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卷一∼卷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第四義疏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經
支那沙門蕅益釋智旭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四
 

  第二十九如來自性門。(魏云。法身品第七)文分為四。初請。二許。三問。四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三藐三佛陀。我及餘菩薩摩訶薩。善於如來自性。自覺覺他(魏云。如來應正徧知。惟願演說自身所證內覺知法。以何等法。名為法身。我及一切諸菩薩等。善知如來法身之相。自身及他。俱入無疑。唐云。願為我說如來應正等覺自覺性。令我及諸菩薩而得善巧。自悟悟他)
 

  二許
佛告大慧。恣所欲問。我當為汝隨所問說。
 

  三問
大慧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作耶。為不作耶。(魏云。為作法耶。非作法耶。)為事耶。(二俱云果。)為因耶。為相耶。為所相耶。(魏云。為能見耶。為所見耶。)為說耶。為所說耶。為覺耶。為所覺耶。(魏云。為是智耶。智所覺耶。)如是等辭句。為異為不異(魏云。如來法身。為異耶。為不異耶)
 

疏曰。梵語多陀阿伽陀。此翻如來。梵語阿羅訶。此翻應供。梵語三藐三佛陀。此翻等正覺。亦翻正徧知。乃十號之三也。亦表三德。三德不縱橫並別。不可思議。乃名法身。今問法身。與此作不作等辭句。為異為不異。意欲如來顯出法身離四句故。
 

  四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非諸句。二別辨其義。三結答其問。
  今初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如是等辭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過故(魏云。如來應正徧知法身之相。如是辭句等。非作法。非不作法。非因。非果。何以故。以二邊有過故。唐云。如來應正等覺。非作。非非作。非果。非因。非相。非所相。非說。非所說。非覺。非所覺。何以故。俱有過故)
 

  二別辨其義五。初約事因辨。二約無我等義辨。
  三約陰界入辨。四約解脫辨。五約智及爾燄辨。
  今初
大慧。若如來是事者。或作或無常。無常故。一切事應是如來。(唐云。若如來是作。則是無常。若是無常。一切作法應是如來)我及諸佛。皆所不欲。(魏云。不許此法。唐云。皆不忍可)若非所作者。無所得故。方便則空。同於兔角。槃大之子。以無所有故。(唐云。若非作法。則無體性。所修方便。悉空無益。同於兔角石女之子。非作因成故)大慧。若無事無因者。(唐云。若非因非果)則非有非無。若非有非無。則出於四句。四句者。是世間言說。若出四句者。則不墮四句。不墮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來句義亦如是。慧者當知。
 

疏曰。先明是作非作之過。後明非因非果之理也。能作為因。所作為果。果體名事。事名為有。有則無常。非作名無。無同兔角。及石女子。如來法身。豈如是哉。全性起修。故非無作。全修在性。故非所作。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故因即非因。大乘果者。諸法實相。故果即非果。非因非果。故非有。而因而果。故非無。不相違。故非亦有亦無。離戲論。故非非有非無。超過四句。名之為出。以四句說之而不犯過。名為不墮。此乃如來法身句義。有智慧者所當知也。
 

  二約無我等義辨
如我所說。一切法無我。當知此義。無我性是無我。(唐云。以諸法中無有我性。故說無我。)一切法有自性。(唐云。非是無有諸法自性。)無他性。如牛馬(魏云。一切諸法。自身為有。他身為無。如似牛馬)大慧。譬如非牛。馬性。非馬。牛性。(唐云。譬如牛無馬性。馬無牛性。)其實非有非無。彼非無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諸法。非無自相有自相。但非無我愚夫之所能知。(唐云。無有自相。而非有即有。非諸凡愚之所能知。魏云。愚癡凡夫。不知諸法無我體相。)以妄想故。(唐云。何故不知。以分別故。)如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自性。(魏云。無體相)當如是知。
 

疏曰。如來常言一切法無我者。正以如來藏性不變隨緣。舉體成一切法。故一切法隨緣不變。當體即如來藏。不可喚作實我實法。故說無我。非是無有如來藏性以為諸法之自性也。但只有此如來藏性。更無他性。譬如牛只有牛性。更無馬性。馬只有馬性。更無牛性。約牛。則馬性非有。牛性非無。約馬。則牛性非有。馬性非無。而彼非無自性也。一切諸法。當知亦爾。非無如來藏之自相。非有我法之自相。但一切愚夫。由妄想分別。故不知無我如來藏耳。如是常言一切法空。當知如來藏不空也。常言一切法無生。當知如來藏無不生也。常言一切法無自性。當知如來藏非無自性也。
 

  三約陰界入辨
如是如來與陰。非異非不異。(魏云。如來法身。亦復如是。於五陰中。非一非異)若不異陰者。應是無常。(魏更云。以五陰是所作法故。唐更云。五蘊諸法是所作故)若異者。方便則空。(二譯皆無此句。)若二者。應有異。如牛角(唐云。若異者。如牛二角。有異不異)相似故不異。長短差別故有異。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唐云。長短不同。色相各別)大慧。如來於陰界入。非異非不異。
 

疏曰。此以人法對辨。而明非異非不異。超出四句。不墮四句也。如來者。假名人也。五陰者。色心法也。若謂如來與五陰定一。則五陰有為生滅。如來亦應有為生滅。固不可也。若謂如來與五陰定異。則如來必無五陰色心。相好智慧皆不可得。僧祗方便豈不唐捐。亦不可也。且如來五陰果若二者。則應如牛二角。然牛二角。亦且有異不異。不可言其定異。況如來與五陰乎。意顯五陰展轉相辨。已自有異不異。況如來與五陰。可令一向異。一向不異乎。言一切法亦如是者。且如五陰。同名陰故不異。色非受等。受非想等。故有異。十八界。同名界故不異。根非塵等。塵非識等。故有異。十二入。同名入。故不異。眼非耳等。色非聲等。故有異也。
 

  四約解脫辨
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魏云。如是依解脫故。說名如來法身之相)若如來異解脫者。應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魏云。則同色相。則是無常。唐云。色相相應。即是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見分別。(魏云。則無能證所證差別。而修行者則見能證及於所證。唐云。修行者見。應無差別。然有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疏曰。如來為能證。解脫為所證。能所無性。故非異。能所宛然。故非不異。言修行見有差別。凡有二義。一即能證所證不二而二義。二即就所證中。有偏圓分滿之不同。如十地證十真如。及金剛般若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也。
 

