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廬述學語錄→101-120

(一○一)月光影喻


師曰:修念佛法門者,皆知臨命終時,蒙阿彌陀佛前來接引。或疑十方無央數世界眾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何能與諸聖眾,一一現在其前。此可以華嚴所舉月光影三事喻之。月在天,光至地,遇千江萬水,則現千萬月影,而其體實未嘗分詣。無央數世界眾生念佛往生,自有無央數彌陀現在其前,而彌陀法身實未嘗勞動也。然月光影,雖三而一,以無月,則無光影,佛之接引,亦可謂不來而來。

 

(一○二)無量方便


華嚴等覺菩薩,以無量方便,度化眾生。師曰:無邊世界眾生,心念各異,菩薩度化,須行方便。方便云何,不徒以口說法也。情與無情,皆可說法。西方極樂世界,有五塵說法,娑婆世界豈無之耶。獨覺見飛花落葉,而悟無常,花葉即是說法。有智者,每遭障礙,輒悟一法。天堂地獄,驢胎馬腹,亦是說法。今世一切現相,無一而非說法。儒謂禮樂施於君子,刑罰加於小人,佛菩薩度眾,攝折兼施,此皆無量方便,覺與不覺,端在眾生。



(一○三)中庸密義


師曰:讀中庸,當致意於性,性為人人本具之理體,無相無作,妙用無窮,不可以善惡名。曰善曰惡,皆流為情,去性遠矣。情者喜怒哀樂之物,其蘊而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得其中,則為世間聖人。得其和,則為賢人,為君子。於是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故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經文,止於致中和一節,文約而義豐,後乃傳文,皆詮經之作。經之奧義,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是即人人之本性,而人人不自知,聖人教之,賢人猶有不能解者,此中庸之密義也。

 

(一○四)論許由


師曰:堯讓天下與許由,許由不受,若桀讓之,諒必受之惟恐不及。堯王之天下安而樂,不受而民無憂,桀之天下暴而亂,不受而民有憾。受與不受之間,中庸之道存焉。後世論者,不依乎中庸,無有不偏者也。

 

(一○五)不見知而不悔


師曰:君子守其中庸,但患德能之不足,不患人之不己知。太公望未遇文王,寧為渭水之翁,諸葛武侯未遇先主,寧作草廬之士。自古及今,能而不遇者眾矣,使皆求知於世,如蘇秦張儀之流,縱橫游說,黎民之苦,豈有已時。然世之不效蘇張者,多未能也。是以孔子云:「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孔子辭魯司寇後,終其生,不見知而不悔,但修詩書,述禮樂,作春秋,誨人不倦,故為聖者,為萬世師。

 

(一○六)栽培傾覆


師曰:天道至平,人有禍福之異,思乎聖人之言,可無疑也。孔子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之。材者物之質。篤之,厚之也。如何篤之,栽者培之,傾者覆之。人有一念善,是為栽者,天必培之以得福,有一念惡,天必覆之以得禍。然培也覆也,非天之故意也。雨露,天之滋萬物也,生木由是而榮,朽木由是而腐。人君,天之長子也,令牧萬民,以行其道,舜由是而昌,紂由是而亡。木之榮腐,人之昌亡,豈天道之有厚薄哉,乃其材之不一也。由此觀之,禍福之機可知也。

 

(一○七)自誠明與自明誠


師曰:中庸「自誠明,謂之性。」生而知之者也。「自明誠,謂之教。」學而知之者也。性,天命之謂也。教,修道之謂也。生而知其性,聖也。學而知其性,凡人也。或疑性一也,復何有生知學知之不一也。是需以佛理明之。性具無始無明,乃生諸惑,惑而造業,業復熏染,染益遠乎性。遇緣而聞佛法,隨消舊業,不造新殃,是謂修道。修能近乎性,以至見乎性。一生不濟,生生續之,由是諸惑漸斷,今生而能自明本性,是生而知之,自誠明也。若夫聞法而未斷惑,今生不能自明,是學而知之,自明誠也。儒家了義,捨佛學,非三際,其何以明之哉。

