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玄義/楞嚴經文句卷一∼卷四→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第三義疏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經
支那蕅益沙門釋智旭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三(魏云。佛心品第四。唐云。無常品第三。)
 

  第十八意生身門二。初許宣。二正說。
  今初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別通相。(魏云。意生身修行差別。唐云。意成身差別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二正說三。初列名。二釋相。三結頌。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魏云。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唐云。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魏云。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二譯俱云無作行)修行者了知初地。上上增進相。得三種身。(魏云。菩薩從於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證智之相。唐云。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疏曰。三種意生身者。相似三觀之所成也。三昧。此翻等持。亦翻正定。以五別境中之定心所為體。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故大涅槃云。一切眾生。具足三定。若專注佛性。則名上定。若專注四禪。則名中定。若專注世間諸事。則名下定也。樂者。出世寂滅樂也。正受者。不受世間諸受。即魏譯三摩跋提。此翻為等至也。問。三摩跋提。即圓覺所謂三摩鉢提。以起幻為行。宜屬假觀。胡得以正受釋之。答。唯其不受諸受。故能起種種幻。如明鏡不受諸像。故能現像。空穀不受諸響。故能答響。不受言其當體。起幻言其功用也。此入三昧樂意生身。藏四果。通見地以上。別十住。圓初信。皆能得之。若在藏通。已是真空觀成。今約圓道言之。故云相似空觀所成耳。覺法自性性者。知其種種差別性相。通出假。別十行。圓八信。皆能得之。若在通別。已是幻假觀成。今約圓道。故云相似假觀耳。種類俱生無行作者。一時普現一切身相。而無作行。別十迴向。圓十信。皆能得之。未證法身。猶名為意生身。故云相似中觀耳。從初乾慧如實修行。上上增進。乃能得之。所謂通入圓也。
 

  二釋相
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唐云。謂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疏曰。三八人地。入無間三昧。四見地。證出世智。五薄地。重慮緣真。斷俱生惑。令其漸薄。皆能體法即空。故轉識波浪不起。安住出世正受樂也。
 

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二云神通)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魏云。非四大生。似四大相。)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自性法故。(唐云。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疏曰。八辟支地。正使斷盡。兼斷習氣。故能從空入假。以如幻等諸三昧門。現無量化。普入佛剎也。此約鈍根八地被接言之。若利根者。五六七地。亦當可得。
 

大慧。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唐云。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疏曰。不言在何地者。意指從八地後。接入別向圓信。修習中觀。雖未親證自覺聖智。已能覺諸佛法。緣其所證自得樂相也。二釋相竟。
 

  三結頌
大慧。於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當修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我乘大乘。(魏云。我乘非大乘。唐云。我大乘非乘)非說(唐作聲)亦非字。非諦非解脫。非無有境界。(唐云。亦非無相境)然乘摩訶衍。三摩提自在。種種意生身。自在華莊嚴。
 

疏曰。此頌意顯如來法身。本非三種意生身。而三種意生身。皆是法身所流布也。初句應依二譯。具足則云。我大乘即非大乘。亦非聲說。亦非文字。亦非四諦三諦二諦一諦。亦非解脫。亦非無相無所有境。故不可喚作三種意生身也。然行人若能乘於大乘。入三摩提而得自在。則三種意生身。任運先得成就。然後證大菩提。譬如樹之生果。先有花莊嚴也。第十八意生身門竟。
 

  第十九五無間業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萻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地獄。世尊。云何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地獄(魏云。入於無間。唐云。墮阿鼻獄)
 

疏曰。約世事論五逆。定墮無間。故名五無間業。約觀心論五逆。定能無間。證入佛法。故亦名五無間業。一則墮獄。一不墮獄。故大慧意欲雙問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泛標五名。二約觀心釋。三約世事釋。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五無間業。所謂殺(音弒)父(弒)母。及害羅漢。破壞眾僧。(二云。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
 

  二約觀心釋
大慧。云何眾生母。謂愛更受生貪喜俱。如緣母立。(唐云。謂引身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無明為父。生入處聚落。(唐云。何者為父。所謂無明。令生六處聚落中故。)斷二根本。名害父母。
 

疏曰。十二緣中之愛支。與貪喜俱。能潤生故。名之為母。其無明支。能發業故。名之為父。斷此發業潤生二惑。名害父母。則得無間證三乘果也。
 

彼諸使不現。如鼠毐發諸法。(魏云。謂諸使如鼠毒發。唐云。謂隨眠為怨。如鼠毒發)究竟斷彼。(魏云。拔諸怨使根本不生。)名害羅漢。
 

疏曰。下文旣以心王譬佛。故今直以隨眠心所譬羅漢也。不現。即隨眠也。無漏種子。不名粗重。不名隨眠。有漏善及無覆無記種子。但名粗重。不名隨眠。有覆無記及不善種子。亦名粗重。亦名隨眠。今云諸使隨眠。即指不善有覆心所之種子也。鼠毒發者。鼠之囓人。瘡雖已愈。其毒遇雷即發。眾生諸使種子亦爾。未遇緣時。不可得見。遇緣即發。故斷彼時。名為觀心害阿羅漢。
 

