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名數表解→眾 生

四大。大者周遍之義。地性堅。支持萬物。一身之皮肉筋骨毛甲屬之。水性溼。收攝萬物。一身之津液血油屬之。火性煖。調熟萬物。一身之熱力屬之。風性動。生長萬物。一身氣息呼吸動轉屬之。總此四大假相和合。而現形色之身焉。

五陰。陰者蔭覆之義。新譯曰蘊。積集之義。色者形色。四大物質及在內之眼、耳、鼻、舌、身五根。在外之色(天地山川草木有形之類及物質運動所起現象之類以及夢幻光影等)、聲、香、味、觸五境。受謂心身對境一種領納。與心理學所說之感覺相似。如知有寒熱堅軟苦樂等。惟一剎那間尚無差別。想謂對諸事物。心起差別。並於過去現在未來能生聯想作用。如見青草而分濃淡。能憶及舊見之某種青色。且設想到某種未見之青色等。行蘊含義甚廣。且攝色受想識四蘊諸餘心所(心所有法)。大略謂身口意造作一切有為法。因以遷流三世之義。此不易舉例。今引各經之語。俾見梗概。大乘義章曰。內心涉境。說名為行。又曰有為集起。目之為行。俱舍論行名造作。識亦名曰心。謂於對象而起之了別作用。唯識宗列識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是也。眼意等六根。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而生起之見聞、嗅嘗、感覺等了別作用。為眼意之六識。末那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常緣第八識思量為我法二執妄惑之根本。阿賴耶譯為能藏。含一切種子(善惡業因)。此識是一身之窠宅。業熟受報。流轉生死之根本也。

起惑。造業。受果。皆由此八識。學人極應知也。前五識攀緣五塵時。即引起第六識樂、苦、憂、喜、捨等之感想。發生種種妄念。或分別現前。追憶過去。想像將來。而推動身根。啟發舌根。以造出無量三業。而此意識實依第七識而生。因第七識既執我相。具有我見、我愛、我癡、我慢四惑。故起心動念。無不分別人我。啟口舉身。亦無不為找而作。其所造之業。不論善惡。一切種因。皆收納於第八識中。猶播種於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莫之或爽。異日必受果報。以及流轉三途六道。無由自拔。總為第八識之果用。故曰生死之根本焉。

十二支。亦名十二因緣。以其十二支互為因緣也。感果為因。助因為緣。無明細分便有多種。茲只言根本無明。無始以來。一念不覺。生起諸惑煩惱。謂之無明。起一妄念。乃至無量妄念。流行不已。造作福罪等業。謂之行。由行動諸業。能感異熟果識。(即前云之阿賴耶。)託父母胎謂之識。攬父母赤白二渧。即有命煖識三素成為胚團。識煖但有名稱。胚團即有形色。謂之名色。居胎數月。六根漸備。以六根納取六塵。謂之六入。十月出胎。六根便攝取境界謂之觸。領納前塵漸生分別。起樂苦捨三種感受謂之受。由三受漸生愛著謂之愛。愛著漸長。堅固執持。周遍追求謂之取。因之增有善惡因果而受後有。(未來果報、後世根身。)謂之有。復倒識託胎。經過名色六入。出胎等階段謂之生。有生則不免憂苦悲惱。繼以老死。謂之老死憂悲苦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乃順觀諸法之生起。曰順生門。亦曰流轉門。所以三界凡夫。任運流轉。而不能解脫。此十二支。又分三世因果。不外起惑、造業、受報而已。無明愛取三支。即起惑。行有二支即造業。餘七支即受報也。逆觀時。欲無老死之苦。當滅無明緣。次之因無明若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如是乃至老死等一切俱滅。名之曰還滅門。緣覺雖覺而未盡。菩薩雖覺而未圓。惟到佛地始得圓覺。

十八界。界者界限區別之義。明其各有作用也。根塵識三。各相為界。根指眼等六類有取境作用者。(根有浮塵淨色之別。浮塵指形體。淨色指能起作用者。)塵謂外境。以塵能染覆故。識乃能緣之了別作用。此三類有相互關係。如色塵為眼根所緣之界。眼根為色塵所入之界。而能使眼緣色者即是識界。耳鼻舌身意等以此類推。

有情之身。聚此四大、五蘊、十二支、十八界。眾多因緣。而幻現假名。人天畜鬼。其實都無實體。緣合則現。緣散則空耳。

經又釋眾生為數取趣。謂在六道中。舍此生彼。不能出離。郎如表列十二支順生門所說。與前釋合參。並不兩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