  五約智及爾燄辨
如是智及爾燄。(魏云。知於可知境界。唐云。智與所知)非異非不異。大慧。智及爾燄非異非不異者。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
 

疏曰。若凡若聖諸心心所見分。皆名為智。若凡若聖諸心心所相分。皆名爾燄。此則收一切法無不盡也。同以自證為體。故非異。施設二分差別。故非不異。旣本非異不異。則亦本非常與無常。作與所作。乃至本非俱與不俱。是一切法。本皆離四句也。
 

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唐云。以是義故。超一切量)離一切量。則無言說。(魏云。但有其名。唐云。唯有言說)無言說。則無生。(魏云。若但有名。彼法不生。唐云。唯有言說故。則無有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寂滅(魏云。以不滅故。彼法則如虛空平等。唐云。無有滅故。則如虛空)寂滅。則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如來(魏云。虛空非因非果。若法非因非果者。彼法則為不可觀察。不可觀察者。彼法過諸一切戲論。若過一切諸戲論者。名如來法身)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唐云。如來即是正等覺體)
 

疏曰。一切諸法旣離四句。則皆超一切量。但有名言。即非名言。無生無滅。猶如虛空。非果非因。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故曰。一切諸法。無非佛法。牆壁瓦礫。皆是如來清淨法身也。豈可以作非作等詞句辨之耶。二別辨其義竟。
 

  三結答其問
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離一切根量(魏云。以過一切諸根境界故。唐云。永離一切諸根境界)
 

疏曰。重言佛陀者。意明正徧知覺之覺體也。眾生迷此覺體。舉體幻成諸根境界。所謂不變隨於染緣也。如來悟此諸根境界隨緣不變。當體即是覺體。不可局以諸根境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根為能照。亦為所照。境為所照。亦為能照。所謂不變隨於淨緣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魏云。離諸法及根。非果亦非因。)已離覺所覺。亦離相所相。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亦無有見者。云何而分別。非作非不作。非事亦非因。非陰非在陰。亦非有餘雜(魏云。非陰非離陰。亦不在餘處。唐云。非蘊非不蘊。亦不離餘物)亦非有諸性。如彼妄想見(唐云。非有一法體。如彼分別見。)當知亦非無。此法法亦爾(唐云。亦復非是無。諸法性如是)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唐云。待有故成無。待無故成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魏云。是故不說無。亦不得說有。唐云。無旣不可取。有亦不應說)或於我非我。言說量留連。(唐云。不了我無我。但著於語言。)沈溺於二邊。自壞壞世間。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唐云。若能見此法。則離一切過。)是名為正觀。不毀大導師。
 

疏曰。初一偈。頌前總非諸句。次二偈。超頌約陰等辨。次二偈。追頌約無我辨。次一偈。訶迷者之失。後一偈。讚悟者之得也。非陰者。非與陰一也。非在陰者。非與陰異也。亦非有餘雜者。當體法界。法界無外。故非有餘。法界無餘。故非有雜也。餘對二譯可解。第二十九如來自性門竟。
 

  第三十不生不滅門二。初正明不生不滅義。二約外道以辨差別。
  初中三。初因問略答。二重問許宣。三正為廣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唐云。不生不滅。此則無法。云何說是如來異名)佛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魏問云。而佛如來常說諸法不生不滅。以離建立有無法故。唐問云。如世尊說。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當知此則墮有無見。)
 

疏曰。尋常修多羅中。每言諸法如幻如夢。本無生滅。則不生不滅。乃諸法無性義耳。而又云是如來異名。故疑而問之也。今之略答。據二譯乃是問辭而旨各有異。魏以如來常說不生不滅。本離建立有無法故。不應指為如來異名。唐以若說不生不滅為無性。仍墮無見。若說不生不滅為如來異名。仍墮有見。宋則答以不生不滅。本超有無。故雖顯性而非無。雖是如來異名。而非有也。
 

  二重問許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魏云。此不得言一切法)一切法不生故。(唐云。若法不生。則不可取。無有少法。誰是如來)若名字中有法者。惟願為說(魏云。若依餘法有此名者。世尊應為我說)
 

疏曰。一切法旣不生矣。安有一切法可取。旣無法可取。何得是如來異名。若是如來異名。名下必應有義。畢竟指何法義。名為不生不滅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二重問許宣竟
  三正為廣答三。初直明所說離過。二廣顯如來異名。三詳辨言義差別。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亦非待緣故不生不滅。亦非無義。(魏云。如來法身。非是無物。亦非一切法不生不滅。亦不得言依因緣有。亦非虛妄說不生不滅。唐云。我說如來。非是無法。亦非攝取不生不滅。亦不待緣。亦非無義)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七住菩薩。非其境界。(魏云。我常說言不生不滅者。名意生身如來法身。非諸外道聲聞辟支佛境界故。住七地菩薩。亦非境界。唐云。我說無生即是意生法身別異之名。一切外道聲聞獨覺七地菩薩。不了其義)大慧。彼不生即如來異名。
 

疏曰。如來非無性。破其以無性為不生不滅也。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破其攝受法不可得也。亦不待緣。破其名字中別有法也。亦非無義。破其轉計有名無義也。此中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句。意稍難解。今當釋之。蓋一切法。生本不生。滅本不滅。所謂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即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妙真如性。即是如來法身異名。非謂果有一切諸法。而更以不生不滅攝取之也。夫無性故言不生不滅者。因緣即空意也。意生身名不生不滅者。即假意也。法身名不生不滅者。即中意也。意生身雖有三相。乃相似三觀所成。未證中故。束之為假。法身雖具三德。乃分證圓融之體。體不二故。束之為中。一切外道。未知即空。安知假中。聲聞緣覺及通教七地菩薩。雖知於空。未見不空。故亦非其境界也。言七住者。約最鈍根。須至八地。方能受接故也。
 

  二廣顯如來異名三。初舉譬。二示法。三帖合。
  今初
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魏云。譬如釋提桓因。帝釋。王。不蘭陀羅。手。抓。身。體。地。浮彌。虛空。無礙。如是等種種名號。名異義一。唐云。譬如帝釋。地及虛空。乃至手足。隨一一物。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二皆作體。)亦非無自性(唐云。亦非無體)
 

