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唯識簡介-鍾老師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佛說阿彌陀經
第一表
第二表
第三表
第四表
第五表
第六表
第七表
第八表
第九表
第十表
第十一表
第十二表
第十三表
第十四表
=========== 
回到首頁
網站導覽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雪廬老人編表/徐自民老師主講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講於台中市佛教蓮社大專佛學講座

第七講表 宇宙器界概說

 



第七講表題目叫做「宇宙器界概說」,就是整個宇宙器世間概略地說一說。所謂「器界」,就是一種器具,我們人,比如說我們生在這個世間,日常生活離不開種種的器具,就是各種用具,有很多日常細微的那些器具,到整個的地球,還有整個虛空的這個都是器具,這叫做器界,也叫做器世間。宇宙這個器世間如何呢?這張表跟各位介紹,簡單地介紹叫概說,分成甲乙丙三段來介紹。

甲、器界範圍

第一段是講「器界的範圍」,也就是器世間它的範圍。這個範圍跟各位講,就是一尊佛所教化的一個世界作一個單位,以這一個單位作範圍來講的。一個從豎的來講,直豎的來講;一個再從橫的環周,橫的這方面來講。

先從「直的豎的」這一方面介紹,「一個世間有二十八層天」,就是在前面那張表介紹了。這個二十八層天是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尊佛所教化的世界。佛,不止一尊佛,佛多得很,「如是上下各有此等世界」,以二十八層天作一個單位世界,二十八層天上又有二十八層天,二十八層天下又有二十八層天,往上推沒有止境,往下再推算也沒有止境,這是直豎這方面來講。

再從「環周」這一方面來講,一個大千系,一個大千世界,一尊佛教化的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大千世界裡面有很多很多小的世界,這些世界都有一個系統的叫大千系,一個大千系由若干個世界所集合而成的。如是環周,像這個大千系在它周圍以外的各有無量的大千系的世界,這是它的範圍。

就是一個單位從直的方面來講、從環周的方面來講,這一個單位世界在整體的宇宙器界來講,無窮無盡,那就是這一個單位世界就像大海裡邊一粒米那麼小,就像蘇東坡在赤壁賦所講的「渺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就像滄海裡邊一粒米那麼小,不但我們一個人像是滄海裡面一粒米那麼小,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在無窮無盡的世界裡面,也只能說是像滄海裡面一粟那麼小。說這個讓我們了解凡夫的心量。想想看,我們今天在台灣,站在這個地方,就說我們自己很大了,我們是一個大台灣了,你這個大台灣在地球上,你找全球這樣找,台灣在太平洋這麼一點點,台灣小了。連整個中國大陸一起算吧,整個中國算起來在一個地球上還是小啊。就算整個地球來講的話,你這個地球在三千大千世界裡面找,不知道屬於那個小世界,那太小了。說這個作什麼呢?讓我們覺悟。眾生不覺悟,在那一個環境,就被那一個環境把我們迷惑住了,我們就覺得那個環境很大,我們住在自己一個房子裡面,自己有一個房屋,住在自己房屋裡面,門一關起來,覺得我自己一統天下,自己了不起了,這個就是眾生迷惑導致的,他在那個環境就被那個環境迷惑倒了。實際上你放開來看,整個無窮無盡的世界多麼大,一覺悟,心胸一開展,就跟一般人不一樣的。這一表就告訴我們,我們學佛的人,心量一定要放開來,心量不放開的話,學道是不會把道學得好的,處處執著,那怎麼學得好道啊?大家也學了唯識簡介了,唯識簡介最重要的是要斷除我執、斷除法執,我們凡夫處處有我執、處處有法執,一執著,把那個一點點像微塵那麼渺小的事情,自己就看得大得不得了。我們日常跟人家來往所接觸的事情,實是微不足道的,自己心裡一放大,覺得這事嚴重得不得了。學道的人,不能夠把我們在世間這些事情放開、看得開,這個道怎麼學啊?別說道學不好,就在世間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為什麼呢?我們處處執著,一執著就變成障礙了,自己眼也看不清楚了、耳也聽不清楚了,加上有色的眼睛一戴起來,看見這個世界都是變了顏色了,這個不是世界顏色在變,是我們自己心理在變的,因此我們心要放大。

