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

為政→十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一章紛爭很多。朱注以前沒有如此複雜。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罔,包咸注,罔然無所得。你們沒有學,因為沒有經過三到。學很重要,所以論語首篇為

「學而」

。學必須用心,否則罔然無所得。

皇侃作誣罔,無此事誣告也。不正確而誣罔聖人之道。你們講孔聖人的書,若孔子沒有這個意思,你卻如此說,不是誣妄聖人嗎?按,包、皇所說雖然不同,都對。學而不思,就自己而言是罔然無所得,對方則是誣罔聖人,兩方都有關係,都合理。

[

「思而不學則殆。」

]

「思而不學則殆」

,今人注重新發明,今人所做的錯誤,在論語之中都有。殆,何晏曰疲怠,只思而不學,如王陽明的

「即物而窮其理也」

格竹子吐血,就是疲殆。

朱注,危而不安,但是也有不危的時候,作疲怠解釋就可以了,危則談不上。

王念孫引公羊傳何休注,史記倉公等傳都當

「疑」

說,依這個說法比較合理。

聞思修是佛家的學思,儒家的學思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只學不思,不研究就不能明辨,自己枉費工夫而且誣罔聖人。若思而不學,不免於疑惑,孔子四十而不惑。只思不學,一輩子疑惑,你們求學,必須思學才能有新發明。

你們必須舉一反三,必須具備真知灼見,必須明辨,才能篤行。你們要能辨明,講經可以依照祖注,不可以隨便談。今日佛家的毛病,沒有學禪而妄談禪,吾學八年,才一知半解,知道他們是妄談,誣罔聖人。沒有學淨土,如何講解彌陀經?禪淨沒有學,你們頑空還不會,何況第一義空?沒有學般若,千萬別講空。佛講金剛經,須菩提尚且落淚,以為沒有聽聞過,這些人能超過須菩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