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廬述學語錄→41-60

(四一)疑事毋質


曲禮語學人,疑事毋質,直而勿有。師曰:此事指萬事萬理,有問於我,而我亦不知之,即不得妄為解答。蓋天下之大,學問之多,吾人所知,何啻九牛之一毛,不知之事,不足為怪。若強不知以為知,即是妄作聰明,何若答以實語,斯之謂疑事毋質。至若有問於我,而我知之不疑者,可以解答,然不得據為己有,否則招人之嫉。孔子講學論道,常謂於傳有之,或謂詩云。吾人所知之事理,或由典籍,或聞諸師,若直謂自知,不異掠人之美,斯之謂直而勿有也。



(四二)文學三境


師曰:學文須歷三層境界,初求其平,次求其奇,最後復歸於平。初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次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後喻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初平僅得文從字順,不違章法,奇則文有波瀾,然猶未能造極,必須再歸於平,始為爐火純青。古人為文,無不合乎章法,由是以進,則視工力如何而定,柳河東文已得其奇,而求完美自然,惟數韓文公耳。



(四三)知輕重


師曰:韓愈送殷員外序,有真知輕重之語,夫輕重豈易知哉,約略言之,居家以仰事俯畜為重,自身為輕。居官以公事為重,家事為輕。學佛則以了生死為重,其餘世事為輕。輕重既知,治事有準,可以立身行道矣。



(四四)念佛妙法


師曰:華嚴世界,重重無盡,眾生八識亦重重無盡,此識不藏華嚴,乃藏煩惱惡種,一演為十,十演為百,以至無窮,此之謂塵沙惑,縱然學佛,亦汰之不盡,輪迴路險,前塵漆黑,可不懼哉。惟有念佛可以救之,以佛號種子從心起念,復落識田,念念相繼,即可轉識成智,頓見此心原在華嚴世界海中。是故念佛一法,其妙不可思議。



(四五)偏去


師曰:為學務去其偏,自唐至宋,皆以詩文考選人才,士人由是競尚雕蟲之技。王安石當政,易以經術考選人才,土人應試之文,無非道德仁義,一旦居官行事,則不見仁義之跡。蘇東坡遂作「日喻」以諷之,謂「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者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是皆病於偏也。是故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蓋文以載道,無道不足以成美文,無文復何以示大道。故學道者必須學文,學文亦必須學道,兼則得之,偏則失之,學者可不慎歟。



(四六)念終始典于學


學記引兌命:「念終始典于學。」師曰:念者,妄念也。吾人之心,寂然不動,如水湛然,明足以照萬物。動成妄念,如水興波,失其照用矣。是以書云「克念作聖。」以凡念皆妄,克之始得歸真,終始者,人之妄念,終而復始,永無間斷也。典為聖人之經典,學者惟將妄念置于聖典,始能反妄歸真,若典之不明則須求學。此儒家修持之一端。



(四七)性靜


師曰:人之本性即是靜,故樂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惟是理不足以語常人,蓋世之男女老幼,無不好動,咸謂動乃人之天性。不知性如虛空,豈有動相可得。世人之好動,實已背其性,而發其情。情發而不已,則失理智。是以聖人作樂,以和其情,以歸其性,非如今之熱門音樂,益縱其情,益乖其性也。



(四八)論味


師曰:物有物之真味,人有人之真味,失其真味者,則物不物,人不人矣。食物調以醬醋,則物之真味失之,為人染以欲塵,則人之真味失之。是以樂記云:「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物味猶貴乎存真,況為萬靈之人乎。



(四九)人化物


樂記云:「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也。」

師曰:國人今習洋風,常有狂歡之夜,即是人化物也。



(五○)樂同禮異


師曰:欲知禮樂之大用,須明同異之理。樂尚同,而禮尚異。同者和也,和人之好惡也,好惡既和,則天下可為一家。異者別也,別人之親疏也,親疏既別,則五倫不失其序。是以盛典必奏國歌,五禮各有差等。若夫亂奏胡聲,而欲國人同心一德,不分五服,而期我心無愧無怍,豈可得耶?禮云:「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斯之謂也。



(五一)大學示要


師曰:治大學者,有二難焉,一為經文綱目之難分,一為明明德以次三句義理之難明。

先儒分綱析目,於目咸條為八,而於綱所見不同,或主三,或主二。前者以「大學之道」,統「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後者以「大學之道」,統「在明明德,在親民」,復以「在止於至善」為結。歷來儒者多主前說,然明明德一綱之下,可領「格、致、誠、正」四目,親民一綱可領「修、齊、治、平」四目,而止於至善無所領,是以三綱不若二綱之可從也。

明明德以次三句義理,先賢猶歎難聞,何況後世儒生,故昔時考選人才,例皆免試大學,蓋不以此難人也,然此為學問之大本,治學者焉能捨之。

明德即中庸所謂之性,宋儒謂「得天之虛靈不昧」也。虛者無所不包,靈者無所不覺也。若析明德二字言之,德貝眾理,體也;明應萬事,用也。是性也,明德也,人皆有之,故云人皆可以為堯舜也。然人皆未為堯舜者,惟蔽於物欲也。雖蔽於物欲,而明德未失。猶光之在鏡,雖蒙於塵,而光未失。大學之道,首在教人明此明德,故云明明德也。欲明明德,須去其物欲,猶之欲顯鏡光,須去其塵也。物欲既去,明德自明,聖人豈在遠古。

親民依於古本,宋儒程子以傳中有日新之類,疑之而作新民,然王陽明仍作親民,並謂新民必先親民,苟能親民,自能新民矣。其實無需爭執,親民之的在新民,新民之礎在親民,會是義已,作親作新無不可,且此二字,古書多混用。如尚書金縢篇「新迎」,可釋為「親迎」;春秋繁露「新周故宋」,史記孔子世家「據魯親周」,或釋親,或釋新;左傳「晉新得諸侯」,唐石經作親。