疏曰。如天帝釋。有千名字。又如手。亦名抓。身。亦名體。地。亦名為浮彌。虛空。亦名無礙。世間一物有多名者。不可勝舉。其名雖多。其體非多。亦非無體。當知如來法身。亦如是也。
 

  二示法
如是大慧。我於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
 

疏曰。娑呵。亦云索訶。亦云娑婆。此翻堪忍。乃釋迦如來所統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也。在世界種第十三佛剎微塵數重。有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所共圍繞。具如華嚴經中所明。其中眾生。忍諸煩惱。忍作諸業。忍受眾苦。故名堪忍。又佛菩薩以大忍力度脫眾生。故名堪忍也。阿僧祗。此翻無數。
 

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唐云。諸凡愚人。雖聞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大慧。或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師者。有知廣導者。有知一切導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毘紐者。(此云大力)有知自在者。有知勝者。有知迦毘羅者。(城名。佛生彼城。因名迦毘羅仙。)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
 

疏曰。此略舉三十三名。以例其餘也。魏有四十六名。唐有五十名。並可例思。不煩廣解。
 

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此及餘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唐云。於此及餘諸世界中。有能知我如水中月。不入不出。)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唐云。但諸凡愚心沒二邊。不能解了)
 

疏曰。不增不減者。一切名字性。即一名字性。故不增。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故不減也。法身住畢竟空。譬如滿月。隨諸眾生心水清淨。則現其影。此所現影。不離如來法身。故不出。不離眾生心水。故不入。不出不入。即是非有非無。彼諸愚夫。或計心外有佛。或計佛無體相。故不能知法身不生不滅義也。
 

然悉恭敬。供養於我。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於不生不滅作無性想(魏云。而不善解名字句義。取差別相不能自知執著名字故。虛妄分別不生不滅。名為無法。唐云。而不善解名字句義。執著言教昧於真實。謂無生無滅。是無體性)
 

疏曰。然悉恭敬供養於我者。釋成雖聞雖說也。而不善解等者。釋成不知是如來異名也。不分別名者。不能了別名所詮義也。不解自通者。不知法身人人本具。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二示法竟。
 

  三帖合
不知如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歸終極。於一切法。隨說計著(魏云。以不能決定名號真實。隨順名字音聲取法。亦復如是。唐云。以信言教。昧於真實。於一切法。如言取義)
 

疏曰。若知本有法身。與佛平等。則言言見諦。字字歸宗。乃為會歸終極。所謂決定名號之真實義也。由其不知一切名號。唯以詮顯法身為所歸極。故聞不生不滅。便作無性計著。如聞不蘭陀羅。便謂非帝釋耳。二廣顯如來異名竟。
 

  三詳辨言義差別五。初破癡計。二顯善說。三勸依義。四誡隨說計著。五勸親近多聞。
  今初
大慧。彼諸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何。謂義無身故(魏云。以義無體相故。)言說之外。更無餘義。惟止言說(唐云。是人不了言音自性。謂言即義。無別義體。)大慧。彼惡燒智(魏云。彼愚癡人。唐云。彼人愚癡)不知言說自性。不知言說生滅。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無受生。亦無身(二俱云。離有離無故。無生無體故)
 

疏云。言說音聲。乍生乍滅。耳識可得而聞。意識可得而緣。故癡人計以為有。法身實義。非有非無。不生不滅。不墮分別妄識境界。故癡人計以為無。不知無生則無所不生。無體則無所不體也。
 

  二顯善說又二。初明說即不說。二明無說而說。
  今初
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唐云。唯除不墮於文字者。魏云。如來說法。依自聲說。不見諸字是有無故。不著名字)大慧。若有說言。如來說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魏云。若人執著名字說者。彼人不名善說法者。唐云。若人說法墮文字者。是虛誑說)法離文字故(唐云。諸法自性離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
 

疏曰。契會法身。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故不墮文字。又文字亦即法身舉體所成。法身外之文字非有。即法身之文字非無。所以終日說而無說。名為不墮文字之妙說也。世人不達實義。強構篇章。種種杜撰。莊飾文詞。皆是虛誑妄說。不知諸法離文字故。不知諸佛菩薩所說所答。依自證法及本住法。非有一字可增減故。是故三世如來。一切菩薩。皆是述而不作者也。今之競為險句以圖出格者。可謂不知而作之者矣。哀哉。
 

  二明無說而說
非不饒益義說(唐云。非不隨義而分別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魏云。法輪斷滅。)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唐云。應不著文字。隨宜而說)以眾生希望煩惱不一故。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聖智處。(唐云。我及諸佛。皆隨眾生煩惱解欲種種不同。而為開演。令知諸法自心所見。無外境界。捨二分別。轉心意識。非為成立聖自證處)
 

疏曰。法離文字。本無可說。而眾生妄想分別。各各希望樂欲不同。見愛煩惱受病亦別。若不以四悉檀隨宜為說。何由令其捨二分別。轉識成智耶。若已得自覺聖智處者。何勞更為說法。又自覺聖智處。本自成立。何須以言說成立也。此無說之說。方為上順佛意。下隨群機。臨濟所謂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此之謂也。不同今人杜撰穿鑿。強構詞章。以炫新異也。二顯善說竟。
 

  三勸依義
大慧。於一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
 

疏曰。於一切法等三句。依魏唐二譯。皆屬上文。為令眾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所現。心外無有。離於能所二妄分別。故說諸法。今旣在此。則二十二字。應作一句讀之。謂諸菩薩。旣知一切法皆無所有。唯是自心所現。離二妄想。則能依義不依文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唐云。依文字者。墮於惡見。執著自宗而起言說。不能善了一切法相文詞章句。旣自損壞。亦壞於他。不能令人心得悟解)
 

疏曰。此先明依文之失也。諸佛菩薩以義定名。故萬無一失。末世鈍根以名定義。則萬無一得。故云自壞第一義。亦不知法相地位及章句也。
 

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足性義。(唐云。若能善知一切法相。文辭句義。悉皆通達。)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唐云。若能令他安住大乘。則得一切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唐云。若得諸佛聲聞緣覺及諸菩薩之所攝受。則能攝受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勝入處(唐云。則得勝妙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唐云。菩薩生勝妙處。欲令眾生安住大乘。以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隨其所宜。演真實法)如是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唐云。真實法者。無異無別。不來不去。一切戲論。悉皆息滅)
 

