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藏知津總目→論藏(大乘論)

○一大乘論又三一釋經論二宗經論三諸論釋
○一釋經論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釋經論 (卷三十四)
○十住毗婆沙論(十五卷 南志滿北規仁)
△十地經論(十二卷 南惻造北離節)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六紙欠 南竟北隸)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七卷 南造北顛)
○大寶積經論(四卷 南弗北虧)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七紙欠 南次北顛)
○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一卷 南弗北靜)
△轉法輪經優波提舍(九紙 南弗北靜)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一卷 南造北節)
○佛地經論(七卷 南次北節)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三卷 南離北弗)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 南離北弗)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十二紙 南優北鍾)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密多理趣釋(二卷 南竟北藁)
○ 般若波羅密多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二 紙半 南竟北隸)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二紙欠 南取北止)
○仁王般若陀羅尼釋(六紙餘 南學北杜)
○諸教決定名義論(三紙半 南壁北古)
○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九頌精義論(七紙半 南壁北古)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二紙半 南書北星)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六紙餘 南壁北通)
○事師法五十頌(二紙餘 南優北言)
○大智度論(一百卷 南友投分切磨箴規仁慈隱 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三卷 南次北受)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論頌(七十七偈 南次北顛)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三卷 南弗北受)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論釋(三卷 南弗北虧)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 南離北弗)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二卷 南離北虧)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二卷 南離北虧)
○大般涅槃經論(九紙餘 南弗北顛)
○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與上仝卷 南弗北顛)
○遺教經論(一卷 南離北顛)
○二此土大乘釋經論 (卷三十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四十卷北作六十卷 南頗至最北用至威)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六十卷北作九十卷 南精至丹北沙至禹)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三十卷) 稷稅熟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三卷北作四卷 南丹北跡)
○華嚴經指歸(一卷 南青北跡)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 南青北跡)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三十卷) 治本於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疏(四卷 南石北缺)
○佛說阿彌陀經疏(七紙 南青北百)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 南法北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四卷今作八卷 北主南缺)
○維摩詰所說經註(六卷北作十卷) 務
◎維摩詰所說經疏(十卷 元朝藏中謙字號南北二藏並缺)
維摩詰所說經記(六卷 元朝藏中謹字號南北二藏並缺)
◎四教義(六卷) 弊
○金光明經玄義(二卷 南遵北會)
○金光明經文句(六卷 南約北盟)
盂蘭盆經疏(一卷 南青北百)
○首楞嚴經義海(三十卷 南九州禹北翦頗牧)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二十卷) 緜邈
○請觀音經疏(一卷 南煩北法)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南法北會 卷三十六)
○金剛經疏論纂要(三卷) 農
○釋金剛經刊定記(七卷) 農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註解(一卷 南缺北主)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 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九紙 南青北百)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註(一卷 南石北缺)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註解(三紙 南缺北主)
◎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 南實寧北密勿)
◎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 南更霸北實寧)
◎觀音玄義(二卷 南何北遵)
◎觀音義疏(二卷 南何北遵)
○妙法蓮華經要解(二十卷) 曠遠
◎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 南踐北滅)
○大般涅槃經疏(古十八卷南作二十六卷北作三十三卷 南土會盟北滅虢踐)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 南丹北跡)
○菩薩戒義疏(二卷 南遵北何)
○二宗經論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宗經論
○瑜伽師地論(百卷 南節至靜北猶至氣 卷三十七)
△菩薩地持經(八卷 南登北安)
決定藏論(三卷 南好北性)
○王法正理論(一卷 南心北退)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南情逸北分切)
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南心北退)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七卷 南心北退)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南動神北磨箴)
○辯中邊論頌(五紙半 南爵北靜)
○辯中邊論(三卷 南爵北靜)
○中邊分別論(二卷 南移北情)
○攝大乘論本(三卷 南移北情)
○攝大乘論(二卷 南物北隱)
攝大乘論(三卷 南物北隱)
○楞伽經唯識論(十九紙 南都北靜)
大乘唯識論(十紙 南都北靜)
唯識二十論(八紙 南都北靜)
○唯識三十論(三紙餘 南自北沛)
○大乘成業論(一卷 南爵北匪)
