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觀瀾→法海觀瀾卷第一

法海觀瀾卷第一

古吳蕅益比丘智旭輯

中山湯學紳康民閱梓

律學綱維



○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品云。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

 又云。家是貪愛繫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愛。

  述曰。出家學處。所謂二百五十戒也。戒名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今既示出家得解脫。是明指比丘戒法。決能具足諸功德矣。苟不持修。豈名信佛奉佛。誰謂毘尼僅屬小乘。非即大華嚴哉。

明法品云。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

十行品中第二行云。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饒益行。此菩薩護持淨戒。於色聲香味觸。心無所著。亦為眾生如是宣說。不求威勢。不求種族。不求富饒。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無所著。但堅持淨戒。作如是念。我持淨戒。必當捨離一切纏縛。貪求。熱惱。諸難逼迫。毀謗亂濁。得佛所讚平等正法。佛子。菩薩如是持淨戒時。於一日中。假使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大惡魔。詣菩薩所。一一各將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天女皆於五欲善行方便。端正姝麗。傾惑人心。執持種種珍玩之具。欲來惑亂菩薩道意。爾時菩薩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障礙無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淨如佛。唯除方便教化眾生。而不捨於一切智心。佛子。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寍捨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菩薩自得見佛已來。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況從事。若或從事。無有是處。爾時菩薩但作是念。一切眾生於長夜中。想念五欲。趣向五欲。貪著五欲。其心決定耽染沈溺。隨其流轉。不得自在。我今應當令此諸魔。及諸天女。一切眾生住無上戒。住淨戒已。於一切智。心無退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入於無餘涅槃。何以故。此是我等所應作業。應隨諸佛如是修學。作是學已。離諸惡行。計我無知。以智入於一切佛法。為眾生說。令除顛倒。然知不離眾生。有顛倒。不離顛倒。有眾生不於顛倒內。有眾生。不於眾生內。有顛倒。亦非顛倒。是眾生。亦非眾生。是顛倒。顛倒非內法。顛倒非外法。眾生非內法。眾生非外法。一切諸法。虛妄不實。速起速滅。無有堅固。如夢如影。如幻如化。誑惑愚夫。如是解者。即能覺了一切諸行。通達生死。及與涅槃。證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脫。令他解脫。自調伏。令他調伏。自寂靜。令他寂靜。自安隱。令他安隱。自離垢。令他離垢。自清淨。令他清淨。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樂。令他快樂。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我當隨順一切如來。離一切世間行。具一切諸佛法。住無上平等處。等觀眾生。明達境界。離諸過失。斷諸分別。捨諸執著。善巧出離。心恆安住。無上無說。無依無動。無量無邊。無盡無色。甚深智慧。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饒益行。

十地品中第二地。專明戒波羅蜜。(第三十五卷)

隨好光明功德品云。諸天子。汝等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淨治其意。住善威儀。悔除一切業障。煩惱障。報障。見障。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身。以盡法界眾生數等頭。以盡法界眾生數等舌。以盡法界眾生數等善身業。善語業。善意業。悔除所有諸障過惡。