云何破僧。謂異相諸陰(魏云。五陰異相。唐云。諸蘊異相)和合積聚。究竟斷彼。名為破僧。
 

疏曰。僧伽名和合眾。以其異姓同居。而無乖諍故也。觀心五陰異相和合。成假名我。破此我執。故名破和合僧。
 

大慧。不覺外自共相自心現量七識身。(魏云。謂自相同相見外自心相八種識身。唐云。謂八識身妄生思覺。見自心外自相共相)以三解脫無漏惡想。(唐云。惡心。)究竟斷彼七種識佛。(魏云。八種識佛。唐云。八識身佛)名為惡心出佛身血。
 

疏曰。佛者。覺也。識者。了別也。八識皆以了別而為行相。故名為佛。前七為能熏。第八為所熏。前七為所持。第八為能持。前七為能依。第八為所依。前七現行為所生。八中種子為能生。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本唯心現。心外無法。前七不覺。妄起我法二執。二執所熏種子。藏在第八識中。復起二執現行。染污不淨。故名為血。前七血出。則第八之血亦出矣。三解脫者。一空一切空。十界皆空。一無相一切無相。十界皆無相。一無作一切無作。十界皆無作。性絕二邊。故名無漏。無所不破。故名惡想。此是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能令第七前五永斷現行。能令第八永斷種子。故云斷彼七種識佛也。
 

若男子女人行此無間事者。名五無間。亦名無間等(魏云。是名內身五種無間。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此無間。得名無間者。無間者。名證如實法故。唐云。是為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疏曰。約觀心釋。故名為內。非謂在身內也。入無間三昧。不出觀而證真如。無有能為之間隔者。能證所證平等平等。故亦名無間等也。二約觀心釋竟。
 

  三約世事釋
復次大慧。有外無間。今當演說。汝及餘菩薩摩訶薩聞是義已。於未來世。不墮愚癡。云何五無間。謂先所說無間。(魏云。謂殺父母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唐云。謂餘教中所說無間)若行此者。於三解脫。一一不得無間等法(唐云。若有作者。於三解脫。不能現證)
 

疏曰。約世事釋。故名為外。非謂在心外也。此五逆罪。諸罪中最。縱令取相無生懺悔。但可轉重令輕。然於現世。決不能入無間三昧。證三解脫也。
 

除此已。餘化神力現無間等。謂聲聞化神力。菩薩化神力。如來化神力。為餘作無間罪者除疑悔過。為勸發故。神力變化現無間等(唐云。惟除如來諸大菩薩及大聲聞。見其有造無間業者。為欲勸發令其改過。以神通力。示同其事。尋即悔除。證於解脫。此皆化現。非是實造)
 

疏曰。此釋疑也。謂如佛在世時。文殊仗劍害佛。央掘指作花冠。豈非亦是無間重罪。何以現證解脫。故今釋云。此為勸發實造罪者。令其除疑悔過。化現為之。非是實造逆罪。而得現身證解脫也。
 

無有一向作無間事。不得無間等。(魏云。若犯五重無間罪者。畢竟不得證入道分。唐云。若有實造無間業者。終無現身而得解脫)除覺自心現量。離身財妄想。離我我所攝受(唐云。唯除覺了自心所現身資所住。離我我所分別執見。)或時遇善知識。解脫餘趣相續妄想(魏云。於無量無邊劫中。遇善知識。於異道身。離於自心虛妄見過。唐云。或於來世餘處受生。遇善知識。離分別過。方證解脫)
 

疏曰。此明凡愚實造世間五逆。必當墮無間獄。終不現身證無間三昧也。或其人宿種大乘善根。今雖迷惑。造五逆罪。尋即覺了依正皆唯心現。離我我所執見。又得遇善知識。如阿闍世王見佛懺悔得無根信。乃能轉身即悟無生法忍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貪愛名為母。無明則為父。覺境識為佛。諸使為羅漢。陰集名為僧。無間次第斷。謂是五無間。不入無擇獄。
 

疏曰。此但重頌觀心釋也。第十九五無間業門竟。
 

  第二十佛知覺門二。初正明佛知覺。二兼釋密意語。
  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佛之知覺。(魏云。如來知覺之相。唐云。諸佛體性)世尊。何等是佛之知覺。
 

  二答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斷二煩惱。是名佛之知覺。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以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煩惱斷。永離二種死。是名佛知覺。
 

