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 拄杖銘
梵網室銘
德林座右銘
淨社銘
杖銘四首
淨信堂銘
梵網室銘(二)
方竹杖銘四首
拄杖銘
箸銘三首
王學古座右銘
四無量心銘四首
妙嚴室銘為庸庵作
戒心戒方銘
艮六居銘
梵網室銘
問予何所矢。恆參梵網旨。坐斷百非源。方知唯此是。不離最初心。卽是舍那髓。漸頓寕有歧。一多豈異軌。驗果愈明因。托事益顯理。莫謂浮囊微。堪作中流砥。諦觀心地門。應信室非邇。
德林座右銘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故日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日。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淨社銘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杖銘四首
中虛而實。節厲而溫。助爾神足。遊戲法門。追遺踪於前邁。導景從之後昆。(歸一兄木竹桃)
放去柱地擎天。拈來磕頭砰腦。同上須彌峰。共行長安道。咄。若非撥草幷瞻風。不二法門何處討。(為蔣水新)
有首不昂。有趾不鶩。將欲向前。退後一步。(為靈隱兄)
人謂爾虛。我知爾實。我扶爾行。爾為我弼。相對無言。非干意密。驀入千峰。依然一室。(自用木竹杖)
淨信堂銘
我所住堂。皆名淨信。輪相初開。破疑前陣。五悔功成。至心發軔。二觀圓融。隨機善進平等法身。三昧中俊。觀察己心。念佛心印。決定應離。襍亂垢燼。三忍四佛。康莊非峻。
梵網室銘(二)
我所住室。卽名梵網。十方佛法。猶如觀掌。文字性離非默非響。更言不立。無端成兩。心地法門。戒光森爽。性修交成。實相斯朗。法報化身。體方且廣。華藏莊嚴。鏡中現像。
方竹杖銘四首
藏虛於室。寓圓於方。拄天帀地。隨君舉揚。咄。轉身何處尋踪跡。驀直歸家夜未央。(贈葆一)
直中繩。方中矩。欲問來由。賓中識主。(贈如是兄)
不存軌則。聊示方隅。肩雲戴月。逸塵而趨。(贈知卜)
母刓汝體。母露汝端。捨之慄慄。用之跚跚。(自題)
有時拄地擎天。塞在斷聖凡鼻孔。有時擔雲荷月。挑開佛祖眼睛。欲問何年骨董。依稀煙水百城。
箸銘三首
法味盈齒。不煩染指。離卻單傳。白拈嚆矢。
用有待。體無三。爾知味。我何貪。
單不立。隻難擎。借籌畫。擬調羹。
王學古座右銘
浩然之氣。人皆性具。何以養之。集義是務。義非可襲。爰稱正路。坦坦周行。不憂不懼。立命知天。非域氣數。閉門造車。出門合度。道之所存。非毀何顧。道之不錄。榮名何慕。熟寐終夕。彈指便寤。南溟北溟。任爾遊寓。嗤彼昏盲。蠅趨螄附。夏則喜風。冬乃貪燠。悟性成修。力用斯裕。摩尼在幢。眾寶普澍。此外尋〔糸-/\〕。五十百步。
四無量心銘四首
視人之善。猶已之善。視已之善。猶人之善。念念同觀。亙古無閒。法界偕遊四德城。方滿最初宏誓願。(慈)
視人之惡。猶已之惡。視己之惡。猶人之惡。猛省力除。無令愧怍。法界眾生三毒除。彼我同歸無上覺。(悲)
視人之樂。猶己之樂。視己之樂。猶人之樂。所欲與共。嫉妒永卻。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尋略彴。(喜)
善惡性具。善惡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風。默持機感。妙應無窮。大圓鏡智照不疲。豈似權乘作意通。(捨)
妙嚴室銘為庸庵作
忘麤斯妙。不飾斯嚴。慎爾幽獨。自牧以謙。干將匪利。口斧誠銛。君子自返。慧日普瞻。
戒心戒方銘
悔過不如防過。惜福尤宜積福。佛法。深妙無窮。切勿自棄自局。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
艮六居銘
一念迷妄。六塵頓陳。結根盤錯。流逸奔塵。造業招苦。三有逡巡。遂經曠劫。茫弗問津。遘此痛苦。悟身非身。拔妄內伏。不見其人。思不出位。庶幾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