離世間品云。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清淨戒。何等為十。所謂身清淨戒。護身三惡故。語清淨戒。離語四過故。心清淨戒。永離貪瞋邪見故。不破一切學處清淨戒。於一切人天中作尊主故。守護菩提心清淨戒。不樂小乘故。守護如來所制清淨戒。乃至微細罪生大怖畏故。隱密護持清淨戒。善拔犯戒眾生故。不作一切惡清淨戒。誓修一切善法故。遠離一切有見清淨戒。於戒無著故。守護一切眾生清淨戒。發起大悲故。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十七卷。大天告善財云。如諸眾生及草木。一切生長咸依地。世及出世諸善根。皆依最勝尸羅地。無戒欲求生善道。如鳥無翼欲飛空。如人無足欲遊行。亦如渡海無船筏。 或於日夕三時浴。或復三時作護摩(此云火祭。謂結壇持咒術)。卻粒自默如啞羊。無戒苦身無所利。 或大族子旃陀子。俱能持戒等生天。貴賤種姓虧戒身。皆墮地獄無差別。卑門持戒生天上。勝族毀犯墮幽冥。摩登持戒亦生天。仙人破戒入諸獄。王族多聞具色力。惡見無戒如獸蚖。如甘果樹猛獸圍。猶蓮華池毒蛇止。寍守貧賤恆持戒。具聖財寶德嚴身。破戒眾人之所輕。持戒天人咸信重。旃檀鬱金及沈麝。如是一切不為香。菩薩持戒最勝香。徧出人天無有盡。卑陋持戒後生天。現蒙王者所瞻禮。此世他生安隱樂。如是戒果牟尼說。欲生人天及涅槃。如應具戒必當得。是故精勤持淨戒。隨心所願皆圓滿。若有臨終肢節痛。一切親屬欲分離。諦思我有清淨戒。身心歡樂無憂畏。戒為惑病最勝藥。護諸苦厄如父母。癡闇燈炬生死橋。無涯業海為船筏。帝釋轉輪威德王。富貴尊嚴無等倫。家有僕隸能持戒。承事供養而親敬。若有臨至命終時。持戒破戒生安畏。欲得當來極樂處。應當專意勤護持。戒珠不假刀兵護。戒為伏藏無所侵。戒為勇伴導前行。戒為出世莊嚴具。我讚持戒諸功德。如佛世尊真實說。 三十一卷。天主光女告善財云。汝應勤修表無表戒。謂若性若遮。有罪無罪。微細觀察。無缺減故。 三十三卷云。有二種戒。具足受持。則得圓滿善知識法。一菩薩戒。二別解脫戒(即比丘學處也)。持是二戒。則能圓滿善知識法。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無有是處。若諸菩薩。具足圓滿頭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淨。不失善法。 三十八卷云。菩薩有十種法。審諦思惟具足圓滿。則能成就無憍慢心。一者諦觀身界。作是念言。我今出家。無殊死人。父母親愛朋友眷屬。一切所有。皆棄捨故。二者思惟我今服壞色衣。進止威儀。不同世間。三者思惟既毀形好。執持應器。乞丐於他。四者思惟我今乞食。如旃陀羅。五者思惟為求段食。長養我身。我之壽命。死在他手。六者思惟所乞之食。人畜之餘。彼若嫌棄。我方得食。七者思惟我今應當於師長所。恭敬供養。令生歡喜。八者思惟我今欲令同梵行者。生歡喜故。具足威儀。無違法式。九者思惟我今出家。於佛法中。未得少分。十者思惟一切眾生。於我瞋恨。我常安隱。如是思惟。得無憍慢。 晉譯賢首品云。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 十善業跡悉清淨。勸化眾生持淨戒。開發眾生求佛道。因是得成清涼光。 十回向品云。菩薩若自不修梵行。令他淨修梵行。無有是處。自退梵行。令他具足梵行。自破梵行。令他安立梵行。自離梵行。令他立梵行道。自減梵行。令他修習梵行。自不樂梵行。令他樂修梵行。自不住梵行。令他安住梵行。自不究竟梵行。令他究竟梵行。自捨梵行。令他不捨安住梵行。自壞散梵行。令他攝取梵行。俱無有是處。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如說修行。遠離顛倒。又能廣說離顛倒法。實語實行。修習清淨身口意業。離諸染汙。行無礙處。滅一切障。 離世間品云。離慢下意。心無放逸。身口及意。皆悉柔軟。無有輕躁。心常歡喜。護持淨戒。和顏愛語。先意問訊。遠離邪偽。是菩薩智具。自然成就佛法器故。

○增益阿含經釋道安序云。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與沙彌白衣共視也。而今已後。幸共覆之。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誨。幸勿藐藐聽也。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通中創也。 增益第二卷云。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瓔珞身。現眾好故。夫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尅。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行禁戒者。成大果報。諸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 第五卷云。設有作重罪。悔過更不犯。此人應禁戒。拔其罪根原。

長阿含經第十五卷。婆羅門云。戒即智慧。智慧即戒。有戒有智。然後所言誠實。無有虛妄。我說名婆羅門。佛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如人洗手。左右相須。戒慧具者。我說名比丘。

正法念處經云。有垢戒者。生於天中。無垢戒者。至於涅槃。世間戒者。則有流動。出世間戒。則無流動。 又云。意受持戒故。師則能與戒。無心諂受戒。必定入地獄。又云。自餘死者。唯棄其身。毀戒此丘。一切善法。皆悉破壞。 又云。若受持戒者。可得名為人。一切破戒者。則如狗不異。