止於至善之止,乃百變不離其宗之謂。至善即指明明德親民二者。至者盡也,極也。明明德須至不留纖瑕。親民須至怨親平等,始可云至矣。明明德是約修己而言,親民是約化民而言,修己化民皆造乎極,即為聖人,大學之道即在是也。



(五二)方便之門


師曰:大學之道,在二綱一結,而結處之止,實為修道之基。止者,止於明明德與親民也。然無先聖之行以資摹仿,則無所適從,基何由立。若以堯舜周公之行,為我之行,久之,我行即為堯舜周公之行,故孔子言必稱堯舜,夢必見周公,而孔子之門人,復亦步亦趨,以學孔聖。是皆方便之門,舍之何從入道。



(五三)佛力加持


師講華嚴,至如來現相品,於諸佛加持頌,釋曰:持者以力支持也,加者加被眾生也。設有人焉,負物百斤,頗感沈重,若得他人一肩之助,即為減輕其半,而身不勞矣。佛力加於人,亦猶是也。修行之人蒙佛加持,即其言行半屬於佛,故施於事功,輒有不可思議之力。然若不明佛理者,雖蒙加持,亦屬偶爾。明乎理已,可求之以其道。良以加持在佛,而受持在人,人之能否受持,端視自力之有無。喻如力足以舉百斤者,乃強以萬斤,縱得佛力加持其半,尚餘五千,豈其百斤之力所能及。是以行人有求諸佛,必先求諸己,己之惑力斷幾許,則慧力增幾許,而佛之加持力亦大幾許。故初果之得於佛者,不及二果,羅漢又不及菩薩。明乎此,於佛力加持,有求必應矣。



(五四)諸佛三昧


師曰:華嚴解諸佛三昧,學者宜察之。三昧者,華言「定」也。定有正,有偏邪。邪者背乎正,外道之定是也。偏者,執世間禪定,誤為究竟,不出三界也。正者,基於世禪,進求明心,了脫生死,羅漢菩薩之定皆是也。至若佛之定,又與羅漢菩薩迥異。彼等皆有入定出定之跡,登地菩薩,雖然運水搬柴,亦是在定,然去佛境猶遠。佛無往而非定,甚至一時示生,遍恆河沙世界,亦未嘗離定。所以者何?以凡夫之定,惟強六識,制之不起,其第七識,恆執妄我,牢不可破,故其定或邪或偏,不與出世法應。二乘見思惑盡,而塵沙惑具。七地菩薩猶未斷根本無明。故其定功皆未至淳。佛則轉識成智,法身全彰,縱求不定,亦不可得也。由是以觀,學者不去貪瞋癡慢,而冒求禪定,豈能免乎偏邪。



(五五)圓滿音


師曰:華嚴頌佛,以圓滿音,闡真實理。圓滿音者,不偏不缺之音也。無論何宗,宣諸金口,皆有成佛法門。末世講經之人,不通佛旨,遂將圓滿法音,解為偏缺。遂啟相輕相斥之端,而真實理,失之遠矣。



(五六)見佛聞法


華嚴頌云:「十方所有佛,盡入一毛孔,各各現神通,智眼能觀見。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

師曰:此明佛之神通變化,大之可包法界,小之可入毛孔,足徵佛身遍一切處,演一切法。具智慧眼者,時時處處,皆得見佛聞法。凡夫雖不見聞,常存如此觀念,必速其成。



(五七)四相


師曰:華嚴云:「一切諸如來,遠離於眾相。」如來即法身佛,眾相者,非如金剛經所云,我人眾生壽者,乃謂「名、義、自性、差別」四者也。有此四者,即是著相,而相皆虛妄,離之始現法身。



(五八)惡知識


師曰:華嚴深贊念佛功德,會中大士,多為念佛者。如云:「一切摩尼出妙音,稱揚三世諸佛名,彼佛無量神通事,此道場中皆現睹。」念佛則與佛感應道交,華嚴會眾,念何尊佛,何佛即現,若念彌陀,彌陀亦現。末世眾生,常謂念佛法門,是老嫗之教。出是語者,必為惡知識。遠之遠之。



(五九)善知識


師曰:學佛須依止善知識,否則無可成之理。凡夫固無論矣,一切賢聖,以至等覺,猶須善知識為之指引。惜乎時當末法,偽善者多,學者何以辨之?此無他,即以所說之法,徵之於佛經祖注,合則善,違則非。



(六○)天人合一


師曰:天人合一之說,學者多未詳其義。先儒謂天生五行,人具五常,配以時方,合其德性,則知人天無別矣。五行之屬,東方者木,南方者火,西方者金,北方者水,中央則為土。五常之屬,春者仁,夏者禮,秋者義,冬者信,四時之季月者智。木於春,謂之仁。火於夏,謂之禮。金於秋,謂之義。水於冬,謂之信。土於季,謂之智。五行也,五常也,其德一也。故先儒稱孔子德配天地。然人之德,無不與天地配也。其有不配者,忝為人也。



(六一)中和


師曰:聖人訓俗,非強人以不能,但得中和,即稱善矣。中謂七情之未發,和謂情發而能節。修養之道,先求其和,再入於中。果如是已,自通大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故知天地亦不離乎中和,春夏秋冬,皆中其節,萬物始得其養,設若夏雹冬雷,即乖中和之道,萬物必受其害。天地之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乃盡天地之道。人能發乎情,止乎禮,進之以仁義道德,乃盡人之道。然天地之道,亦即人之道。人能盡人之道,亦即合乎天地之道。故中庸云:「中為天下之大本,和為天下之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