疏曰。此正明依義之得也。一切法者。權實法也。一切地者。權實位也。一切相者。化儀化法。五時通別。乃至轉接同會借。兼但對帶純。種種諸相狀也。通達章句者。以義定名也。具足性義者。因語顯義也。自娛樂者。自覺也。建立眾生者。覺他也。大乘是諸佛聖人之所護念。故唐譯云。得所攝受。一切諸佛聖人皆從大乘而出。故今經云攝受諸佛等也。殊勝入處。即自覺聖智境界。十自在力。即是處非處等十智力也。餘皆可知。三勸依義竟。
 

  四誡隨說計著
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唐云。不應如言執著於義)真實者。離文字故。(魏云。以一切法無文字故。)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唐云。小兒觀指。不觀於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捨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唐云。愚癡凡夫。亦復如是。隨言說指而生執著。乃至盡命。終不能捨文字之指。取第一義。)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若食生者。則令發狂。(唐云。有人不解成熟方便而食生者。則復狂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魏云。要須次第乃至炊熟。方得成食。)大慧。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應當善方便修。莫隨言說。如視指端。(魏更有云。執著名字言得義者。如彼癡人不知舂炊。噉文字穀。不得義食。)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與)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
 

疏曰。言說如指。義如所指之物。若但觀指。決不得物。若執言說。終不得義。此為依文解義者言也。不生不滅法身。名為性德。全性起修。以修顯性。方證涅槃。譬如生榖須舂且炊。方可資身養命。癡人聞說法身不生不滅。執性廢修。如食生穀。狂亂成病。此為虛妄承當者言也。然此虛妄承當。亦是執著宗門現成語句。亦猶之乎視指端耳。是故若教若宗一切言說。與妄想合。皆能招感生死苦也。
 

  五勸親近多聞
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唐云。惡見)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魏云。是名多聞。有義方便。唐云。是則名曰於義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違。計著言說。應當遠離。
 

疏曰。善於義者。則知文字非有非無。必善言說。若但善言說。則是口耳糟粕。何嘗得義。所以內外邪正不能辨。偏圓權實不能分。縱令學富五車。不可依也。初正明不生不滅義竟。
 

  二約外道以辨差別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示不生不滅。無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滅。(魏云。外道亦說諸因不生不滅。唐云。外道亦說作者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非數緣滅。及涅槃界。不生不滅。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魏云。外道亦說依諸因緣。生諸眾生。唐云。外道亦說作者因緣。生於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妄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緣。名差別耳。(唐云。俱是因緣。但名別耳。)外物因緣亦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外道說言)微塵。勝妙。自在。眾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性(二云諸法)不生不滅(若)有(若)無(皆)不可得。外道亦說四大不壞。自性不生不滅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所說。亦復如是。(魏云。外道分別諸大。如來亦爾。分別諸大。唐云。世尊分別。雖稍變異。一切無非外道已說)是故我言無有奇特。唯願世尊為說差別。所以奇特勝諸外道。(魏云。若不同者。如來應說有所異相。若有異相。當知不同外道所說。唐云。若有不同。願佛為演。有何所以。佛說為勝)若無差別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滅故。(唐云。若無別異。外道即佛。以其亦說不生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說。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
 

疏曰。此正執文難義。欲令世尊以義定文也。若但依文解義。則外道說作者諸因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三無為法不生不滅。外道說作者因緣生諸世間。世尊亦說無明愛業因緣生諸世間。外道說外物因緣。世尊亦假說泥瓶種芽等外物因緣。外道說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法性不生不滅。外道說四大自性不壞。世尊亦有時分別四大自性。是則全無差別。外道亦可名佛矣。不幾一世界中有多佛乎。言九物者。一時。二方。三虛空。四微塵。五四大種。六大梵。七勝妙。八自在。九眾生主也。
 

  二答釋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變相。(魏云。諸外道說。有實有體性不生不變相。唐云。外道所說。有實性相不生不變)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離生滅。(唐云。我所說法。非有非無。離生離滅。)非性非無性。如種種幻夢現故。非無性。云何無性。謂色無自性相攝受(唐云。云何非無。如幻夢色。種種見故。云何非有。色相自性非是有故。)現不現故。攝不攝故。以是故一切性無性非無性。(唐云。見不見故。取不取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非有非無。)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隱快樂。世事永息。(唐云。若覺唯是自心所見。住於自性。分別不生。世間所作。悉皆永息。)愚癡凡夫。妄想作事。非諸聖賢。(唐云。分別者。是凡愚事。非賢聖耳)不實妄想。如乾闥婆城及幻化人。(唐云。妄心分別不實境界。如乾闥婆城。幻所作人)大慧。如乾闥婆城。及幻化人。種種眾生商賈出入。愚夫妄想謂真出入。而實無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唐云。譬如小兒見乾闥婆城。及以幻人商賈出入。迷心分別。言有實事)如是大慧。愚癡凡夫。起不生不滅惑。彼亦無有有為無為。如幻人生。其實無有若生若滅。性無性無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離於生滅(唐云。凡愚所見生與不生。有為無為。悉亦如是。如幻人生。如幻人滅。幻人其實不生不滅。諸法亦爾。離於生滅。)愚癡凡夫墮不如實。起生滅妄想。非諸聖賢。(唐云。凡夫虛妄起生滅見。非諸聖人。)不如實者。不爾如性自性。妄想亦不異若異。(唐云。言虛妄者。不如法性。起顛倒見。)妄想者。計著一切性自性。不見寂靜。(唐云。顛倒見者。執法有性。不見寂滅。)不見寂靜者。終不離妄想。(唐云。不能遠離虛妄分別。)是故大慧。無相見勝。非相見。相見者。受生因故。不勝。大慧。無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滅。我說涅槃。(唐云。若無有相。則無分別。不生不滅。則是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實義見。(唐云。見如實處。)離先妄想心心數法。(唐云。捨離分別心心所法。)逮得如來自覺聖智。我說是涅槃。
 

疏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妄計心外有法。故執之則有。覈之則無。世尊所說不生不滅。了知唯心所現。生即無生。故非有。滅亦無滅。故非無。譬如幻夢。有種種現。故非無。無實外色。故非有。又現則非無。不現非有。攝則非無。不攝非有。譬如乾城化人。生非實生。滅非實滅。生滅有為。旣皆不實。則不生不滅名無為法。又豈別有實哉。言妄想亦不異若異者。不達法性而起顛倒妄想。妄想無性。如依水起波。故不異性水不動。妄想波動。故若異也。只此妄想顛倒。於性空寂靜體中。執有性自性故。所以終不見寂靜耳。言無相見勝者。無生滅相見。無不生滅相見。無二邊相見。無中道相見。所以一切分別妄想不起。妄想不起。則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名為涅槃。了此本來常寂滅相者。名為自覺聖智。豈同外道所計九物不生滅耶。
 