中阿含經云。人犯一法。謂妄言是。不畏後世。無惡不作。寍噉鐵丸。其熱如火。不以犯戒。受世信施。若畏於苦。不愛念者。於隱顯處。莫作惡業。若不善業。已作今作。終不得脫。亦無避處。 又云。若有比丘犯戒。破戒。缺戒。穿戒。穢戒。黑戒者。欲依戒立戒。以戒為梯。昇無上慧堂正法閣者。終無是處。

雜阿含經云。世尊告諸比丘。當恭敬住。常當繫心。常當畏慎。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繫心。不畏慎。不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儀足者。無有是處。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無有是處。學法不滿。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無有是處。解脫知見不滿足。欲令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

本事經云。出家而破戒。二俱無所成。謂失在家儀。及壞沙門法。寍吞熱鐵丸。洋銅而灌囗。不受人信施。而毀犯尸羅。諸毀犯尸羅。無悔無慚愧。多受人信施。定當生地獄。諸有智慧人。應堅持淨戒。勿受人信施。而毀犯尸羅。

○大寶積經三律儀會云。世若有人於別解脫起違背想。則為於佛力無所畏而生違背。彼若於佛力無所畏生違背者。則於去來現在諸佛而生違背。由此未來所受異熟無量大苦。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受地獄苦。比前眾生所受苦毒。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優波尼沙曇分。亦不及一。 又云。我終不聽執著我見。眾生見。壽者見。補特伽羅見者。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我若不許。強出家者。皆為是賊。食重信施。亦不成就真比丘戒。 菩薩藏會云。勿自恃持戒。輕毀犯戒者。恃戒陵於人。是名真破戒。 又云譬如圂豬。行處糞穢。兼又食噉。初無厭惡。眾生亦爾。極可憐愍。婬惱所逼。於親非親。為諸煩惱之所加害。行魔徒黨魔罥所縛。纏裹惑網。陷沒欲泥。菩薩觀是事已。於彼眾生發起大悲。我當為彼宣說妙法。令其永斷諸欲煩惱。 又云。我說一切習近欲時。無有少惡而不造者。彼若報熟。無有少苦而不攝受。 又云。出家菩薩復有五法若成就者。不值佛世。不親善友。不具無難。失壞善根。不隨安住律儀菩薩修學正法。亦不速悟無上菩提。何等為五。一者毀犯尸羅。二者誹謗正法。三者貪著名利。四者堅執我見。五者能於他家。多生慳嫉。譬如餓狗。慞惶緣路。遇值鎖骨。久無肉膩。但見赤塗。言是厚味。便就銜之。至多人處。四衢道中。以貪味故。涎流骨上。妄謂甜美。或齩或舐。或齧或吮。歡喜纏附。初無捨離。時有剎帝利婆羅門。及諸長者。皆大富貴。來遊此路。餓狗遙見。心生熱惱。作如是念。彼來人者。將無奪我所重美味。便發大瞋。出深毒聲。惡眼邪視。露現齒牙。而行齧害。如是當來末世。有諸苾芻。於他施主。勤習家慳。耽味屎尿。妄加纏裹。雖值如是。具足無難。而便委棄。不修正檢。此之苾芻。我說其行。如前癡狗。 又云。當來之世。我諸弟子。少有苾芻。深心希樂。趣般涅槃寂靜之法。多依三事以為常業。一者常喜追求世間名利。二者貪樂朋黨追求食家。往還不絕。三者喜樂追求華飾房宇。貯積財寶什物資具。以依如是三種事故。終不解脫三種惡趣。 文殊師利授記會云。若有已發菩提心者。乃至微惡終更不作。何所不作。謂貪瞋癡。及以在家威儀調戲。悉皆遠離。若出家已。不復希望名利恭敬。安住出家所修行法。 又云。菩薩成就一法。令願不退嚴淨佛剎。何謂一法。應學不動如來為菩薩時。本所修行。立弘誓願。我當所在生處。初生之時。若不出家。則為欺誑十方諸佛。如是菩薩。應隨順學。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處。皆悉決定捨家出家。何以故。菩薩最勝利益。所謂出家。樂出家者。則能攝取十種功德。一者不著諸欲。二者樂阿蘭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離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財產。六者離惡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損減。