疏曰。人我執。障大涅槃。法我執。障大菩提。故覺二無我。則了知二障也。四住煩惱。感分段生死。無明煩惱。感變易生死。故離二死。由斷二煩惱也。鈍根之人。先觀人無我。了涅槃障。斷四住煩惱。離分段生死。故名聲聞緣覺。若至三昧酒消。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則亦名為佛矣。重頌可知。初正明佛知覺竟。
 

  二兼釋密意語二。初釋一佛義。二釋不說義。
  初中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何故世尊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是過去一切佛。及種種受生。我爾時作曼陀轉輪聖王。(二皆云頂生王。)六牙大象。及鸚鵡鳥。釋提桓因。(唐云。帝釋)善眼仙人。如是等百千生經說。
 

疏曰。此疑旣是過去諸佛不應復有種種受生。旣本生經所說受生百千差別。不應即是過去諸佛。故問之也。
 

  二答釋三。初標四平等。二釋四平等。三結頌。
  今初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魏云。依四種平等。唐云。依四平等秘密意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爾時作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佛。云何四等。謂字等。語等。法等。身等。(依二譯及下釋。皆應先身後法。)是名四等。以四種等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
 

疏曰。此但釋我是過去諸佛。乃密意語。則知百千本生。皆由願力化現。非密意語也。拘留孫。此翻所應斷。亦翻作用。賢劫最初佛也。拘那含牟尼。此翻金寂。亦翻金仙。賢劫第二佛也。迦葉。此翻飲光。賢劫第三佛也。
 

  二釋四平等
云何字等。若字稱我為佛。彼字亦稱一切諸佛。彼字自性無有差別。(唐云。謂我名佛。一切如來亦名為佛。佛名無別。)是名字等。云何語等。謂我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亦如是六十四種梵音言語相生。無增無滅。無有差別。迦陵頻伽梵音聲性(唐云。謂我作六十四種梵音聲語。一切如來亦作此語。迦陵頻伽梵音聲性。不增不減。無有差別。是名語等)云何身等。謂我與諸佛法身及色身相好。無有差別。除為調伏彼彼諸趣差別眾生故。示現種種差別色身。是名身等。云何法等。謂我及彼佛得三十七菩提分法。略說佛法無障礙智。
 

疏曰。六十四種梵音聲者。西域聲有八轉。一體。二業。三俱。四為。五從。六屬。七於。八呼。佛於此八轉聲。各具八德。一調和。二柔輭。三諦了。四易解。五無錯謬。六無雌小。七廣大。八深遠。故有八八六十四相也。迦陵頻伽此翻妙聲鳥。人天等聲無能及者。故以譬佛音聲。餘可知。
 

  三結頌
是名四等。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大眾中唱如是言。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以此四種等。我為佛子說。初釋一佛義竟。
 

  二釋不說義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魏云。依何義說如是語。佛語非語。唐云。依何密意。作如是語)
 

  二答釋三。初標二法。二釋二法。三結頌。
  今初
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唐云。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唐云。自證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如是說。
 

  二釋二法
云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唐云。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
 

疏曰。此明能證之智不可說也。字二趣者。能詮及所詮。如前所明言說及所說。皆非第一義也。
 

云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唐云。謂法本性。如金等在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唐云。譬如有人。行野曠中。見向古城平坦舊道。即便隨入。止息遊戲。)大慧。於意云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種種樂耶。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界常住。(唐云。所證真如常住法性。)亦復如是。是故說言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
 

疏曰。此明所證之理不可說也。然有四悉檀因緣故。能證所證。亦皆可說。而說即無說。非以杜口結舌為無說也。乘言滯句者。曷深思之。二釋二法竟。
 

  三結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某夜成道。至某夜涅槃。於此二中間。我都無所說。緣自得法住。故我作是說。(唐云。自證本住法。故作是密語。)彼佛及與我。悉無有差別。第二十佛知覺門竟。
 

  第二十一離有無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一切法有無有相。令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有無有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明。二見二更斥無見。
  今初
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謂依有及無。(唐云。世間眾生多墮二見。謂有見無見)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魏云。以見有諸法見無諸法故。非究竟法。生究竟想。)大慧。云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唐云。謂實有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有諸法從因緣生。非無法生)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
 

疏曰。一切諸法。唯心所現。故非有無。離於邪見。世間眾生。不達唯心。所以或墮有見。則計諸法有性。或墮無見。則計諸法非性也。先釋墮有見者。謂實有勝性自在四大極微時方神我等因。能生諸法。非不有因。實有諸法。從彼因生。非不有法。夫勝性等。本非諸法之因。而妄計為因。則昧唯心正因。世間諸法。本非勝性等所生之果。而妄計從彼因生。則昧唯心幻果。故總斷云。是說世間無因也。豈知世間苦樂諸法。皆以自心善惡為因哉。
 

