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

為政→十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先前說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必須知天命,學有成就而人不知我,於我有什麼害處?知我,我也學成;不知,我也要學成。要真通達,必得專精其一,通一經則通全經。學問真有成就,則無人理你。一知半解,門門不通時,反而人都懂得你。學問真有成就,便無人理會。想要真通達,必得專精一經,通一經就通全經。例如會了彌陀經必通三藏,圓融無礙,華嚴是大彌陀,彌陀是小華嚴。

「患不知人也」

,不知人才是大麻煩,寸步難行。與一人交往,不知尚且不行,家庭也是如此,夫婦不了解,必定是整天吵嘴。一個商店領導三人,若不知人,也領導不了。既使你待人厚,是你自己好,但是用了壞人就糟,佛也有感化不了的眾生,所以必得

「慎其初」

。從前介紹人要

「品學兼優,老成諳練」

,若沒有

「品」

字,那是故意支支吾吾,介紹者可以不負責任,交友也是如此。看人有方法。

[

「子曰:視其所以,」

]

「視其所以」

,平素看

「其所以」

,看不重要平常的事情,看近處的事,好壞都不足為憑,只是一方面而已。

[

「觀其所由,」

]再

「觀其所由」

,遇到非常的事清,或看遠處的事清。觀之中、視之中都有察的意思,不是漫不經心,佛經就有

「妙觀察智」

,觀要加上察。吾講論語引佛經比喻,采取佛家的方法,為了幫助你們明白而已。遇到特別事情看他為什麼如此辦?根據什麼如此辦,如曹操想篡漢時,司馬懿還勸,為什麼後來自己也篡位了?這不容易知道。

[

「察其所安,」

]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都要

「察其所安」

,一動就觀察他的用心,做完事再觀察他的心情:幹好事,若覺得不滿意,或是感覺很得意。幹壞事後,觀察他的心是憂還是喜。經過這三個步驟就夠了。

[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人焉廋哉」

,重複說,是絕對如此,加重語氣。除了是大奸若愚、大智若愚的人,其他人都藏不住,不是偶然藏不住,而是絕對藏不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可因人有一、二事不好就摒棄,這樣會失去很多人。舉事實容易懂,卻會傷道德。例如美國卡特落選後,還說早就想不幹了,這是無恥到極處的人。一杜魯門,二尼克森,三卡特,這是美國的

「三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