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經素問摘疑抒見之一→二、味歸形形歸氣精化為氣氣傷于味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
【抒見】 本論曰:「味歸形,形歸氣......精化為氣,氣傷于味。」一節,事理複雜,文極簡妙,讀者昧之,多有誤解。馬元台氏注頗得其旬,惟語涉瑣屑,不易看清端緒,若分段析句照對,立可渙然。開首四句二氣字,須先釋明:「形歸氣」之氣,乃指人身之氣,「氣歸精」之氣,乃指外物之氣,必明乎此,下則不混矣。夫「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四句,為第一段大綱,其下四句為第二段,緊分承綱文。「精食氣」句,是映其三「氣歸精」句,言精食外物之氣而生,明外物之氣生人精者也。「形食味」句,是映其一「味歸形」句,言形賴物味而長,明物味歸養人形者也。「化生精」句,是映其四「精歸化」句,言歸化者,不專一形氣精等事,因五藏之精,皆歸於腎,腎之精亦人生本藏之精氣也。「氣生形」句,是映其二「形歸氣」句,言形盛則益藏氣,藏氣充又能益形也,以上乃顯彼此互益,歸生之人機也。又次四句,為第三段。「味傷形」句,映第二段之「形食味」句,謂形雖賴味以養,過之亦能傷也。「氣傷精」句,映第二段之「精食氣」句,謂精雖賴物氣以生,過久反為所傷也。末二句「精化為氣,氣傷于味。」之意:言氣固賴於精化,兼亦賴於形生,則其源也有二,若形被味傷,不能歸氣,而氣之二源,是被味傷其也。更求豁顯,列表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