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唯識簡介-鍾老師 
阿彌陀經-吳老師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一.前言交待
二.經題
三.略舉玄義
四.通序(正信序)
五.通序-眾成就
六.菩薩-無苦受樂
七.正宗依報莊嚴
八.住區組織莊嚴
九.說法正報莊嚴
十.勸願行持莊嚴
十一.行持莊嚴
十二.持名念佛
十三行持莊嚴三
十四.流通分一
十五.流通分二
十六.流通分三
=========== 
回到首頁
網站導覽
 

(感恩慧如學長打字,本稿僅為聽課重點,且尚未校對,只供參考,請勿對外流通)

各位大德,請翻開略記105頁 看二內容,不講玄義,談內容

昨介紹經題今內容,略舉內容,每經有體質,如每人有體質,經之體,為字句之外所要傳達真理,天台家將經論歸納成三諦,本經講圓融三諦,諦:確實不假之真理,真諦是十四表第一表的諸法總相。六門各有串連,佛學要六門用功夫,所有所見等均重緣生,非天然有,非其他有,都因緣所生,如毛巾,分析由橫直線組成,原料不變排列換,拆除便沒,故毛巾相只是假相,自性原無,故緣生性空,凡夫不知此真諦,一般凡夫假相當真,人只是四大五蘊,肉毛等組成,但一般執為我,我執生,故一切為我所有,這是我執,一切爭執戰爭等由此,懂真諦,了無自性是空則開發一切智,分段生死沒了,如此程度是幼稚園生,但已高出眼前世間一切哲學宗教學術之境,,真諦一切小乘經傳達此訊息,2.俗諦;世俗所見,要了解其所見,後再權巧方便啟發,世俗所見毛巾,非沒有,不可睜眼說瞎,直言沒有,不能接受,一切都是緣生,萬法來去之理,方可,但這學問大阿,菩薩方廣學各學問,但經真諦,不執著,可靈活運用,懂俗諦道可去塵沙惑,開道種智,再來中諦,自性是空,因緣是有,萬法之真實,非有非空,其實宇宙萬法真實主體,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是非空非有,是中諦,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難了解,這是大乘經論談此,體證但空,須修空、假,再遣除,更有圓融中諦,圓融包括空,有,,言語有他的限制,此是佛境界,智者云;三即是一,一即是三,非三非一,亦三亦一,不要被文字所障,本經是圓融三諦,所言是法相,是實相,實相是真如本性,佛已開發,我未開發,如此而已,故本經為佛境界。

二、宗旨;修法門宗趣,以信(相信有佛…)願(發願求生)行三要,信;相信有阿彌陀佛,願去,如遠行須有資糧,有資糧方可遠行,須據此三。

三、作用;有何功用,往生出要,1.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法要,2.不退成佛,直到成佛,3.教相;本經定位,是大乘經典,修學方法是圓頓,非次第法,頓是直接,雖圓頓卻是三根普被,高法門適上等,本法門三根,本經是誰都可,故一般世俗都說是中下等修淨土,錯,如文殊(大智),普賢(大願),都是已証等覺菩薩,最後一品,都求生西方,故根性好,故決不委屈你,非老太婆法門。

內容算是簡單玄義,,懂不懂無所謂,先有一個輪廓。

見經文89頁,譯者;佛經原梵文,均要翻譯,除失譯者外全都要標示翻譯來源,簡非其他來源,負責任,本經為姚秦三藏法師,中國有三秦,贏秦(秦始皇),符秦(符堅),姚秦,約第四世紀下,三藏法師,不簡單,法師是已出家僧人,懂佛法,能說法叫法師,且能說三藏,寶藏,佛法是一切智慧結晶,如寶藏,分經藏(經詮一心,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開智慧,此通達經律論,鳩摩羅什大師,中文言童壽,再來人,小有老人學,父印度人,學佛罷官,遊學到丘兹國(庫車),國王見人品好嫁以女,生鳩摩羅什,七歲與父母到廟,見砵好玩,拿起,忽心生疑,謂我小,何能舉此,當即摔下,當下即刻開悟,後學東西過目不忘,七歲後學問很大,九歲隨母出家,遊學印度名傳天竺,母逝後回丘兹,王禮敬,常請講法,列國寶,西元384年中國符堅知此人,派大將猛光七萬兵,請回,攻打非佔國土要其讓人才,此時約什41歲,後符堅為姚萇殺死,光於西涼自立為王,至姚興接位派兵請至長安,這一擔擱17年,此中鳩摩羅什靠神通,學華語華文,悟道,當時58歲,安在長安逍遙園,召集人學,翻佛經,70歲往生,此時對中國佛學影響太大,方30時母證言,方等諸經在中國發揚,但不利你,鳩摩羅什言菩薩當行,正為利物,為法忘身,臨終前翻經74部,384卷,臨終誓言翻經無誤則舌不爛,果然,為中國四大譯師之一,一、鳩摩羅什(舊譯),二、玄奘(新譯),三、真諦三藏,四、唐不空三藏(密教經典),鳩摩羅什是舊譯,玄焋大師重譯,目前許多經仍以鳩摩羅什為主,唐道宣律師持戒經進,感通天人,請教為何鳩摩羅什所譯流傳之廣,答,鳩摩羅什以悟答為先,先悟得佛真意,非此生方譯,古前便已是,故中國有此福氣。

本經有同本異譯,因翻者不同也,值得我們,以經解經,這方法好,以經解經以其他經來解此經,此經有三種譯本,最早為一佛學概要十四講表,另有小本無量壽經。小本已失,玄奘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休息一下進入本文。

 

1. 俗締為度眾生須完全了解,我們尚是學生應如何用此度眾?

2. 真諦之理甚深,稍一誤解則成頑空,於此應如何修學?

3. 本經是佛境界,這對我們研習時應抱何種態度?

4. 學佛常忘出離三界之心,故勤懈不一,應如何不忘出離?

5. 隨講一段本經譯師故事

 
私立輔仁大學 大千佛學社 資訊工作小組  製作 聯絡信箱:spjh5bteacher@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