九者恆為諸天之所歎羨。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護。 又云。菩薩成就三法。令願不退。攝受佛剎功德莊嚴。一者尊重愛樂住阿蘭若。二者無所染著而行法施。三者堅固安住淨戒律儀。菩薩堅住戒律得十無畏。一者入聚落無畏。二者眾中說法無畏。三者飲食無畏。四者出聚落無畏。五者入寺無畏。六者大眾中食無畏。七者教授無畏。八者親近和尚阿闍黎無畏。九者於自眷屬。慈心教誨無畏。十者受用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無畏。住戒律者。所有言說。令他信受。 又云。若菩薩在家出家。寍捨身命。終不破戒。以此持戒。共諸眾生迴向無上菩提。 又云。菩薩成就九法。令願不退。嚴淨佛剎。一者具身律儀。二者具語律儀。三者具意律儀。四者滅諸貪欲。五者滅諸瞋恚。六者滅諸愚癡。七者不行欺誑。八者為堅固友。九者不輕慢善知識。 大神變會云。大千界眾生。皆發趣菩提。假令盡一劫。男女以奉施。若人發道意。以信而出家。隨佛而修學。其福勝於彼。過去未來世。一切諸如來。無有不捨家。得成無上道。三世一切佛。稱讚出家法。若樂供養佛。當依佛出家。設滿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彼則近菩提。摧破魔軍眾。出家不放逸。白法恆增長。不壞眾善根。遠離諸煩惱。捨於家業累。順道聖所讚。捨家離惱縛。除惱離魔縛。心解行無染。不久證菩提。 摩訶迦葉會云。譬如二人。善解醫方。善解咒術。善別毒藥。善識甘露。爾時一人。於大眾中取毒食之。現稀有相。食已受苦。復求甘露咒術。望除毒氣。爾時彼人求不能得。毒氣熾盛。遂便命終。時第二人。作如是言。我不能食毒藥。不須甘露。不欲處眾作稀有想。令生苦惱。後五百歲。有諸在家出家菩薩。亦復如是。作如是言。如我說法。能除諸罪。轉集惡業。言還懺悔。彼於正法。墮落退沒。名為死人。復有菩薩。其心清淨。既不作罪。不須懺悔。但當懺悔過去未來一切諸罪。現在不作。如彼不食毒藥。不須甘露。所言毒者。於正法中犯於戒律。 又云。寍可一日。百數歸俗。不應破戒。受人信施。 又云。寍以燒熱鐵鍱為衣。不以破戒之身。而著袈裟。寍吞熱鐵。不以破戒之身。食人信施。 勝鬘夫人會云。毘奈耶者。即大乘學。所以者何。為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大乘戒蘊。是毘奈耶。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云。持戒具足八法而得清淨。一者身行端直。二者語業淳淨。三者心無瑕垢。四者志向堅貞。五者正命自資。六者頭陀知足。七者離諸詐偽不實之相。八者恆不忘失菩提之心。大集經海慧菩薩品云。客煩惱起生慚愧。即向十方佛懺悔。修集善法調諸根。是故菩提心最勝。 又云。不為我見。受持淨戒。能壞陰魔。不為有貪。受持淨戒。壞煩惱魔。若為遠離生死過失。受持淨戒。能壞死魔。若能生心。令毀禁者。悉持淨戒。受持淨戒。則壞天魔。 又云。發者。離諸惡戒。作者。至心受持諸淨禁戒。觀者。至心調伏毀禁之人。如法住者。淨持禁戒。不生憍慢。 無言菩薩品云。若有受持清淨禁戒。不求果報。是名信力。不生煩惱。毀壞禁戒。是名進力。如是淨戒。至心護持。願向菩提。是名念力。觀身口意。如水中月。響幻燄等。是名慧力。 不可說菩薩品云。若有菩薩。自作是言。我是持戒。彼是破戒。如是菩薩。名誑如來。 日密分護法品云。若無量僧悉破禁戒。但令五人清淨如法。若有施者。得福不可稱計。何以故。以有護持佛法者故。憐愍一切諸眾生故。其心平等無二相故。破戒比丘雖在眾中。受取信施。不得安樂。何以故。破禁戒故。不如法故。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雖名比丘。不在僧數。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毀禁戒者。即魔弟子。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藶子。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若有不受如來戒。尚不能得野干身。何況能感人天中。最勝快樂居王位。 又云。出家菩薩。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