器界的範圍無窮無盡,沒有數目的,所以現在研究天文學的人,研究天空裡面究竟有多少星球,他也是講系統,我們這裡是講大千系。最早是以我們地球作中心,所以西洋宗教在早期時候,他都是講地球是造物主造的,誰要創造學說,說這個地球它是活動的,只是一個單位的世界,那一般宗教就認為邪知邪見。你們研究科學歷史就知道,在中古時期發明地動說,發明地動說的科學家,教會不准他說,到後來科學慢慢地一天一天地發達,壓制不住了,才承認地球是活動的,地動說才承認成立,在那之前,給那些發明學說的科學家種種的迫害,不讓他發表這種學說。到後來,地球這個單位終於放棄了,以太陽系為中心,這一個太陽系裡面有多少多少的星球。再後來一發展,太陽系也是不夠用,銀河系,銀河系這一個系統有多少個星球,那又數不清了。銀河再的時候,那又是星球變成雲彩那麼多,叫星雲了。還有變化的,現在美國、其他的國外用了多少倍數的望遠鏡,常常對天空裡探索,找出更多的星球系統出來。今天早上發現很多星集合在一起,變成黑黑漆漆的,像烏鴉在一起,他們取一個名字叫黑洞。今天在這發現一個黑洞,明年在那又發現另外一個黑洞,他們覺得很大的發現了。其實那個黑洞,發現也是無窮無盡的。說實在的話,這個器世間,你這個科學家、天文家,永久在發現,永久也數不清的。什麼時候要清楚呢?必得成佛,證了佛果了,了解一真法界了,華嚴經講「一真法界」,整個的法界,我們凡夫眼看來就是,無盡的虛空裡面這些星球,都是散漫的,數也數不清,這些星球有生有滅,都是生滅法。證了佛果的話,整個的境界都是一真法界,他就會了解了,澈底明瞭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成佛,現在學佛,學佛必得要接受佛家理論,把自己的心胸一放開,不要像世間那些做學問的人那樣的,心胸那麼狹窄,各有各的學說,彼此不相容,不能夠相容,所以就發生鬥爭,你在學術上鬥爭之後,結果造成世間一般老百姓的痛苦,小的是人與人間學術上的互相吵架,大的方面就是互相發生戰爭,所以這個我們要覺悟的,心胸一定要開放

乙、娑婆三界組織略說

第二段,「娑婆三界組織略說」,前面講宇宙是無窮無盡,我們現在就拿出一個單位世界來講,這個單位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文的名字,翻成中國字的意思叫堪忍,堪忍什麼呢?就是我們一般人受了痛苦就不堪忍受,堪當能講,就不能夠忍受,不堪忍受;娑婆世界叫堪忍,還能夠忍受。為什麼叫堪忍呢?比如說我們人在這個世間,我們是人道眾生,實際上來講,我們只有痛苦,沒有快樂,那快樂是假的,雖然是假的,痛苦雖然是真實的,但是我們一般人還是在苦中求樂;就是一點樂趣沒有,完全在痛苦,他還有求生的一種欲望,他還不想死呢。再痛苦的人他還不想死,他還願意生,他還有求生的欲望,就是他還能忍受種種的痛苦。人道眾生如此,畜生道的眾生也是這樣,那個牛馬勞力供人家來使用,身體那麼辛苦,要站在我們人的立場,替這個牛馬一想,那不如早死就算了,死了就解脫了;但是牛馬來說,牠才不願意死呢,牠不願意死,牠要繼續供人家來驅使、來勞役,所以牠還能夠忍受,叫做堪忍。就是地獄道的眾生,那是苦不堪言了。各位從學理上研究,地獄道苦得那個樣子,他還不想死呢,他如果真的想死,那地獄道的眾生就出來了,他之所以不出來就是他執著,執著不願意死,求生,他才不能出地獄的,隨時要不執著自己的身體,沒有我執的話,那就脫離這個痛苦了。就是有這種我執,所以三界六道不能出去,不能出去他還能夠堪忍,這叫娑婆三界。這個娑婆三界不是指的十方世界,專門指的是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這個世界,將來彌勒菩薩下生之後,也是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成佛,我們這就是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的三界組織,下面還是按照前面那一段的組織系統來講,一個是「直豎」,直豎這一方面來講,分成初、中、頂。「初」,欲界有六天,欲界有飲食之欲、有男女之欲、還有睡眠之欲,有這三種大欲,這叫做欲界,欲界有六層天。「中」,在三界之中的叫色界,色界有十八層天,這個十八層天前面那張表講的有四禪天,四禪天是概略地講。詳細地講,比如說初禪天有三層、二禪天有三層、三禪天有三層、第四禪天有九層,前面三個三,三三得九,後面九,共十八層天,就是色界。這個色界十八層天,他所以叫做色,色是有形色的,但是沒有欲了,沒有欲就指的飲食、男女、睡眠這幾種大欲他沒有了,無欲,但是只有禪,禪定,這個禪定就是在我們人間修禪定,修成功了,壽命終了的時候,看他功夫如何,功夫淺就是初禪天,功夫深就是二禪、三禪、四禪,就一直往上。從初禪到四禪一共十八層天,都是無欲有禪定功夫。他具備身體的形狀,還有環境,器是他身體所存在的一種環境,形是他的身體,這是色界。色界以上叫無色界,在三界之「頂」,頂點了。無色界有四,不但沒有欲,連同身體形象也沒有了,只有神識。識是無形的,它就是心理的因素,神識在那裡。神識藉著無色的定功,到達那種境界。無色界四也叫作四空天,四空天有四種大定,就是空無邊處定,空空洞洞的無邊之處,空無邊處的那一種定,那種定修成功了,生到那種天叫「空無邊處天」。第二就是「識無邊處天」,識就是唯識的識,識到那一個境界也是無邊之處,那個定修成功,生到識無邊處天。再第三層就「無所有處天」,一無所有了,連識自己也不感覺到存在了,就是無所有了,無所有處,學了定就無所有處定,修成功就是生到無所有處天。最後第四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非想,想是思想,說是有思想嗎?不是,不是有思想。你說是沒有思想嗎?也不是沒有思想,叫非非想。非想非非想,修這個定修成功了,到了非想非非想處了,到達那個地處叫做非想非非想處天。那個是境界高了,我們一般人說你「想入非非」,各位想想,什麼叫做想入非非啊?一般人只知這麼講,不知道它的來處在那裡。所謂想入非非就是在這個三界最頂點了,非想非非想處天了。頂處無色界有四層。