大慧。云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唐云。云何無見。謂知受貪瞋癡已。而妄計言無)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故。(魏云。若復有人作如是言。無有諸法。以不見諸物相故。唐云。及彼分別有相。而不受諸法有。)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魏云。若復有人。作如是言。聲聞辟支佛無貪無瞋無癡。復言先有。唐云。復有知諸如來聲聞緣覺無貪瞋癡性。而計為非有。)
 

疏曰。墮無見者。不能永斷貪瞋癡等諸惑業根。但以貪等現行無間即滅。妄計性即無性。又妄計雖行貪等。若不取著有性。則性相便自寂靜。又妄謂諸佛二乘。亦但不取貪恚癡性為有為無而已。有何貪恚癡可斷哉。此正末世邪禪。錯解覓罪了不可得之旨。故墮惡取空見。妄謂坐斷有無兩頭。不知囗便說空。行在有中。必與善星同墮落也。初正明二見竟。
 

  二更斥無見
大慧。此中何等為壞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復取(唐云。謂有貪瞋癡性。後取於無。名為壞者。)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為壞者。於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唐云。亦壞如來聲聞緣覺。)所以者何。謂內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唐云。何以故。煩惱內外不可得故。體性非異非不異故)大慧。貪恚癡若內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唐云。無體性故。無可取故。)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縛與縛因非性故。(唐云。聲聞緣覺及以如來。本性解脫。無有能縛及縛因故。)大慧。若有縛者。應有縛。是縛因故。(唐云。若有能縛及以縛因。則有所縛。)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有相。(唐云。作如是說。名為壞者。是為無有相)大慧。因是故我說。(唐云。我依此義。密意而說。)寧取人見。(唐云。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唐云。不起空見。懷增上慢。)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為壞。墮自共相見希望。(唐云。墮自共見樂欲之中。)不知自心現量。(唐云。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見外性無常剎那展轉壞。(唐云。以不了故。見有外法剎那無常展轉差別。)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唐云。蘊界處相。相續流轉。起已還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為壞者(唐云。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者)
 

疏曰。前已具列有無二見。故問二見之中。何見能壞一切善根。大慧深知無見過患。故決定答。佛亦決定印成之也。謂彼現有貪恚癡過。妄云性即非性。則非但謗貪恚癡無有作用。亦且謗佛聲聞緣覺非自性解脫矣。所以者何。謂煩惱性。本不在內。亦不在外。覓之原不可得故。且其體性如幻。非異非不異故。若果了達內外皆不可得。無有體性。無有可取。則證自性解脫。無有能縛。亦無縛因。乃名佛聲聞緣覺。故非壞者。若彼現行起貪恚癡。即分明有受縛者。若有受縛之人。則有能縛及縛因矣。而又妄說為無。譬如掩耳盜鈴。亦如靈龜曳尾。豈非壞者。是名世間所墮無有之相。反不如起我見者。未至於撥因果斷善根也。彼增上慢惡取空見。仍墮自共相見希望之中。豈了諸法皆唯心現。以不了故。妄見外性剎邦無常。計以為空。計以為離文字相。不知此所謂空。所謂離文字相。皆是妄想分別而已。是故有無二見。雖皆是邪。而無所有空見。其毒尤甚。是名為壞者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有無是二邊。乃至心境界。(唐云。所行)淨除彼境界。平等心寂滅。無取境界性。滅非無所有。(唐云。不取於境界。非滅非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賢聖境界。(唐云。有真如妙物。如諸聖所行)無種而有生。生已而復滅。因緣有非有。不住我教法。非外道非佛。非我亦非餘。因緣所集起。(唐云。能以緣成有)云何而得無。誰集因緣有。(唐云。誰以緣成有)而復說言無。邪見論生法。妄想計有無。若知無所生亦復無所滅。觀此(唐作世)悉空寂。有無二俱離。
 

疏曰。初二句。明有無二邊。皆心所行境界。心外無境也。次二句。明不取境界。則本自寂滅也。次四句。明若不取。則旣非是滅。亦非所有。一切事物。當體即是真如。如諸賢聖所證也。次四句。謂若妄計從無而有。從有復滅。計有計無。皆非佛法也。次六句。明緣起之法。皆是自心現量。法界常住。旣非佛及外道餘眾之所能作。云何而得妄撥為無。況諦觀緣起無性。誰為集者。旣無集者。云何復說為無。次二句。總明若說有生。便是邪見。若計有無。便是妄想。次四句。結明旣知無生。則亦無滅。無生無滅。當體空寂。以無生故離有。以無滅故離無也。第二十一離有無門竟。
 