 

(一○八)道自道也


師曰:中庸云:「誠者天之道也。」又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世法如是,出世法尤其如是。古德常語人,「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其斯之謂也。今人念佛,多昧此旨,但期臨命終時,由他人助念,蒙彌陀接引。使無助念,或彌陀不引,將若之何。佛法八萬四千門,皆自導也。淨宗雖曰二力法門,若捨自力,不淨其心,唯希他力,助念云乎哉,二力云乎哉。



(一○九)須彌山


師曰:一小世界,須彌山居中,環以四大洲、八中洲,數百小洲。是依聖言量,固無疑也。今人分別心重,必求須彌之方,始惑之耳。或謂四大洲當為四星球,蓋以吾人之地球,無北俱盧洲之福報也。然須彌無從安立。或謂須彌即喜馬拉雅。然四大洲又無著落矣。若謂四洲即在地球,北洲之事不合固無論矣,即約震旦而言,位喜馬拉雅之東,而稱南贍部洲可乎。華嚴世界,有為物質,有為光影,有為眾生所不見,或見而不得其實者多矣。天見之琉璃,魚以為窟穴,鬼以為猛火,而人以為清泉。物一也,而見殊如是,寧非凡夫之同妄。吾人之於須彌,與其求見於凡地,熟若待見於果地。必欲求其彷彿,觀於無量星球,依緣相組,一組之星球中,何者之山最高,謂為須彌可也。

 

(一一○)禪與淨


師曰:禪與淨,理同而事異。參禪必重乎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則不悟。修淨必重乎信,小信小證,大信大證,不信則不證。禪不能解,解則無疑,永不開悟。故參禪者不悟不得閱經。淨必須解,解則明理,明理則信,信則願之切,而行之深。故修淨者,初學必須研經。法門不同,入處自異也。

 

(一一一)毗盧遮那


師曰:世尊於華嚴道場,現身無量世界閻浮提中,不離一切菩提樹下,上升一切須彌山頂,究為一身,抑為多身,若以佛之三身解之,則失之遠矣。華嚴佛身皆毗盧遮那,未嘗言及報化也。佛之法身,如大圓鏡,攝盡虛空法界,猶太清之攝片雲。雲有浮遊,而太清不動。世尊不離樹下,升須彌頂,實如鏡體不動,而光照十方,無邊世界眾生,有感斯現。故云法身不來不去也。淨土學人常聞,「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或聞,「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皆不免於疑惑。又恐臨命終時,彌陀不來接引,如何往生。若明毗盧遮那之理,則知彌陀無所不在,往生障礙自能破之。

 

(一一二)法界藏身


師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遍一切世間。一切世間約為三類:一器世間,無盡虛空國土礦植等物是也。二有情世間,九界眾生是也。三正覺世間,佛之境界是也。含三類世間而為法界,故無處不有彌陀法身。吾人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無一非彌陀。念佛之人,但去自心障礙,何患不能見佛。如燃此一柱香,即是法界藏身。然則是香既為彌陀,燃之寧非燃佛?應知香為假相,執相何能見佛。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學者參之。