從六欲到色界、到無色界,一共有二十八層天。這個天,六欲以下的,包括我們人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整個是很多很多,整個合起來叫作三界。三界情況怎麼樣呢?一般的宗教說,信教學升天就好了,一升天就一勞永逸了。在佛經法華經裡面就講「三界無安」,三界都沒有一個真正平安的地方。為什麼呢?「有如火宅」,就像燒了火的大房屋,住宅火燒起來一樣的叫火宅,三界火宅,實際上就是這樣。這是直豎的。

娑婆三界的「環周」,就是組成三界的世界,一個小世界以「須彌山」做中心。這個須彌山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到的,非常大。四周有四大洲,中間有八個中洲,有好幾百個小洲,這是個「小世界」。我們這個世間就在須彌山的南邊,叫做閻浮提洲,一直到初禪天,這是一個小的單位世界。把這一千個小世界集合起來,往上到了二禪天,這是「小千世界」。再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到了三禪天,就是「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集合起來,到達第四禪天,就是「大千世界」。這是環周。各位要再問,到了第四禪天還有四空天呢?跟各位講,從初禪到四禪都是有形象的,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都是具體有形狀的,所以到欲界、到色界,等於東西很具體地放在那裡。至於說四空天,沒有形狀了,不必計算在裡面,那就是整個是一個虛空,不必計算了。這個叫做「一佛土」,一佛土就是一尊佛教化的一個國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國土。像這樣的一佛土,上下左右十方世界多得沒辦法計算,多得像灰塵那麼多。所以金剛經裡面一首比喻,把我們剛才算的娑婆世界,一個娑婆世界把它磨成碎粉,一粒粉那麼微小,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再磨成碎粉,然後又繁衍,又是那麼多的大千世界,各位也有學數學研究的,你算得出來嗎?算不出來的。但是我可以給各位講,你成了佛就能算得出來,不但成了佛算得出來,證了四果羅漢就算得出來了。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弟子證了羅漢,外道不服氣,你證了羅漢的話,跟我們這個道誰高誰下,那個外道是不服輸,他考驗考驗這個羅漢「這棵樹上多少樹葉子,你知道嗎?」這個羅漢講「我當然知道」,「知道,那你數數看」,羅漢說「我不用數,我一看就知道樹上有多少樹葉子」,實際上說出來了,那個外道他自己也沒辦法數,究竟對不對他也不知道,是不是?但是過一個時候,那外道也很精,等到羅漢不在的時候,他偷偷把樹葉子摘了一片下來,等到這個羅漢來的時候,再問他「你看樹上有多少葉子?」那羅漢講「有多少葉子,怎麼又少了一片葉子了」,在你心裡服輸了吧。所以為什麼呢?外道究竟是外道,不夠的,他沒有證果,樹計算得再精確,沒辦法,必得證了果,我執一放棄了,把外面的事情才看得清楚。所以這些世界數不清,各位破除我執、法執,成了佛以後,就一目了然。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外面十方世界下了毛毛的細雨,那個多少雨點子,佛清清楚楚的,要不然我們眾生的心理,佛怎麼知道啊,你們各位現在誰知道啊?你成了佛,你就知道了,現在不知道,當然還是不知道。這是一佛土。