  第二十二宗通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我及諸菩薩說宗通相。(魏云。建立修行正法之相。唐云。宗趣之相)若善分別宗通相者。我及諸菩薩通達是相。通達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隨覺想及眾魔外道(魏云。不墮一切虛妄覺觀魔事故。唐云。不墮一切眾邪妄想)
 

疏曰。宗者。修行之綱要也。通者。從因趣果之正轍也。宗通約自行。說通約化他。故下文雙答之。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魏云。一者建立正法相。二者說建立正法相。唐云。宗趣法相。言說法相。)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唐云。謂自所證殊勝之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唐云。離於文字語言分別。入無漏界。成自地行。超過一切不正思覺。伏魔外道。生智慧光。)是明宗通相。云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大慧。汝及餘菩薩。應當修學。
 

疏曰。自行為宗。故離言說文字及虛妄覺。降魔伏外。發自覺光也。化他為說。故有大小九部教法。離諸四句。巧便隨機。應病與藥。令得度脫也。二者缺一不可。故誡令應當修學。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宗及說通相。緣自與教法。善見善分別。不隨諸覺想。非有真實性。如愚夫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別。非是真實相。)云何起妄想。非性為解脫。(唐云。彼豈不求度。無法而可得。)觀察諸有為。生滅等相續。增長於二見。顛倒無所知。一是為真諦。無罪為涅槃。(唐云。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察世妄想。如幻夢芭蕉。雖(唐作無)有貪恚癡。而實無有人。從愛生諸陰。有皆如幻夢。
 

疏曰。初一偈。正頌宗說二通。後四偈。皆明二通之意也。蓋宗通者。秪是通達自心現量。說通者。秪是開示令達自心現量。若夫愚夫妄想分別。有無一異俱不俱等。並無實義。縱求解脫。終非解脫法也。苟不達唯心。但觀察有為生滅相續。則見生處。徒增有見逮見滅處。徒增無見。是以顛倒。終無所知。而不知一是乃為真諦。無罪即為涅槃。是故一切世法。悉屬妄想。似有貪恚癡及人。實無貪恚癡及人。雖云從愛生陰。但如幻夢而已。悟此之謂宗通。示此之謂說通也。第二十二宗通門竟。
 

  第二十三不實妄想相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不實妄想相。不實妄想。云何而生。說何等法名不實妄想。於何等法中不實妄想(唐云。願為我說虛妄分別相。此虛妄分別。云何而生。是何而生。因何而生。誰之所生。何故名為虛妄別)
 

疏曰。不實妄想相。即虛妄分別相。此總問也。一問云何而生。二問說何等法以為其體。即唐是何而生句也。三問於何法中而生。即唐因何而生誰之所生二句也。唐更加總結一句。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之義。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一切天人。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二。初正答所問。二更釋所疑。
  今初
佛告大慧。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魏云。一切眾生。執著不實虛妄想者。從見種種虛妄法生。唐云。一切眾生於種種境。不能了達自心所現)
 

疏曰。此答云何而生。謂由不了唯心故生也。
 

大慧。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魏云。以著虛妄能取可取諸境界故。入自心見。生虛妄想故。墮於有無二見朋黨非法聚中。增長成就外道虛妄異見熏習故。唐云。計著能所虛妄執著。起諸分別。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氣)
 

疏曰。此答以何為體。謂以計著能所有無。增長外道習氣為其體也。
 

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計著我我所生(魏云。以取外諸戲論義故。起於虛妄心心數法。猶如草束。分別我我所法。以是義故。生不實妄想。唐云。心心所法相應起時。執有外義種種可得。計著於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虛妄分別)
 

疏曰。此答於何等法中不實妄想。謂因執著外種種義而生。即心心數之所生也。據唐譯。則以我我所句。結答何故名為虛妄分別。初正答所問竟。
 

  二更釋所疑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我我所計著生。
 

疏曰。此牒佛答以啟難端也。唐譯略而不存。
 

世尊。若如是外種種義相。墮有無相。離性非性。離見相。(唐云。若如是者。外種種義。性離有無。起諸見相。)世尊。第一義亦如是。離量根分譬因相。(唐云。第一義諦。亦復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世尊。何故一處妄想不實義種種性計著妄想生。非計著第一義處相妄想生。(唐云。世尊。何故於種種義言起分別。第一義中不言起耶)將無世尊說邪因論耶。說一生一不生(唐云。將無世尊所言乖理。一處言起。一不言故。又云。世尊又言虛妄分別。墮有無見。譬如幻事。種種非實。分別亦爾。有無相離。云何而說墮二見耶。此說豈不墮於世見。魏譯亦有此一段)
 

疏曰。此以世諦例第一義。同皆離有無相。何故但說於世諦中而生妄想。不說於第一義生妄想耶。又世諦旣如幻事。非有非無。則妄想分別。亦如幻事。亦非有無。何言妄想墮有無見耶。初疑問竟。
 