寶雨經云。菩薩見違犯中。如微塵量。深生怖畏。下至小罪。心懷大懼。況多違犯。而生隨喜。何以故。由如來說。苾芻當知。多服毒藥。能令人死。少服毒藥。亦令人死。苾芻當知。若多犯罪。即生惡趣。若少犯罪。亦生惡趣。菩薩如是正思惟時。驚怖違犯。 又云。菩薩成就十種法。能持毘奈耶藏。一能了知毘奈耶。二能了知毘奈耶義。三能了知毘奈耶甚深理趣。四能了知毘奈耶微細。五能了知應作不應作。六能了知自性違犯。七能了知施設違犯。八能了知所學波羅提木叉緣起。九能了知聲聞毘奈耶。十能了知菩薩毘奈耶。諸法無行經云。以無持戒性。是知持戒法。如是知戒相。終不毀於戒。

大薩遮經云。一切功德助道之行。舉要言之。以戒為本。持戒為始。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當得功德之身。以戒淨故。不斷佛種。成等正覺。不斷法種。分別法性。不斷僧種。修無為道。以持淨戒相續不斷故。功德無盡。

思益梵天經云。問曰。世尊。誰能親近於佛。佛言。乃至失命因緣。不毀禁者。

月燈三昧經云。無物能將此定來。必由淨戒之所起。 又云。俗人處居家。善護持五戒。況得出家已。棄捨一切禁戒不完具者。棄捨我道教。毀謗於正法。阿鼻獄為家。 又云。菩薩淨戒。有十種利益。一為滿足一切智。二如佛所學而學。三智者不毀。四不退誓願。五安住於行。六棄捨生死。七慕樂涅槃。八得無纏心。九得勝三昧。十不乏信財。 又云。常行乞食。有十種利。一摧我慢幢。二不求親愛。三不為名聞。四住在聖種。五不諂不誑。不現異相。又不傲慢。六不自高舉。七不毀他人。八斷除愛恚。九若入人家。不為飲食而行法施。十住頭陀行。有所說法。為人信受。 又云。不以無身手。故名闕身分。若不持戒者。是名身分缺。

師子月佛本生經云。戒為甘露藥。服者不老死。戒德可恃怙。福報常隨己。持戒得安隱。生處無患難。亦當見諸佛。受法得解脫。

法集經云。菩薩修持淨戒。不破不漏。不點不汙。智者讚歎。住彼如是持淨戒中。所作大願。皆悉成就。又云。世間出世間一切勝妙果報。皆由持戒而得。依因淨戒根本力故。譬加一切草木叢林。依地為根本。菩薩住於持戒。能與一切天人。作大福田。復能滿足施者功德。復次。菩薩出家。修持淨戒。則能遠離一切世務之事。著於染衣。則能滿足捨一切所愛之物。受持淨戒。則能滿足身口意清淨。愛念持戒。則能滿足六通。宴坐持戒。則能滿足菩提分法。聞於妙法。修持淨戒。則能滿足四無礙智。推求多聞智慧。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不自高心。親近善知識。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一切功德。修持施波羅蜜戒。則能滿足一切智智。如所聞法。如說修持淨戒。則能滿足為大法師。如所聞法。思惟持戒。則能滿足得陀羅尼。念菩提心。修持淨戒。則能超過一切諸惡。得滿足戒。不生害心。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不失菩提心。不失菩提心。修持淨戒。則能滿足不失三寶心。若有能護修持戒者。世間所有可護之者。皆悉能護。是名菩薩念戒。