(一一三)解脫繫縛


師曰:佛有三德,學者先求解脫。現前煩惱不斷,當來生死流轉,何以顯般若見法身。解脫者何?去其繫縛是也。繫縛無他,五蘊而已。迷惑眾生,取五蘊相,不了本性,遂為所縛。若了知五蘊生滅相續,空無自性,則能解之。祖師注經,欲令眾生開悟,乃引師子吼菩薩質疑,意謂五陰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蓋以此五陰,雖能生後五陰,然此陰自滅,不致彼陰。喻如種子,雖能生芽,其種自滅,芽不見種,種芽不相入。例如眾生命終,五陰既滅,乃有中陰身,是中陰之五陰,必非既滅之五陰。由此觀之,五蘊焉能縛人。詎知執常執斷,皆眾生之邪見。菩薩憫之,於涅槃法會,為之設疑求解。佛遂引喻釋之,謂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古人以蠟刻印,以泥作器,印與泥合,火之,泥文成,而蠟印融壞。泥上之文固非蠟矣,然因蠟印而生。蠟生文,則非斷,蠟已滅,則非常。非斷非常,前後熏習,是相續法,是生滅法。眾生五蘊,亦如是熏習,起惑造業受報,故為所縛。學佛既知相續法,則畏因果,不敢造業,知生滅法,則欣解脫在轉念間。佛法八萬四千門,皆能解脫,而淨宗念佛一法,尤其奇功。彌陀洪名與正因佛性,一念相應,一念解脫,念念相應,念念解脫。



(一一四)七處修學


學者請辨善惡知識,師曰:依瑜伽論,有七學處。一自利處,能助學者明心見性。二利他處,能助學者開方便智。三真實義處,能助學者得佛法了義。四威力處,內心清淨,外貌莊嚴,威而有力,能為學者師表。五成熟有情處,助一切有情成熟佛法。六成熟自佛法處,可助學者自身成熟佛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此即成佛之處。如是七處,皆善知識,學者幸能遇之,實為大福報,從之修學,必得成就。故華嚴云:「若能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



(一一五)普供養


師曰:九界眾生,不離因果,華嚴菩薩入普供三昧,能以一手遍及三千,供一切佛。此固得自神通定力,然須有如是因,方有如是果,不然,出一手何能即出無量手?須知此一手,自累劫以來,表身口意,日日供佛,始得盡其變化之妙。凡夫發心學道,希得大果,必須種大因;欲種大因,當解其法;解其法已,有物則供以物,無物但供杯水,亦能化為甘露,普供諸佛,甚或合掌表意,亦得供養之益。例如焚香供佛時,一心觀想此香,法界蒙熏,無量無邊諸佛,一時應供。故凡供養一切物,皆作如是觀,是為大因。常種如是因,自有不思議果。



(一一六)十種難法


師曰:在濁世學佛,難以成就者,易於退轉故也。退轉之因緣雖多,實以邪見為甚。欲其不退,須至七住而後可。華嚴謂七住菩薩,聞十種法,其心堅固,故名不退住。十種法者,皆邊見凡夫好難之問。一者佛之有無,二者法之有無,三者菩薩之有無,四者菩薩行之有無,五者菩薩修行出離與否,六者過去佛之有無,七者未來佛之有無,八者現在佛之有無,九者佛智有盡無盡,十者三世一相非一相。諸如此間,皆須正見破之。

問佛之有無者,執為無佛也。彼既聞本性即是佛,又謬聞本性空無,故疑性既空無,佛何曾有,佛既無有,學之何為?遇此大邪見,可依經意答之曰:佛者亦有亦無,不能妄執,執則或有或無,皆不出斷常之見。佛有三身,法身無相,報化二身有相,然報化之有,皆由於法身之無,故知說有說無,皆是皆不是。當知佛者色相雖無,應機度化則有,如是方能不斷不常,得乎中道。


菩薩有無之問,答之如佛。

法者離相離性,而又不壞相性,一切折中於時,契時則是,不契時則非。如問極樂世界為有為無,說在此時,決定為有,若證佛果,能自造極樂,則可說無。未至成佛,說無則墮阿鼻。

菩薩行有耶無耶?約事而論,菩薩廣行六度,安得無之。約理而論,雖行六度,而三輪體空,安得有之。

菩薩修行,出離三界,則不能度眾,不出離則不能解脫。祖師釋之曰:菩薩智心重者,自視力之不足,離之可也。悲心重者,如地藏菩薩,不離可也。離與不離,智悲自適,無非是道。

