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二
【文】 【戒婬文】
古歙門人成時編輯
【戒婬文】
【勸戒殺文】
【惠應寺放生社普勸戒殺念佛文】
人知殺生之業最慘。不知邪婬業尤慘也。人知殺生之報最酷。不知邪婬報尤酷也。蓋種種受生。肇端婬欲。種種造罪。托因有生。婬為生本。生為罪本。是故三塗劇苦。人世餘殃。婬意才萌。一切俱起。婬習難斷。如火燎原。於極臭處。謬為香美。於極穢處。謬為潔淨。隨處苟合。何異畜生。非道染觸。過於雞犬。此在稍有良心者。便應痛絕。柰何聰明學識之士。甘此喪心無恥邪。一念欲心。是鐵牀銅柱因。一念愛心。是積寒堅冰因。況具行非法。滅理亂常。塵沙劫數。不足盡其辜。千萬億言。不足數其惡。須發大慚懼。大誓願。寕火炙刀剜。終不與一切男女欲心相觸。寕碎身粉骨。終不與一切男女汙穢交遘。設忘正念。更犯前非。必遭毒害橫災。生身陷入地獄。以茲猛決。善自要心。時時懺除往業。切切悔過自新。庶白法可修。而又勤觀經論格言。以策廢忘。精修對治觀行。以除毒本。不然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必落魔道。永無出期。矧世智辯聰。曾非大器。隨業直墜。百劫千生。受諸燒煮。尚不成魔。安能成佛。尚失人道。安能往生。請於靜時。仔細思之。於對境努力防之。不然。諸佛無下手處。善友其柰爾何哉。
【勸戒殺文】
自佛法東流。人知殺生為首戒。垂為勸誡。充楹積棟矣。而猶多未悟者。冤業虛妄結集。不能頓解也。經云。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除滅。嗚呼。懵懵斯世。將何抵極。殺業旣厚。劫成刀兵。寇賊紛然。干戈不息。釋迦往矣。彌勒未生。設欲拯救。惟力修奢摩他耳。奢摩他此翻妙止。止一切惡。從止殺始。若能止殺。卽是止一切惡。又止有三義。一體真止。觀此身惟四大合成。毫無實我可得。我旣無實。何得殺彼生以養之。彼我皆無實。卽是同體。何忍殺之。二方便隨緣止。觀一切靈蠢無始以來。恆與我互作父母妻子親緣眷屬。隨業改形。所以不識。若殺害之。是殺我過去六親也。安得不種種方便而救護之。三息二邊分別止。若但觀生空。悲心不熾。但觀緣屬。慈心未周。今直觀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皆得作佛。無論大小升降。本覺平等。終無有二。豬牙中現化佛。蛤蜊中現大士。毒蛇聞偈而轉身證果。鸚鵡念佛而焚得舍利。當知蜎飛蠕動。鱗甲羽毛。或是過去諸佛。或現在如來。或未來世尊。那有可殺之理。能修此三止。卽成三慈。三慈旣成。名佛出世。一人修之。轉化多人。多人修之。轉化無盡。傳傳廣化。普徧十方。庶最慘殺業可停。刀兵劫濁可救也。修元性沙彌。幼持齋戒。癸酉忽萌一食肉想。夢至陰府。僃見殺生者受報楚毒。歴歴分明。乃革心自矢。蓋以深知過患。方敢孜孜勸人。予為申其說而獎助之。普願仁人君子。體天地好生之德。推聖賢惻隱之心。必使殺機永斷。天下歸仁。而又念娑婆之苦空。企樂邦之常淨。一念十念。咸彰三觀妙修。自戒戒他。悉合三慈妙行。止觀不二。福慧俱崇。虛妄結業。如湯消雪。則釋迦含笑於寂光。彌勒授手於兜率。無量壽在其頂門。觀世音為其勝友矣。
【惠應寺放生社普勸戒殺念佛文】
夫物雖至微。未有不貪生惡死者。此貪生惡死之心。全是煩惑。亦全是靈知靈覺所發現也。吾人貪生惡死。情與物同。苟充此情。所欲與共。所惡勿施。安得不是靈知靈覺。苟昧此情但知我生可貪。不知他亦貪生。我死可惡。不知他亦惡死。安得不是煩惑。是故若欲放生。先須戒殺。欲拔生死煩惑。必須深心念佛。深心者。自救救他之心。佛者靈知靈覺之極致。深心念佛者。以自救救他之心。契於靈知靈覺之極致。令若自若他。念念解脫者也。以此為正行。以不殺大悲放生大慈助嚴之。必生極樂。蓮華化現。永脫輪迴之苦。所以修曇禪友。公路居士等。盡心竭力。普皆勸請也。有緣遇此佛圖。便請專精受持。展轉勸人。功德尤為不可思議。當知生佛同體。佛者無上眾生。眾生者卽未來諸佛。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可也。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