菩薩處胎經云。夫人欲出家。禁戒以為首。不著飾好法。行權菩薩道。畢命不惜身。不犯如毫釐。 又云。八關齋者。諸佛父母。

央掘摩羅經云。沙門法者。不多積聚。乃至鹽油亦不受畜。是沙門法。奴婢田宅若賣若買。諸不淨物。非沙門法。是在家法。

商主天子所問經云。若自有犯。而不覆藏。如是菩薩當得直心。若見破戒。乃至為命。不捨菩提心。如是菩薩。得名持戒。

大迦葉問經云。有二種法。增出家熱惱。一受持袈裟。心懷不淨。二恃己戒德。呵責非行。

○大般若經第四云。若染色欲。於生梵天尚能為障。況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菩薩斷欲出家修梵行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非不斷者。 又云。菩薩於五欲中。深生厭患。不為五欲過失所染。以無量門。訶毀諸欲。欲為熾火。燒身心故。欲為穢惡。染自他故。欲為魁膾。於去來今常為害故。欲為怨敵。長夜伺求。作衰損故。欲如草炬。欲如苦果。欲如利劍。欲如火聚。欲如毒器。欲如幻惑。欲如闇井。欲如詐親。旃荼羅等。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過門。訶毀諸欲。既善了知諸欲過失。寍有真實受諸欲事。但為饒益所化有情。方便善巧。示受諸欲。 第八云。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學清淨身語意業。 又云。從初發心。常樂受持十善業道。不起聲聞心。不起獨覺心。於諸有情。恆起悲心。欲拔其苦。恆起慈心。欲與其樂。 第四十七云。若菩薩生如是心。我應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於其中間。誓當不起貪欲心。瞋恚心。愚癡心。忿心。恨心。覆心。惱心。誑心。諂心。嫉心。慳心。憍心。害心。見慢等心。亦復不起趣向聲聞獨覺地心。如是名為菩薩殊勝廣大心。 第五十一云。發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自住十善業道。亦勸他住十善業道。持此善根。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菩薩淨戒波羅蜜多。 第五十四云。菩薩作是思惟。此十惡法尚礙善趣。二乘聖道。況大菩提。故應遠離。 又云。於所學戒。堅守不移。而於其中能不取相。是為菩薩於諸學處未曾棄捨。 第七十五云。若菩薩雖受持戒。而有所依。謂作是念。我為饒益一切有情。受持淨戒。我隨佛教。於淨尸羅能無所犯。我行淨戒波羅蜜多。彼持戒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復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樂。乃至證得無餘涅槃。彼著三輪而受持戒。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戒想。由著此三輪受持戒故。名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戒名為世間。以與世間同共行故。不超動出世間法故。若菩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一者不執我能持戒。二者不執所護有情。三者不著戒及戒果。是為菩薩摩訶薩受持戒時三輪清淨。又舍利子。菩薩以大悲為上首。所持戒福。普施有情。於諸有情。都無所得。雖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於其中不見少相。由都無所執而受持戒故。名出世間淨戒波羅蜜多。何緣此淨戒名出世間。不與世間同共行故。能超動出世間法故。 第一百一云。若諸有情。長夜破戒。是菩薩於內外法。一切悉捨。方便令彼安住淨戒波羅蜜多。 第一百二云。我若不護淨戒波羅蜜多。當生諸惡趣。尚不能得下賤人身。何由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 第三百二十五云。若不退轉位菩薩。於佛善說毘奈耶中。深生信解。終無疑惑。無戒禁取。不墮惡見。不執世俗諸吉祥事以為清淨。終不禮敬諸餘天神。如諸世間外道所事。 三百二十六云。不退轉位菩薩。不重利養。不徇名譽。於諸飲食衣服臥具房舍資財。皆不貪染。雖受十二杜多功德。而於其中都無所恃。 三百二十七云。是菩薩雖現處居家。而常修梵行。終不受用諸妙欲境。雖現攝受種種珍財。而於其中不起染著。又於攝受諸欲樂具。及珍財時。終不逼迫諸有情類。令生憂苦。 三百七十三云。云何菩薩修戒隨念。是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恆住淨戒。無缺無隙。無瑕無穢。無所取著。應受供養。智者所讚。妙善受持。妙善究竟。隨順勝定。思惟此戒。以無性為自性。由是因緣。不應思惟。何以故。如是淨戒。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則無所有。