  二偈頌二。初正頌前義。二重申問答。
  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滅除彼生論。建立不生義。(魏云。為遮生諸法。建立無生法。唐云。為除有生執。成立無生義)我說如是法。愚夫不能知。一切法不生。無性無所有。(魏云。亦不得言無。唐云。亦非是無法)犍闥婆幻夢。有性者無因。(魏云。諸法無因有。唐云。雖有而無因)不生無自性。何因空當說。(魏云。諸法空無相。云何為我說。唐云。空無生無性。云何為我說)以離於和合。覺知性不現。(二云。離諸和合緣。智慧不能見)是故空不生。我說無自性。((魏云。以空本不生。是故說無體)謂一一和合。性現而非有。(魏云。見物不可得。唐云。雖現而非有)分析無和合。非如外道見。(魏云。非外道所見。和合不可得)夢幻及垂髮。野馬犍闥婆。世間種種事。無因而相現(唐云。無因而妄現。世事皆如是。)折伏有因論。申暢無生義。申暢無生者。法流永不斷。(唐云。無生義若存。法眼恆不滅。)熾然無因論。恐怖諸外道(唐云。我說無因論。外道咸驚怖)
 

疏曰。佛說無生。為破執有生耳。非建立不生宗也。而愚夫不知。妄以不生作無性解。豈知所謂一切法不生者。非直無性而已。無性亦無所有。不得偏言是無。譬如乾城幻夢。雖現似有。實無他因也。次更徵云。我何因而說諸法不生空無性耶。以其因緣和合。虛妄有生。若離諸和合緣。則智慧觀察決不能見。是則空本不生。故說無體性耳。須知正和合而現時。當體非有不同外道分析和合之後。方云不可得也。試觀夢幻及垂髮等無因妄現。則凡世間諸事。莫不皆然。所以折伏外道邪因緣論。申暢正法生即無生之義。此無生義。是正法流。是正法眼。故外道聞必驚怖。如獅子吼。百獸腦裂也。
 

  二重申問答四。初問。二答。三再問。四再答。
  今初
爾時大慧以偈問曰。云何何所因。彼(唐作復)以何故生。於何處和合。而作無因論。
 

疏曰。此承上文夢幻垂髮等無因相現而疑問也。故曰。此事云何。何所因而有夢幻等事。復以何故而見夢幻等生。此一一和合。畢竟於何處和合而佛乃作無因論耶。
 

  二答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觀察有為法。非無因有因。彼生滅論者。所見從是滅。
 

疏曰。此明佛破外道邪因。說無因論。乃由觀察三界諸有為法。自心所現。故非無因。心外無法。故非有因。心生。則當處法生。其生也無來處。心滅。則隨處法滅。其滅也無去處。故令彼生滅論者所見和合之相。從是得永滅也。
 

  三再問
爾時大慧。說偈問曰。云何為無生。為是無性耶。(唐云。為無故不生)為顧視諸緣。有法名無生。(唐云。為待於眾緣)名不應無義。(唐云。為有名無義)唯為分別說。(唐云。願為我宣說)
 

疏曰。此以三意難無生之名也。一者無性故不生耶。則如龜毛兔角。故不可也。二者顧待諸緣而不生耶。則如焦芽敗種。亦不可也。三者名為無生實無義耶。則成虛誑戲論尤不可也。得此三難。而如來無生妙旨。乃可申暢矣。
 

  四再答
爾時世尊。復以偈答。非無性無生。(唐云。非無法不生)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唐云。亦非以待緣。非有物而名。)名亦非無義。
 

疏曰。此先總拂其所問之非也。
 

一切諸外道。聲聞及緣覺。七住非境界。是名無生相。
 

疏曰。此顯中道法身。乃名無生。故外道著有。三乘證空。皆非其境界也。
 

遠離諸因緣。亦離一切事。(唐云。無有能作者)唯有微心住。(魏云。說建立唯心。唐云。唯心所建立)想所想俱離。(唐云。能所分別離)其身隨轉變。(魏云。轉身依正相。唐云。如是轉所依)我說是無生。無外性無性。(魏云。外非實無實。唐云。外物有非有)亦無心攝受。(唐云。其心無所取)斷除一切見。我說是無生。如是無自性。空等應分別(唐云。空無性等句。其義皆如是)非空故說空。無生故說空。
 

疏曰。此正明唯心。乃無生實義也。旣云唯心。則遠離心外因緣。亦離作者之事。亦無能所分別。亦能證得轉依。亦不攝取心外有性無性諸見。故名無生。亦名無性。亦名為空。無生故空。此空非斷空。真空即是中道第一義諦。無生故無性。此無性非斷無。無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乃申明非無性無生之旨也。
 

因緣數和合。則有生有滅。(唐云。因緣共集會。是故有生滅。)離諸因緣數。無別有生滅。(唐云。分散於因緣。生滅則無有。)捨離因緣數。更無有異性。若言一異者。是外道妄想。(魏云。離因緣無法。離和合無得。外道妄分別。而見有一異)有無性不生。非有亦非無。除其數轉變。是悉不可得。(唐云。有無不生法。俱非亦復然。唯除眾緣會。於中見起滅)但有諸俗數。展轉為鉤鏁。離彼因緣鏁。生義不可得。(唐云。隨俗假言說。因緣遞鉤鎖。若離因緣鎖。生義不可得。)生無性不起。離諸外道過。但說緣鉤鏁。凡愚不能了。(唐云。我說唯鉤鎖。生無故不生。離諸外道過。非凡愚所了)
 