  二答釋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唐云。分別不生不滅。)所以者何。謂有無妄想不生故。外現性非性。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唐云。何以故。不起有無分別相故。所見外法皆無有故。了惟自心之所現故。)大慧。我說餘愚夫自心種種妄想相故。事業在前。種種妄想性相計著生。(唐云。但以愚夫分別自心種種諸法。著種種相而作是說)云何愚夫得離我我所計著見。離作所作因緣過。(唐云。令知所見皆是自心斷我我所。一切見著離作所作諸惡因緣。)覺自妄想心量。身心轉變。(唐云。覺唯心故。轉其意樂。)究竟明解一切地。如來自覺境界。(唐云。善明諸地。入佛境界。)離五法自性事見妄想。(唐云。捨五法自性諸分別見)以是因緣故。我說妄想從種種不實義計著生。知如實義得解脫自心種種妄想。
 

疏曰。此明若達唯心。則有無妄想不生。世諦本即第一義諦。但由愚夫不了唯心。故於自心所現境界妄計有無。則第一義便成世諦。非謂二諦各有自體。而云一生妄想。一不生妄想也。是故為說種種諸義皆唯心現。非有非無。莫墮有無見中。令其得斷我我所見。離作所作諸惡因緣。乃至入如來境也。由此言之。則虛妄分別。秪由執著自心所現諸境界生。若能如實了知。即得解脫矣。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因及與緣。從此生世間。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世間非有生。亦復非無生。不從有無生。亦非非有無。(唐云。世非有無生。亦非俱不俱。)諸因及與緣。云何愚妄想。(唐云。云何諸愚夫。分別因緣起。)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如是觀世間。心轉得無我。一切性不生。以從緣生故。一切緣所作。所作非自有。(唐云。諸緣之所作。所作法非生。)事不自生事。有二事過故。(唐云。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無二事過故。非有性可得。(唐云。無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觀諸有為法。離攀緣(唐作能緣。)所緣。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唐云。決定是唯心。故我說心量。)量者自性處。緣性二俱離。(唐云。量之自性處。緣性二俱離。)性究竟妙淨。我說名心量。施設世諦我。彼則無實事。(唐云。施設假名我。而實不可得。)諸陰陰施設。無事亦復然。(唐云。諸蘊蘊假名。亦皆無實事)有四種平等。相及因性生。(唐云。相因及所生)第三無我等。第四修修者。(唐云。無我為第四。修行者觀察。魏云。有四種平等。相因生無我。如是四平等。是修行者法)妄想習氣轉。有種種心生。境界於外現。是世俗心量。外現而非有。心見彼種種。建立於身財。我說為心量。(此二偈。魏唐俱在最後)離一切諸見。及離想所想。(唐云。及能所分別)無得亦無生。我說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離。謂彼心解脫。(唐云。非有亦非無。有無二俱離。如是心亦離)我說為心量。如如與空際。(二云。真如空實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魏云。意身身心等)我說為心量(魏皆云。故我說唯心)
 

疏曰。初四句。直明世間因緣生法。本離四句。即是如來所通達之第一義諦。但以妄想著四句故。不知我所通也。次六句。重明世間非四句生。而愚夫妄想分別諸因緣起。皆非理也。非有生者。非勝性等邪因生也。非無生者。非自生也。不從有無生者。不共生也。亦非非有無者。不無因生也。旣非有無四句所生。則凡世間所謂諸因與緣。但是愚夫妄想分別而已。次非有等四句。明離四句觀察。則可悟二無我也。次一切性等四句。明從緣生法。即是不生。以諸緣所作。非自有生故也。次四句。明因緣旣不生果。則果亦不自生果。果若生果。則有二果。旣無二果。則非有性明矣。次四句。明有為諸法。離能所緣故是唯心。次四句。明離緣離法。究竟妙淨。亦是唯心。次四句。明假名我法。並無實事。次四句。明相平等。因平等。生平等。無我平等。應修觀察。(此依魏唐二譯消釋)次妄想習氣四句。明分別性惟心。次外現等四句。明緣起性唯心。後三偈。皆明成自性唯心也。於中離一切諸見四句。是明見道正智唯心。非性非非性四句。是明修道正智唯心。如如與空際四句。是明究竟所證真如亦唯心也。第二十三不實妄想相門竟。
 

  第二十四善語義門三。初正明語義。二兼辨智識。三破外道轉變論。
  初中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菩薩摩訶薩當善語義。云何為菩薩善語義。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正明語義。二破言說妄想。
  今初
佛告大慧。云何為語。謂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計著生。(唐云。所謂分別習氣而為其因。依於喉舌唇齶齒輔。而出種種音聲文字。相對談說)是名為語。大慧。云何為義。謂離一切妄想相言說相。是名為義。大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義。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義(唐云。云何為義。菩薩住獨一靜處。以聞思修慧。思惟觀察。向涅槃道。自智境界。轉諸習氣。行於諸地種種行相。是名為義)
 