若無所有。則不可念。所以者何。若無念無思惟。是為戒隨念。 善現白佛。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則應無色。亦無受想行識。廣說乃至一切法皆應是無。佛言。於汝意云何。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中。有性無性為可得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佛言。若爾。云何汝今可為是問。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則應無色廣說乃至一切法皆應是無。時善現白佛言。世尊。我於是法。無惑無疑。然當來世。有苾芻等求三乘者。彼作是說。佛說一切法。皆以無性為其自性。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者。誰染誰淨。誰縛誰解。彼於染淨及於縛解不了知故。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由破戒見威儀淨命。當墮地獄。傍生。鬼界。受諸劇苦。輪迴生死。難得解脫。我觀未來。當有如是可怖畏事。故問如來如是深義。然我於此無惑無疑。佛言。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自性中。有性無性。俱不可得。不應於此執有無性。 第三百四十九云。不應容納破戒之心。經剎那頃。況經多時。 第四百四云。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身語意三有罪業無容暫起。若作是念。此是身。我由此故而起身業。此是語。我由此故而起語業。此是意。我由此故而起意業。是名有罪身語意業。若得身語意及身語意業者。便起慳貪心。犯戒心。忿恚心。懈怠心。散亂心。惡慧心。若從初發心。恆具受持十善業道。不起聲聞及獨覺心。常於有情起大悲心。是亦名為能淨身語意三種麤重。 四百十六云。十種不善業道。尚當能礙人天善趣。況於聖道及大菩提而不為障。 四百四十八云。一切不退轉菩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自離害生命。亦勸他離害生命。恆正稱揚離害生命法。歡喜讚歎離害生命者。乃至自離邪見。亦勸他離邪見。恆正稱揚離邪見法。歡喜讚歎離邪見者。是菩薩乃至夢中。亦不現起十惡業道。況在覺時。 四百九十云。菩薩志性好遊諸佛國土。隨所生處。常樂出家。剃除鬚髮。執持應器。披三法服。現作沙門。 五百五十二云。若菩薩如是學時。所生之處。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麤惡語。離離間語。離穢惡語。亦離貪欲瞋恚邪見。終不攝受虛妄邪法。不以邪法而自活命。亦不攝受破戒惡見謗法有情以為親友。 五百六十六云。雖知諸法離。而深畏眾罪。如佛所說應持淨戒。修諸福業。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於少罪中。應懷大懼。不與同止。以世尊說。譬如毒藥。多少俱害。 五百六十八云。是諸菩薩。又復常離一切惡業。終不毀犯佛所說戒。心無嫉妒。身語無失。 又云。乃至夢中不近惡友。況於覺時而親近彼。所以者何。諸菩薩於破戒人。著邪見人。不律儀人。行邪命人。無義語人。住懶惰人。樂生死人。背菩提人。愛俗務人。雖常憐愍。而不共住。 又云。念佛世尊所說禁戒。謂作是念。三世諸佛皆學此戒。成無上覺。證大涅槃。如是知已。精勤修學。天王當知。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為化有情。及自修習少欲喜足。著糞掃衣。心常清潔。信力堅固。寍失身命。於戒不犯。心離憍慢。遊行城邑。雖服弊衣。而不生恥。遠離懈怠。常修精進。所作未辦。終不中止。於糞掃衣。不見過患。朽故弊壞。終無輕鄙。但取其德。夫離欲者。乃服此衣。如來所讚。失慳貪者。亦不自讚。我能服此。於他不服。終無毀言。 又云。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知種種毘奈耶法。謂毘奈耶。毘奈耶行。毘奈耶甚深。毘奈耶微細。淨與不淨。有失無失。別解脫本。聲聞毘奈耶。菩薩毘奈耶。是謂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如是等毘奈耶法。皆悉善知。善知一切威儀戒行。善學聲聞。獨覺。菩薩所受持戒。既修戒行。若見威儀不稱眾意。則應捨離非處不行。若有沙門威儀戒行具足清白。即親近之。若婆羅門異學餘行。則勸捨離修毘奈耶。修習如是戒行成滿。心無巧偽。嫉妒便滅。 五百六十九云。持戒清淨。無穿缺雜。戒品清淨。過諸聲聞及獨覺等。 五百八十三云。若諸有情。修諸善法。心無厭倦。受持淨戒。終不毀犯。常樂利益一切有情。雖遇苦緣而無怯弱。隨所修學。願與有情同證菩提。畢竟安樂。是為菩薩摩訶薩相。具此相者。名為菩薩。