疏曰。此明迷於中道佛性。舉體妄成十二因緣。若知十二因緣生即無生。則見中道佛性也。由此唯心十二因緣虛妄和合。故於無生滅中見有生滅。若知因緣性空。不妄集會則生滅當體寂滅。譬如目瞖旣盡。空華自亡。是故除此唯心因緣之外。更無有異性可得。若妄計有一性及異性者。皆是外道邪分別耳。是故亦非有性生一切法。亦非無性生一切法。亦非非有非無性生一切法。但是唯心十二因緣轉變。見有生滅。除此數之轉變。則生滅悉皆不可得矣。然此十二數之轉變。不過隨俗假說。以其唯心起惑。唯心造業。唯心感苦。不了苦即唯心。復起諸惑。故說展轉互為鉤鏁。離彼唯心惑業苦鏁。安有生義可得。旣是唯心鉤鏁。心外無法故生即無性。緣起不起。離諸外道斷常有無等過而三界凡夫。二乘愚昧。皆悉不能了也。
 

若離緣鉤鏁。別有生性者。是則無因論。破壞鉤鏁義。
 

疏曰。此破外道所計邪因。即是無因也。若離唯心緣起鉤鏁。別計有微塵自在等為生性者。是則異因生於異果。一切諸法。不從正因緣生。反為無因論。而壞鉤鏁義矣。
 

如燈顯眾像。鉤鏁現若然。是則離鉤鏁。別更有諸性。
 

疏曰。此破外道轉計也。外道計云。一切諸法。雖各有性。亦待鉤鏁方顯。譬如闇室中物。須燈乃照。此仍不壞鉤鏁義也。佛故牒云。此則離於因緣鉤鏁。別更有諸法性。譬如燈外別有物矣。下乃破之。
 

無性無有生。如虛空自性。若離於鉤鏁。慧無所分別。(魏云。生法本無體。自性如虛空。離鉤鏁求法。愚人無所知。唐云。無生則無性。體性如虛空。離鉤鏁求法。愚夫所分別)
 

疏曰。此正顯因緣鉤鏁之外。別無有法。以破妄計也。現見世間諸法。不藉因緣。則不能生。旣本無性而無有生。則其自性猶如虛空。云何可說先有諸法性耶。是故離因緣鉤鏁而求法者。乃愚昧無知而妄分別。非智慧者所分別也。此上皆申明亦非顧諸緣。非有性而名之旨也。
 

復有餘無生。賢聖所得法。彼生無生者。是則無生忍。若使諸世間。觀察鉤鏁者。一切離鉤鏁。從是得三昧。(唐云。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鏁。若能如是解。此人心得定)
 

疏曰。此下乃申明名亦非無義之旨也。十二緣生。本自無生。此無生之理。乃性德法身也。觀察鉤鏁。知其生即無生。安住忍可而入三昧。名為無生法忍。此乃以修顯性。證得意生及分滿法身。方是名下之實義也。
 

癡愛諸業等。是則內鉤鏁。鑽燧泥團輪。種子等名外。
 

疏曰。癡。即發業無明。能引支也。愛。即潤生無明。能生支也。諸業。即行及取有支也。等者。等取識名色六入觸受所引五支。並生老死所生二支也。以執受故。名之為內。俗諦中之實法也。讚燧因緣而生於火。火無自性。泥團輪等因緣而生於器。器無自性。種子水土等緣而生於芽。芽無自性。以不執受。名之為外。俗諦中之假說也。三界依正。唯此內外假實因緣所生。生即無生。以四性推簡不可得故如此觀察。則鉤鏁性離。能證無生忍也。
 

若使有他性。而從因緣生。彼非鉤鏁義。是則不成就。(唐云。若云有他法。而從因緣生。離於鉤鏁義。此則非教理)
 

疏曰。若所引所生。果自有性。何藉能引能生。若器芽等。果自有性。何藉泥團種子。又設有勝性自在等。能生內外諸法。亦何藉內外因緣。是故離鉤鏁義。則教理不成就也。
 

若生無自性。彼誰為鉤鏁。(唐云。生法若非有。彼誰為因緣。)展轉相生故。當知因緣義。
 

疏曰。外道不計實有。便計斷無。前巳破其計有他性。今更破其計無自性也。惑業苦三。展轉相生。故名十二因緣鉤鏁。豈無唯心之自性哉。
 

堅濕煖動法。凡愚生妄想。離數無異法。是則說無性。(魏云。離鎖更無法。是故說無體。唐云。但緣無有法。故說無自性)
 

疏曰。此更破凡愚妄計四大為能生也。凡愚妄想分別。謂堅是地性。濕是水性。煖是火性。動是風性。不知苟離十二因緣鉤鏁。豈復有地水火風可得。故說四大無自體性。皆唯心耳。何能生諸法哉。
 

如醫療眾病。無有若干論。(唐云。其論無差別)以病差別故。為說種種治。(唐云。方藥種種殊)我為彼眾生。破壞諸煩惱。知其根優劣。為彼說度門。(唐云。演說諸法門)非煩惱根異。而有種種法。唯說一乘法。是則為大乘。(唐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疏曰。此釋疑也。疑曰。若以所證法身名無生者。二乘七住非其境界。何故平日又說三乘諸教耶。釋曰。譬如醫論。唯以除病復元為要。而病有差別。則方藥暫殊。如來亦爾。唯為一大事因緣。出世說法。而根有優劣。故權說三乘。若至煩惱破時。究竟唯一大乘八正道耳。圓八正道。收一切佛法皆盡。即無生法身之體相也。第三十不生不滅門竟。
 

  第三十一辨無常門。(魏云。無常品第八)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切外道。皆起無常妄想。世尊亦說一切行無常。是生滅法。此義云何。為邪為正。為有幾種無常。
 

疏曰。前以不生不滅與外道辨異。今更以無常與外道辨異也。無常之名似同。無常之義有異。云何為邪。云何為正。若邪若正。凡有幾種。皆不可不辨也。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示外計。二示佛法。
  初又三。初標。二釋。三結斥。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外道。有七種無常。非我法也。何等為七。彼有說言。作已而捨。(唐云。始起即捨。)是名無常。(唐更云。生已不生。無常性故)有說形處壞。是名無常。有說即色是無常。有說色轉變中間。(唐云。色之轉變。)是名無常。無間自之散壞。(唐云。一切諸法相續不斷。能令變異。自然歸滅。)如乳酪等轉變。中間不可見。無常毀壞一切性轉。(唐云。猶如乳酪前後變異。雖不可見。然在法中壞一切法。)有說性無常。(唐云。物無常)有說性無性無常。(唐云。有說物無物無常)有說一切法不生無常人一切法(唐云。有說不生無常。徧住一切諸法之中)
 