疏曰。語者。言語音聲。是能詮相義者。如人飲水。冷煖自知。非言音之可及也。
 

復次大慧。善語義菩薩摩訶薩。觀語與義。非異非不異。觀義與語。亦復如是。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辯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唐更云。大慧。譬如有人。持燈照物。知此物如是。在如是處。菩薩亦復如是。因語言燈。入離言說自證境界)
 

疏曰。語如燈。義如色。譬如因燈照色。燈之與色。非異不異。故因語辨義。亦非異非不異也。前已分釋語義。顯非不異。今意欲顯非異耳。初正明語義竟。
 

  二破言說妄想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復次大慧。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唐云。若有於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五法諸心自性等中。如言取義。則墮建立及誹謗見。以異於彼起分別故)譬如種種幻。凡愚眾生作異妄想。非聖賢也(唐云。如見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見。非賢聖也)
 

疏曰。前門已明如如空際。皆唯心量。今恐如言取義之人。還於此等語言計有計無。墮建立誹謗見中。故譬以幻事。不應計其實有實無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彼言說妄想。(唐云。若隨言取義)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泥犁中。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復非無我。(唐云。不如彼分別。亦復非無有。)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唐云。如愚所分別一切皆有性)若如彼所見。一切應見諦。一切法無性。淨穢悉無有。(唐云。一切染淨法。悉皆無體性。)不實如彼見。(唐云。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
 

疏曰。此重明隨言取義之過也。夫一切法性。本不可說。以四悉檀因緣。作種種說。貴在因語辨義。若隨言取義。妄計實有不生不滅等法。執性廢修。或妄撥總無不生不滅等性。誹謗正法。此則於無可建立中。建立有無二種邪見。安得不墮泥犁中耶。然外道妄想分別。不出四句。或計陰中有我。或計我中有陰。或計陰即是我。或計陰不即我。但是我所。今以正觀推之。故云。陰中無有我。陰非即是我。乃略破二句。例餘二句也。不如彼妄想者。結其四句皆非也。亦復非無我者。破其轉計斷滅。撥無假名我法也。次一偈。縱破。謂若使一切悉有性如凡愚所妄想者。則實有而見有。皆應名為見諦。不復名顛倒矣。次一偈。正明無性。殊不知一切染淨諸法。悉無所有。不同彼外道之見。而亦非斷滅無所有也。初正明語義竟。
 

  二兼辨智識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復次大慧。智識相。今當說。若善分別智識相者。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智識之相。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曰。智者。別境五心所之一。亦名為慧。或云。因中名慧。果上名智。一往語耳。因亦可名智。果亦可名慧也。識者。八心王之總稱。亦攝心所。定相應故。夫智有邪正。識有染淨。非必智勝而識劣也。特以施化門中。每作轉識成智等說。欲人因語辯義。故今更分別之。雖分別而不隨言取義。故名為善也。
 

大慧。彼智有三種。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希望計著。(唐云。墮自共相)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唐云。觀一切法皆無有相不生不滅。非有非無證法無我。入如來地。)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無有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疏曰。先明智有三種。智是心所。必與心王相應。此顯智識皆通上中下也。次明生滅者是識等。此顯施化門中。別以世智出世智皆名為識。出世上上智乃名為智。令人轉識成智也。長養相。唐作有積集相。非長養相。唐作無積集相。蓋有漏現種互為因果。故有積集長養。無漏損生。故無積集長養相也。
 

復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二譯皆列在第二)知自共相。(二譯皆列在第一)知不生不滅。
 

疏曰。此明諸佛菩薩具此三種智也。知生滅者。凡外妄計生滅有無。不知生滅之義。諸佛菩薩亦有世智。能知彼生滅法。而不妄計為有無也。知自共相者。二乘著自共相。不知自共相義。諸佛菩薩亦有出世之智。能知自共相法。而無希望計著也。或依二譯。則凡亦執自共相為實為常。諸佛菩薩能知自共相非實非常。二乘執自共相實有生滅。諸佛菩薩能知生滅法。並皆無性也。此二皆是權智。第三知不生不滅。即是實智。
 

