,封於魯,周公未去封地,派他的兒子去。周公死後,成王以天子禮祭祀,而且永遠以天子禮祭周公。這是錯誤,這不是吾的臆測,而是孔子說的話。魯為諸侯,如何能以天子禮祭太廟?三家祭祖也用天子禮,不像話。

開國第一代都吃苦,創立天下,第二代多為大少爺,不知創業之苦,三家也是如此,所以魯家政治辦不動。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孟懿子為孟家的長子,孟僖子臨死覺悟,自己不懂禮,要孟懿子跟孔子學禮。

孟懿子、孺悲,在後來的弟子傳都沒有被列入,原因後來再說。

孟懿子問孝,孔子弟子問孝、問仁的不只一人,孔子因病與藥,答復也不一樣。孔子答

「無違」

。你讀孔子書、佛經,只要依所知道的說,不懂的存疑。

「無違」

父母的教訓不可違背,父親讓你來學禮,如此便是無違。宋儒注的意義很多,孟懿子尚且不知,宋儒如何知?多是造謠言。

[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

「樊遲御」

,樊遲為老師趕車。

「子告之曰」

,樊遲沒有問,孔子主動告訴樊遲說:

「孟孫問孝於我」

,孟懿子問我什麼是孝?文以載道,得魚忘荃,得意忘言,

「我對曰無違」

,我對他說

「無違」

[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

「樊遲曰:何謂也」

,我不懂是什麼意思?孔子不直接與孟懿子說,而為樊遲說,有用意的。

「子曰,生事之以禮」

,父母活著,事奉父母別錯了禮節。從前什麼身分,著什麼衣冠,飲食幾盤幾碗也有定數,自己減少可以,若多加則不可,都有一定。今日武勝于文,今日的軍隊反而服裝整齊。住屋幾間、顏色、瓦門等也有一定。今日是亂,以為是平等,其實是另一種不平等。生,事父母衣食住行都有一定的禮節,葬時棺的長短厚薄都有一定,祭也都有一定的禮節,必須依禮。有注解說,他的母親還健在,因為三家處處不盡禮。

如今國家沒有訂定禮節,因為來台灣三十餘年,是巡狩之時,必須收復大陸,再制禮。今無禮,禮從俗,喪事在台灣還保存古禮,但也不及從前了,喪事若不如古禮,要如何對父表示哀傷的情感呢?所以此時不能到酒館,或去不好地方。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首先必須對父母厚,而後對兄弟、朋友能厚,這種風俗很要緊。婚禮並不是胡鬧,原本是喜事,新娘如何能穿白衣呢?公婆死後,媳婦不許擦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