疏曰。據佛法中。無常名為不相應行。是假非實。以有為法。生已必滅。故名無常。言其無物能常住耳。非別有一物。名之為無常也。外道七種無常。情計雖別。總認無常以為有法。故云非我法也。
 

  二釋為七。而不次第。初釋第六性無性無常。二釋第七不生無常。三釋第五性無常。四釋第一作已而捨無常。五釋第二形處壞無常。六釋第三即色是無常。七釋第四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
  今初
大慧。性無性無常者。謂四大及所造自相壞。四大自性不可得不生(唐云。物無物無常者。謂能造所造。其相滅壞。大種自性。本來無起)
 

疏曰。外道妄計四大為能造。種種諸物為所造。能造所造。皆有壞滅。而先天無形之四大自性。則本來不生。以不生故。名之為常。以壞滅故。名為無常。不知心外無四大自性。不知心外無能造所造也。
 

  二釋第七不生無常
彼不生無常者。非常無常一切法有無不生。(唐云。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如是一切皆無有起)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唐云。乃至分析至於微塵。亦無所見。以不起故。說名無生)是名不生無常相。若不覺此者。墮一切外道生無常義。
 

疏曰。外道計不生無常入一切法。故佛破云。非可謂常與無常有無等法。皆有不生無常徧入其中也。若以一切諸法分析乃至微塵不可見。是不生義。非生。遂計此名為不生無常相者。則分析時。方有無常相生。正墮生無常義。何名不生無常耶。夫常與無常有無等法。並是自心現量。非生非不生。非常非無常。又何容妄計有不生無常耶。
 

  三釋第五性無常
大慧。性無常者。是自心妄想。非常無常性。(唐云。有物無常者。謂於非常非無常處。自生分別)所以者何。謂無常自性不壞。大慧。此是一切性無性無常事。除無常。無有能令一切法性無性者。(唐云。其義云何。彼立無常自不滅壞。能壞諸法。若無無常壞一切法。法終不滅成於無有。)如杖瓦石。破壞諸物。(唐云。如杖槌瓦石。能壞於物而自不壞。此亦如是)現見各各不異。是性無常事。非作所作有差別。此是無常此是事。(唐云。大慧。現見無常與一切法。無有能作所作差別。云此是無常。此是所作)作所作無異者。一切性常。(唐云。無差別故。能作所作應俱是常)無因性。(唐云。不見有因。能令諸法成於無故。)大慧。一切性無性有因。非凡愚所知。(唐云。諸法壞滅。實亦有因。但非凡愚之所能了。)非因不相似事生。(唐云。異因不應生於異果。)若生者。一切性悉皆無常。是不相似事。作所作無有別異。而悉見有異。(唐云。若能生者。一切異法應並相生。彼法此法。能生所生。應無有別。現見有別。云何異因生於異果。)若性無常者。墮作因性相。(唐云。若無常性是有法者。應同所作。)若墮者。一切性不究竟。一切性作因相墮者。自無常應無常。(唐但云。自是無常)無常無常故。一切性不無常。應是常。(唐云。自無常故。所無常法。皆應是常。)若無常入一切性者。應墮三世。(唐云。若無常性住諸法中。應同諸法墮於三世。)彼過去色。與壞俱。(唐云。與過去色同時已壞。)未來不生。色不生故。現在色。與壞相俱。(唐云。現在俱壞。)色者。四大積集差別。四大及造色。自性不壞。離異不異故。一切外道一切四大不壞。(唐云。一切外道計四大種體性不壞。色者即是大種差別。大種造色離異不異。故其自性亦不壞滅。)一切三有四大及造色。在所知有生滅。離四大造色。一切外道於何所思惟性無常。四大不生。自性相不壞故。(唐云。三有之中。能造所造。莫不皆是生住滅相。豈更別有無常之性。能生於物而不滅耶。)
 

疏曰。外道計有一物。名曰無常。譬如杖槌瓦石。自恆不壞。而能壞一切物。若非有此無常。何故諸法有已終滅。故佛破云若果有一無常能壞一切法者。必須分明指出。此是能壞之無常。此是所壞之事。今現見各各不異。不可指出旣其不異。則能作所作。皆應是常矣。何嘗因彼無常而令諸法壞耶。蓋若約喻。則以杖石為能壞。諸物為所壞。能所並可指陳。若約法。則以無常為能壞。杖石亦屬所壞。能所不可指出故也。次更告云。諸法滅壞。實亦有因。所謂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但非凡愚所知耳。若妄計無常為因。能令諸法滅壞為果。則是異因能生異果。若異因能生異果者。則一切不相似事。悉皆無常。能作所作。應無別異。而現見世間豆不生瓜。瓜不生豆。人不生鳥。鳥不生人。云何無常異因能生諸法滅壞之異果耶。又若計無常性是有法者。便同所作。若墮所作。便非究竟常住之性。應亦無常。何名無常自性不壞耶。又彼計能無常者自常。故令諸法無常。今能無常者自旣無常。不將令所無常法反成常耶。蓋彼旣不能滅壞諸法。則諸法無能有壞者矣。又若謂有無常性徧入一切法者。應同諸法墮於三世。彼過去色已滅。則過去無常亦滅。未來色不生。則未來無常亦不生。現在色剎那變壞。則現在無常亦剎那變壞。又何名無常自性不壞耶。夫外道所計四大自性不壞者。以色即是四大積聚差別。而能造所造。非異非不異。故妄計云自性不壞耳。然試諦觀三有之中。一切能造四大及所造色。無不皆是生滅之相。離此能造所造之外。豈更別有無常之性。如四大之不生。令物生滅而自不滅耶。
 

  四釋第一作已而捨無常
離始造無常者。非四大復有異四大。各各異相。(唐云。始造即捨無常者。非大種互造大種。以各別故。)自相故非差別可得。彼無差別。(唐云。非自相造。以無異故)斯等不更造二方便不作。(唐云。非復共造以乖離故。)當知是無常。(唐云。當知非是始造無常)
 

疏曰。據唐譯標名中云。始造即捨。是名無常。生已不生。無常性故。意謂有無常性。能生諸物。但一生已。不復更生。故名無常。今以三意研之。汝所謂始造者。為互造耶。或自造耶。或共造耶。若云互造。則地造水等。水造火等之謂也。其性各別。何能互造。若云自造。則地還造地。水還造水等是也。旣無差別。便無能所。何能自造若云更相共造。則地水共造於地。或地水共造於水等是也。犯前二過共者各別。二者無差。各別亦不可作方便。無差亦不可作方便。旣無方便。何能共造。是則旣無造者。何有始造即捨之無常耶。
 