業成就論(一卷 南爵北匪)
○大乘五蘊論(七紙 南都北投)
△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 南爵北匪)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南爵北匪)
○因明入正理論(五紙 南自北沛)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紙餘 南華北沛)
○觀所緣緣論(二紙餘 南華北投)
無相思塵論(二紙半 南華北投)
○三無性論(二卷 南邑北沛)
○顯識論顯識品(十一紙餘 南自北沛)
○轉識論(六紙 南都北沛)
○大乘起信論(二卷唐譯 南邑北情)
△大乘起信論(一卷 南邑北情)
○大宗地玄文本論(八卷今作四卷 南羅北疑 卷三十八)
○十二門論(一卷 南守北造)
○菩提心離相論(七紙 南書北星)
○菩提資糧論(六卷 南滿北仁)
◎發菩提心論(二卷 南邑北沛)
○廣釋菩提心論(一二仝卷 南壁北疑)
○菩提心觀釋(二紙餘 南履北臨)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六紙 南華北逸)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六紙欠 南壁北通)
○壹輸盧迦論(三紙欠 南華北沛)
○六十頌如理論(三紙餘 南書北星)
○大乘二十頌論(一紙餘 南書北星)
○大乘破有論(一紙餘 南書北星)
△方便心論(一卷 南邑北逸)
△迴諍論(一卷 南華北逸)
○中論(四卷 南神北箴)
○般若燈論(十五卷 南疲守北惻造)
○大乘中觀釋論(九卷今作四卷 南壁北通)
△順中論(二卷 南移北情)
△百字論(七紙欠 南華北逸)
○百論(二卷 南守北造)
廣百論本(一卷僅十紙 南守北造)
○十八空論(一卷 南守北造)
△取因假設論(七紙半 南華北匪)
觀總相論頌(十一偈 南華北匪)
○掌中論(二紙 南華北逸)
解拳論(二紙欠 南華北逸)
○入大乘論(二卷 南都北靜)
○佛性論(四卷 南爵北匪)
○究竟一乘寶性論(五卷 南自北性)
○大乘寶要義論(十卷今作五卷 南書北星)
○大乘集菩薩學論(二十五卷今作十一卷 南府北轉疑)
○集大乘相論(上下共十四紙 南書北星)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上下合卷 南書北星)
○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 南華北匪)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南意移北次弗)
○大莊嚴經論(十五卷 南逐物北慈隱)
菩薩本生鬘論(十六卷今作十卷 南經北右)
△大丈夫論(二卷 南都北靜)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五紙 南華北逸)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四紙半 南華北逸)
○大乘掌珍論(二卷 南都北性)
△如實論(一卷 南華北逸)
○手仗論(六紙欠 南華北匪)
○寶行王正論(一卷 南邑北逸)
○佛說法集名數經(六紙欠 南忠北則)
惟日雜難經(十三紙半 南終北明)
○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南令北英)
○坐禪三昧法門經(二卷 南令北墳)
○禪法要解經(二卷 南榮北集)
○思惟要略法(八紙半 南終北英)
○菩薩訶色欲法(一紙欠 南宜北藁)
○禪要訶欲經(三紙餘 南令北聚)
○小道地經(三紙餘 南籍北旣)
○修行道地經(八卷 南終北明)
道地經(一卷 南慎北明)
○眾經撰雜譬喻(二卷 南所北群)
○舊雜譬喻經(二卷 南所北聚)
○雜譬喻經(二卷北作一卷 南所北群)
○雜譬喻經(二卷 南所北英)
△菩提行經(四卷今作二卷 南甚北亦)
○讚法界頌(六紙 南力北言)
○廣發大願頌(一紙餘 南甚北英)
○佛三身讚(八行偈 南興北言)
○佛一百八名讚(二紙餘 南臨北言)
○一百五十讚佛頌(七紙餘 南籍北隸)
○佛吉祥德讚(上中下仝卷 南無北漆)
聖觀自在菩薩功德讚(七言四十六偈 南竟北言)
○讚觀世音菩薩頌(三紙欠 南籍北言)
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十三行 南思北澄)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三紙餘四十偈 南竟北隸)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六紙欠 南無北隸)
○二此土大乘宗經論(卷三十九)
○肇論(三卷 二藏俱缺)
○寶藏論(一卷) 敦
○大乘止觀法門(四卷 南踐北途)
○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 南煩北土)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南煩北途)
◎摩訶止觀(二十卷 南困衡北霸趙)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 南刑北煩)
○六妙門禪法(一卷 元藏謹字號南北藏並缺)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二卷 南踐北途)
○釋摩訶般若波羅密經覺意三昧(一卷 南煩北法)
○四念處(四卷 南煩北法)
○法界次第初門(三卷 南翦北刑)
○淨土十疑論(一卷 南起北刑)
◎觀心論(二藏俱缺)
○三諸論釋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諸論釋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南心北退)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持北枝)
○攝大乘論釋十五卷 南操好北友投)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堅北連)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雅北交)
◎成唯識論(十卷 南縻北義)
成唯識寶生論(五卷 南自北沛)
○大乘廣五蘊論(寸三紙半 南都北投)
○觀所緣緣論釋(八紙餘 南華北投)
○釋摩訶衍論(十卷 元藏笙字號南北藏俱缺)
○廣百論釋論(十卷 南真北廉)
○二此土大乘諸論釋
○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 鉅野洞庭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 南韓北約)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 南遵北會)
○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 南約法北盟何)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四卷 南煩北法)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四卷 南弊北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連珠記(一卷北作二卷 南青北百)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釋(四卷今作二卷 南書北星)
◎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 南晉楚北多士)
◎法華文句記(二十卷北作三十卷 南趙魏北晉楚更)
◎觀音玄義記(四卷 南何北遵)
◎觀音義疏記(四卷 南何北遵約)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 土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一卷) 敦
○大乘起信論疏(五卷) 巖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十五卷) 巖岫
肇論新疏遊刃(二十卷) 杳冥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 南假途滅虢北魏困橫假)
○止觀義例(二卷 南踐北途)
○止觀大意(十紙餘 南翦北起)
◎觀心論疏(三卷北作五卷 南起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