三世佛有無者,不同初問佛之有無。初問之邪見,純為無佛,此則許有,而不遍三世,終歸於無,故亦非正見。彼意過去佛已入滅,是故非有,未來佛尚未成,是故為無,現為行菩薩道者,不得謂之佛。答之者,仍以三身立論,法身非斷非常,遍滿三世,不容問難,法身既爾,報化依法,豈不爾耶?且今十方世界諸佛出現,何得言無。好難者復云,一切如來,因地發願,眾生度之未盡,誓不成佛。然現見眾生沈淪九有,曾無度盡之時,諸佛若成,則違誓願,故無得成者也。古人破此邪見,謂行菩薩道者,雖不欲成佛,而自然成之。喻如燒柴,以杖撥之,令柴燒盡,固不欲燒杖也,然撥之既多,杖亦自然燒盡。菩薩但行佛事,功至自然成佛,豈違誓願也哉。

佛智有盡無盡,澄觀祖師約二義解之,一者豎約智體而論,破一分惑,開一分智,以至諸惑都亡,諸相皆寂,斯名盡智,可謂有盡。由此智體湛然,盡未來際,體不可亡,故又可謂無盡。二者橫就所知而論,萬法無盡,佛智亦無盡,以無盡智,稱無盡法,無法不窮,則名有盡,故法華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盡與不盡,不容邪見妄執。

三世一相非一相者,謂十方三際之世界,為一相乎?為非一相乎?約性言之,一也,約相言之,非一也。非一者變,一者不變。自其變者言之,如極樂世界,待觀音菩薩繼承佛位,一切自異於今時。淨宗學者欲承彌陀教化,安能失此時機。

末法眾生,邪見尤甚,學佛未至七住,無不退轉,但能往生極樂,以無退轉之緣,故其成佛也易,然在此方成就往生,亦非易事,學者唯須依法不依人,聞經念佛,持之以恆,方能辨魔破障,遇難不退。

 

(一一七)四諦法


師曰:四諦法,為大小乘必修之學,世尊初轉法輪時說之,滅度時依然說之。修普通法門者,不修此法,不能出離也。吾人雖修淨土,聞此法已,益增念佛之信心。

苦集滅道,謂之四諦,人盡知之,而未必能解,解未必能信。雖曰萬法皆苦,而猶攀緣不已,雖曰集為苦因,而猶造作不已,足徵其不信也。果能信,此是苦,此是集,學佛無不成者。苦集之不信,遑論滅道矣。何為其然,障於見思惑故也。見思惑品數,大小乘不一,斷之固難,說之亦匪易。姑約小乘言之,學者於一切苦法,不信其為苦,以佛法觀之,猶不以為然,乃忍而觀之,斯謂「苦法忍」,至信其為苦,則開一智,謂之「苦法智」。由是集諦則曰「集法忍」、「集法智」,滅道亦然。此欲界四諦也,以有現法可觀,故曰「法」忍「法」智,至色空四諦,則非欲界所知者,惟以欲界現法比類觀之,故曰苦「類」忍,苦「類」智,以至道類忍,道類智。三界四諦,合為八忍八智,名十六心,至第十六道類智時,斷三界見惑竟,證初果,名入流,入聖人之流也。此惟見道,尚須斷思惑,方名修道。三界思惑八十一品,分九地斷之,欲界一地九品,斷前六品,證二果,名一來,尚須一來欲界也。斷後三品,證三果,名不還,不還欲界也。色空二界各有四地,合七十二品,斷竟,證阿羅漢果,名無生,出三界,不生不滅矣。

四諦之義,具有四種,不能詳說,小乘證阿羅漢果,故須七番生死,大乘成佛,故須三僧祇劫。禪家亦有當生證果者,必遇明師,發其宿世善根,如六祖之遇五祖是也。其餘求其當生成就,惟在淨宗,以有佛力加被故也。淨宗一句彌陀,盡攝四種四諦,信願念佛,能得一心,四諦之義自然深信。