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自得聖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疏曰。此重約施化門中。以辨智識差別相也。謂不論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但令了達心外無法。則無礙相。故名為智。若妄見有種種境界礙相。所謂若生滅礙相。若自共相礙相。若不生不滅礙相。即皆是識也。又若必藉根境作意三事方便和合。方得生起。則名為識。若無事方便。性自神解。乃名為智。又若不達唯心。妄見有相可得。則名為識。了達唯心。能知相不可得。則名為智。以證自覺聖智境界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出不入。譬如水中月故。如此分別。令人轉識成智。皆須因語辨義。不可隨言取義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採集業為識。不採集為智。觀察一切法。通達無所有。逮得自在力。是則名為慧。縛境界為心。覺想生為智。無所有及勝。慧則從是生。(唐云。無相及增勝。智慧於中起)心意及與識。遠離思惟想。得無思想法(唐云。離諸分別相得無分別法。)佛子非聲聞。寂靜勝進忍。如來清淨智。生於善勝義。所行悉遠離。(唐云。遠離諸所行)我有三種智。聖開發真實。於彼想思惟。悉攝受諸性。(唐云。分別於諸相。開示一切法。)二乘不相應。智離諸所有。(唐云。我智離諸相。超過於二乘)計著於自性。從諸聲聞生。(唐云。以諸聲聞等。執著諸法有)超度諸心量。如來智清淨(唐云。如來智無垢。了達唯心故)
 

疏曰。初十句。重頌智識之相。亦於施化門中。以心識為所轉捨。智慧為所轉得也。次四句。明心意識本離分別。但佛子知其平等無相。聲聞不能知也。次四句。明佛子之能證所證。同於如來。能即非能。所即非所。故云所行悉遠離也。次四句。重頌佛有三智。旣能照真。又能了俗也。次二句。明三智雙照真俗。皆非二乘所能相應。後四句。結明聲聞智不同如來智也。二兼辨智識竟。
 

  三破外道轉變論二。初長文。二偈頌。
  初中三。初總敘九種。二就一種別破。三結破。
  今初
復次大慧。外道有九種轉變論。外道轉變見生。所謂形處轉變。相轉變。因轉變。成轉變。(二云相應)見轉變。性轉變。(二云生)緣分明轉變。(魏云。緣了別。唐云。緣明了)所作分明轉變。(魏云。作法了別。唐云。所作明了)事轉變。(二云物)大慧。是名九種轉變見。一切外道。因是起有無生轉變論。(魏云。依九種轉變見故。一切外道。說於轉變從有無生)
 

疏曰。此明外道不達唯心。故於九種虛妄轉變而起見執。遂生九種轉變論也。形者。長短方圓大小等形量也。相者。狀貌也。因者。種子也。成者。現行相應法也。見者。能見也。性者。所見暫有名生之法也。緣分明者。能作之眾緣也。所作分明者。眾緣之所作也。事者。物之當體也。皆如幻夢。非有非無。外道見其轉變。不達唯心故或計轉變從有生。或計轉變從無生也。
 

  二就一種別破
云何形處轉變。謂形處異見。譬如金變作諸器物。則有種種形處顯現。非金性變。一切性變。亦復如是。
 

疏曰。心外無金。心外無器。以自心所現之金。作自心所現之器。如夢中金。作夢中器。不可謂定無。不可謂實有。不可謂定不轉變。不可謂定有轉變。又金可譬藏性。器可譬十法界。藏性不變隨緣。譬如金之舉體作器。藏性隨緣不變。譬如器形不同。金金性如故也。
 

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變妄想。彼非如非異。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轉變當知(唐云。諸餘外道種種計著。皆非如是。亦非別異。但分別故。一切轉變。如是應知)
 

疏曰。此正顯外道不知心外無法。故作形處轉變妄想分別。乃至作事轉變妄想分別也。心外無實轉變。故非如是。有此唯心轉變。故非別異。形處轉變旣爾。餘一切轉變。皆可例知也。
 

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轉變妄想。彼亦無有轉變若有若無。自心現外性非性(唐云。外道言。此皆有轉變。而實無有若有若無。自心所見。無外物故)
 

疏曰。乳變為酪。酪變為生熟酥等。酒之與果。亦皆從生至熟。當知並是自心所現相分。心外無法。不可說定有轉變。不可說定無轉變也。而外道乃作轉變妄想。何哉。二就一種別破竟。
 

  三結破
大慧。如是凡愚眾生。自妄想修習生。大慧。無有法若生若滅。如見幻夢色生(唐云。如此皆是愚迷凡夫。從自分別習氣而起。實無一法若生若滅。如因幻夢所見諸色。如石女兒說有生死)
 

疏曰。幻夢所見諸色。有而非有。故無生滅。一切諸法。皆唯心現。亦無生滅。但由妄想分別習氣。妄計有生滅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形處時轉變。四大種諸根。中陰漸次生。妄想非明智。最勝於緣起。非如彼妄想。(唐云。諸佛不分別。緣起及世間。)然世間緣起。如乾闥婆城。
 

疏曰。世間妄計轉變之相。莫甚於托胎受生一事。故頌特明其為妄想分別。非明智也。佛於緣起。不說實有。亦不說斷無。但如乾闥婆城。有即非有。非有似有而已。第二十四善語義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義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