丙、萬物歸納六類

第三項「萬物歸納六類」。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面,器世間有些附屬的這些物品,這些東西萬物太多太多了,把它歸併起來有六大類。一個是「色」,色就是物質,包括具體的手可抓得到的、眼可看見的形色,顏色、形色種種的。「聲」,聲音。「香」是一種鼻子所聞的氣。「味」是口裡舌所嘗到的味道。「觸」,我們身體所接觸的具體的東西,空氣我們接觸的也是。「法」,前面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具體的這些東西,不在眼面前的,落下來在我們識裡邊,在我們心裡邊那種印象,叫做法。

這個六種有好多不同的名字,一個叫做「六塵」,六塵是六根,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從六根裡邊染污到我們身體裡邊,染污我們清淨的心,因此就這個意思來講叫做塵,塵是灰塵,是染污的意思。還有叫做「六妄」,我們凡夫眾生到處攀緣,攀緣什麼呢?攀緣迷惑虛妄的境界,這個叫做六妄,攀緣種種的色、攀緣種種的聲,看見一個好的顏色,看了又想看,那就攀緣,我們六識往上面攀緣,這叫做六妄。這個六種都是虛妄的,色聲香味觸法五欲都是虛妄的,就是六妄。還有講「六賊」,以六根作為媒介,然後劫奪了我們的功德法財。我們無論在那一道眾生,本有就有很多功德,因為人人都有本性,由本性做事情都有功德;但是有這個六賊,藉著六根作為媒介,然後把我們的功德法財劫奪過去了。怎麼劫奪過去啊?比如說,我們眼看外面的各種顏色也好,當我們第一眼看的時候,眼是現量,看見外面色是性境,現量對著性境,這個是沒有善惡可講的,說不上是善,說不上是惡,它是個真理、真實的事物、真實清淨的根塵,根與境相對的,沒有任何的主觀顏色成分加上去;但是第二個念頭,一看就變了。比如說我們第一個看見藍色或者紅色,第一眼看上去沒有辨別,只就是客觀的顏色。當我們第二個念頭一動的時候,你對它有好惡了,怎麼好惡呢?你過去也許朋友穿的一身紅衣服,你吃了他很大的虧,結果現在看到紅色就討厭。看到藍色的話,你過去有什麼經驗,你對它有什麼愛好,現在一看見藍色也覺得很好,就發生喜歡。厭惡也好、喜好也好,這個都不是純淨的,那個境界就不是性境了,那是變化的了。這個色,六賊不是性境,那個都是有變化的那種境界,色是如此、聲音是如此。你過去聽的經驗,對某人的聲音現在一聽,很懷念,時時刻刻想起,忽然之間你聽了這個聲音,特別感覺美,非常好,這個聲音你對於它,你也不是一個純淨的那種性境,也是變化過來的。像這些都是足以轉變你的心理,這叫賊,六塵這個叫做賊,把你清淨的、有功德的心理都把它變壞了,這叫六賊。

一個器世界,就一個單位世界來講,萬物變成六大類,像娑婆世界是如此,十方世界、任何一個世界無一不是如此,只有一個特殊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六塵不叫六塵、六妄也不是六妄、六賊也不是六賊,在極樂世界色聲香味觸都是變成法了,都是六種法,法也不是這裡所講的法,也不是法塵的法。比如說有眾鳥演法,有白鶴、孔雀、鸚鵡、迦陵頻伽這些眾鳥在那裡唱的好聽的聲音,那個聲音可不是聲塵、可不是法塵,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的。阿彌陀佛教佛法的法音普遍宣揚,就像我們用擴大器一樣的,往外面播放,他播放不是用擴大機播放,就藉著好聽的鳥聲音,在那裡像唱歌一樣的,他唱歌的聲音裡面就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都是佛法。所以極樂世界六塵都是清淨的法,聽六塵就是聽清淨的法。到那個環境怎麼不能成佛呢?所以到極樂世界,一生就能成佛,好處就在那裡。到那環境,眼所見、耳所聞的,就是在七寶池裡面游泳、洗澡,那個水都是清淨的法水。除了極樂世界是這樣,其他十方世界沒有那樣的,都是跟我們娑婆世界這一樣的。

這一表講完了,大家務必要注意研究,怎麼研究法?重要的一個概念,一個娑婆世界我們數都數不清,講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說三千個世界,細細地往裡面數,數不清的,那麼十方世界那更是無數的,所以我們必得要放大心胸,放大心胸才把世間微不足道的事情,才不要執著,不要跟人家一般那樣知見,學佛才能夠學得好。

私立輔仁大學 大千佛學社 資訊工作小組  製作 聯絡信箱:spjh5bteacher@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