(一一八)華嚴與淨土


華嚴偈云:「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迴生死獄。」師曰:或謂華嚴破淨土,例如此偈,似與淨土相違。其實經皆出於金口,何嘗自相矛盾。諸佛皆有三身四土。報化,同居,方便,實報,皆有其相,唯法身寂光土無相。有相皆方便,無相始為真實。然真實法唯上根人了悟,若諸佛不以方便,則凡夫眾生無由得度。華嚴但接上根,故專取法身,淨土三根普接,故不捨報化。此偈明無相之理,即是彌陀法身,即是極樂寂光淨土。由此觀之,華嚴不惟不破淨土,抑且助學淨土者易得一心。



(一一九)世界相即相入


師曰:佛法圓融,偏執則礙,世間學者但知相對,矛盾,否定之否定,遂致障礙重重,皆由偏執故也。依佛法言,地水火風,名四大種,為生萬物之諸元,萬物無不圓具四大,其生住異滅,悉為四大之聚散,雖變化萬端,終不出四大種,此即事事無礙也。必解事事無礙之理,方解華嚴世界相即相入之理。是理闡於佛經,亦可徵於儒典。易以陰陽攝盡森羅萬象,陽者於數為奇,於時為晝,於色為明,陰者為偶為夜為暗。他如內外,高下,大小,皆可以陰陽對稱之,然皆不相矛盾,如論晝夜,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圓融一體,故從俗言,固謂晝陽夜陰,若約圓言,亦可謂晝陰夜陽。晝夜如是,大小一多,亦莫不如是。泰山可名拳石,拳石可名泰山,以泰山成於拳石,大非定大,故不必名為泰山,拳石聚為泰山,小非定小,故不必名為拳石。今人採回月球岩石,謂為岩石固可,謂為月球亦無不可。以相即相入無有障礙故,芥子可納須彌,須彌可入芥子。必謂不可即入,則為妄想執著,俟其明心證果,乃能親見不虛,而得其真實法。學佛必得真實法,始得善巧方便法,是故華嚴經云:「初發心菩薩,為了知十方世界故,發菩提心。所謂欲了知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狹世界即是廣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以至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體性。」此世界相即相入之理,菩薩悉欲了知,方能入一切世界,普度眾生。故初發心菩薩善根,無有能知其際者。



(一二○)三種方便


師曰:度眾生,不離方便。眾生遍於九界,末證佛果,皆應度之,是故菩薩發心,欲悉知方便解也。華嚴疏云,方便略有三種,進趣、施為、集成是也。

進趣云者,見道前之方便道也。見道者,小乘修四諦法,斷三界見惑,大乘登地,淨土念佛伏惑,皆是也。學佛未至見道位,如遊人未造勝境,途遇異緣,輒為引轉。菩薩以種種方便進趣之,猶之導遊者,示沿途之煙景,擬勝地之風光,引其前進,謂之進趣方便。

施為云者,依實起權,無非善巧,實無此事,假設施有也。是諸方便,小乘經中尤為習見。以勺舀海令乾,有馬便溺為金,雖無真事,信之實,則受其用。李廣射石飲羽,信其為虎故也,怠至信其為石,射之不入矣。是故方便語,即是真實語。

集成云者,諸法同體,巧相集成,即諸法圓融無礙也。經有六相同體之義,萬法皆有體相用,體有總別,相有同異,用有成壞,斯為六相。總如人之全身,別如人之百體,舉總賅別,舉別成總,總別皆攝於一身,同者喻如人皆有眼耳鼻,異則人之眼耳鼻各異其趣,同中雖曰有異,然異不異於同。又若水火,雖相違異,復能相融。成由緣聚,壞由緣散。然究其實,無成無壞。例如此扇,聚紙竹之緣,則謂之成,散則謂之壞,若論紙竹,何有成壞,無論聚散,紙竹依然。縱令紙竹散至鄰虛,猶未能言其壞,聚為須彌,猶未能言其成,斯謂集成方便。

上求下化,不有方便,不得其門而入。方便之法,略之雖為三一,開之則無量,發心菩薩,誓皆學之,方能成其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