  五釋第二形處壞無常
彼形處壞無常者。謂四大及造色不壞。至竟不壞。(唐云。形狀壞無常者。此非能造。其所造壞。但形狀壞。)大慧。竟者。分析乃至微塵觀察壞。四大及造色形處異見長短不可得。(唐云。其義云何。謂分析色乃至微塵。但滅形狀長短等見。)非四大。四大不壞形處壞現。墮在數論(唐云。不滅能造所造色體。此見墮在數論之中)
 

疏曰。正教之中。雖順凡情。權說青黃赤白名實色。長短方圓名假色。其實皆是唯識相分。識外總無假實色也。彼旣能造所造是實。是故不壞。名之為常。長短方圓形處是假。是故變壞名為無常。何異數論所計冥諦是常。二十三法轉變是無常耶。
 

  六釋第三即色是無常
色即無常者。謂色即是無常。彼則形處無常。非四大。(唐云。謂此即是形狀無常。非大種性)若四大無常者。非俗數言說。(唐云。若大種性亦無常者。則無世事。)世俗言說非性者。則墮世論。(唐云。無世事者。當知則墮盧迦耶見。)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唐云。以見一切法自相生。唯有言說故)
 

疏曰。色即是無常。以因心成體。隨心生滅故。此佛法中因緣正義也。而彼外道。乃謂但是形處無常。非四大無常。若四大無常者。則非俗數言說。若無俗數言說。性者。則墮斷見世論。以見一切性但有言說。不見自相生故。殊不知但有言說。無自相生。乃是佛法正義。而彼反以為世論。豈不哀哉。
 

  七釋第四色轉變中間是名無常
轉變無常者。謂色異性現。非四大。(唐云。謂色體變。非諸大種)如金作莊嚴具。轉變現。非金性壞。但莊嚴具處所壞。(唐云。譬如以金作莊嚴具。嚴具有變。而金無改。)如是餘性轉變等亦如是(唐云。此亦如是)
 

疏曰。前標章中。已有乳酪轉變之釋。今更加以金莊嚴具之釋。若不執心外有法。正可譬顯隨緣不變妙理。而彼妄計有無常性。於中今。彼轉變。不知四大已自無性。何況更有無常性耶。二釋竟。
 

  三結斥
如是等種種外道無常見妄想。(唐云。虛妄分別見無常性)火燒四大時。自相不燒。各各自相相壞者。四大造色應斷。(魏云。火不燒諸大。自體不燒。以彼諸大自體差別故。大慧。諸外道說。若火能燒諸大者。則諸大斷滅。是故不燒。唐云。彼作是說。火不能生諸火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燒者。能造所造。則皆斷滅)
 

疏曰。外道不達心外無法。故起種種無常妄想。而終不知無常正義也。彼作是說。火燒諸大時。火為能燒。是能無常。諸大是所燒。是所無常。而火之自相不燒。則無常性常。諸大之自相亦不燒。則諸大亦性常。設使各各自相相壞者。則能造所造應斷。而今現見能造所造不斷。豈非諸大與無常性。並皆常耶。蓋殊不知四大皆唯心現。由心不斷。所以妄見能造所造不斷耳。心外豈有能造所造哉。心外豈有能無常所無常哉。初示外計竟。
 

  二示佛法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無常。(魏云。我說大及諸塵。非常非無常。唐云。我說諸法非常無常。)所以者何。謂外性不決定故。(魏云。我不說外境界有故。唐云。不取外法故。)唯說三有微心。(魏云。我說三界。但是自心。唐云。三界唯心故。)不說種種相有生有滅。四大合會差別。四大及造色故。(魏云。不說種種相是有。是故說言不生不滅。唯是四大因緣和合。非大及塵是實有法。唐云。不說諸相故。大種性處種種差別。不生不滅故。非能造所造故。)妄想二種事攝所攝。(唐云。能取所取二種體性。一切皆從分別起故。)知二種妄想。(唐云。如實而知二取性故。)離外性無性二種見。覺自心現量。(唐云。了達唯是自心現故。離外有無二種見故。)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離心性無性妄想。(唐云。離有無見。則不分別能所造故)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一切法。非常非無常。不覺自心現量。墮二邊惡見相續。(唐云。大慧。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諸法。唯是自心。非常非無常。不能了達。墮於外道二邊惡見。)一切外道不覺自妄想。此凡夫無有根本。(唐云。一切外道。不能解了此三種法。依自分別而起言說。著無常性。)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從說妄想生。非凡愚所覺。(唐云。此三種法所有語言分別境界。非諸凡愚之所能知)
 

疏曰。四大諸法。皆唯心現。本無生滅。亦無能所。非有非無。非常無常。世法旣爾。出世法亦然。出世間上上法亦然。一一皆唯心現。非常無常。外道不覺。故起種種無常妄想耳。若了悟自心現量。則世間出世間及出世間上上法。本來平等。唯是一心。於一心中。約迷悟淺深。假分別說有三種法。所謂無差而差。差而無差。豈凡愚所能覺哉。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遠離於始造。及與形處異。性與色無常。外道愚妄想。(唐云。始造即便捨。形狀有轉變。色物等無常。外道妄分別)諸性無有壞。大大自性住。外道無常想。沒在種種見。(唐云。諸法無壞滅。諸大自性住。外道種種見。如是說無常)彼諸外道等。無若生若滅。大大性自常。何謂無常想(唐云。彼諸外道眾。皆說不生滅。諸大性自常。誰是無常法)
 

疏曰。初二偈。重頌外道七種無常。後一偈。總破無常義不成也。
 

一切唯心量。二種心流轉。攝受及所攝。無有我我所。(唐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種從心現。無有我我所。)梵天為樹根。枝條普周徧。如是我所說。唯是彼心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說皆是心。離於諸心法。更無有可得。唐云。梵天等諸佛。我說唯是心。若離於心者。一切不可得)
 

疏曰。此二偈。重頌佛法非常無常意也。後一偈。若據今文。先二句。敘外計。後二句。正破執。謂外道妄計梵天能生一切。猶如樹根。三界皆從梵天所生。如彼枝條之普周徧。佛眼觀之毫無實義。但是彼心虛妄分別而已。第三十一辨無常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義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