放光般若經云。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身口意。雖有身口意。終不嫉恚邪見。不兩舌惡囗妄言綺語。無殺盜婬。無懈怠意。初不起惡智之事。若有菩薩不能捨此諸惡事者。此非菩薩。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經云。乃至夢中亦行十善。而不暫起十不善行。是為不退轉菩薩。

○法華經云。若見佛子。持戒清淨。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大般涅槃經云。受持是經而毀戒者。則是眾生惡知識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屬。如是之人。我亦不聽受持是典。寍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毀戒受持修習。若我弟子受持讀誦書寫演說涅槃經者。當正身心。慎無掉戲。輕躁舉動。 又云。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設有過失。即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慚愧自責。不敢復作。於輕罪中。作極重想。 又云。為利養故。受持禁戒。當知是戒。不見佛性及以如來。雖聞佛性及如來名。猶不得名為聞見也。若為正法受持禁戒。當知是戒。能見佛性及以如來。

○十住毘婆沙論云。持戒與七法和合。故為善行。一慚。二愧。三多聞。四精進。五念。六慧。七淨命淨身口業。行此七法。具持諸戒。是名善行諸行。 於曲人中。行質直心。敗壞人中。行真正心。諛諂人中。行無諂心。不知恩中。行於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無利益中。能行利益。邪眾生中。行於正行。憍慢人中。行無慢行。不隨教中。而不慍恚。罪眾生中。常作守護。眾生所有過。不見其失。 若受佛戒。不能護持。則欺諸佛。是汙佛家。何以故。受戒時。生佛家中。破戒則欺諸佛。名汙佛家。 二虛空繫法者。一貪著應路伽耶等經。二嚴飾衣鉢。二縛者。一著諸見縛。二貪利縛。二障法者。一親近白衣。二疏遠善人。二垢法者。一忍受諸煩惱。二樂諸檀越知識。二瘡法者。一見他人過。二自藏其過。二坑法者。一毀壞正法。二破戒受供。二燒法者。一以穢濁心而著袈裟。二受淨戒者供給。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云。言大施者。謂受持五戒。此是如來所說大施。以能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眾生樂故。 修多羅中說。持戒人所願所作。皆悉成就。何以故。戒清淨故。 色貪。不淨能斷。婬貪。捨心能斷。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云。諸菩薩等。以何義故。名法王子。以初發心來。常斷婬欲法故。

大智度論云。比丘尼得無量律儀。故應次比丘後。在沙彌前。佛以儀法不便。故在沙彌後。 是菩薩必在四眾中。有四眾不在菩薩中。 罪福。從惱他益他生。非自供養身。自殺身故。有罪有福。以是故。毘尼中言。自殺身無殺罪。有愚癡貪欲瞋恚之咎。 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 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五種優婆塞。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受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 三歸依竟。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 問曰。何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荅曰。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 白衣來欲求出家。應求二師。一和尚。一阿闍黎。和尚如父。阿闍黎如母。 若持戒無忍。當墮地獄。雖不破戒。以無忍故。不免惡道。何可縱忿。不自制心。惟當忍辱。眾戒自得。 如人著色觀身不淨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淨。貪其細軟。觀無所益。是故難離。以其難離。故為之常作重罪。若墮

p1

地獄。地獄有二部。一名寒冰。二名炎火。此二獄中。皆以身觸受罪。苦毒萬端。此觸名為大黑暗處。危難之險道也。 從初發心修戒。增積無量。與憐愍心俱。不求果報。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不離諸結使。但為自心清淨。不惱眾生故。世世持戒。以是故得佛道時。戒得具足。 眾僧大海中。結界為畔際。若有破戒者。終不在僧數。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 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 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來持戒清淨。故身口業無失。餘諸阿羅漢如舍利弗等。極多六十劫。不久習戒。故有失。 出家菩薩守護戒故。不畜財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勝於布施。以是因緣。但隨所有而施。 菩薩亦不一定常少物布施。隨所有。多則多施。少則少施。 菩薩常斷婬欲。乃至不生想念。況有實事。 若破戒者。惱亂一切。是故菩薩不生破戒心。何況破戒。 有一鬼頭似豬。臭蟲從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惡口罵詈客比丘。以身持淨戒。故身有光明。以口有惡言。故臭蟲從口出。 於五欲中。觸為第一。能繫人心。如人墮在深泥。難可拯濟。 若受餘欲。猶不失智慧。婬欲會時。身心荒迷。無所省覺。深著自沒。是故諸天令菩薩離之。 菩薩輕餘菩薩。念念一劫遠於佛道。經爾所劫。更修佛道。以是故不應自高。亦不下他。 持戒雖能不墮惡道中。生人中貧窮。不能自利。又不益人。以是故行布施。 問曰。尸波羅蜜。則總一切戒法。譬如大海。總攝眾流。所謂不飲酒。不過中食。不杖加眾生等。是事十善中不攝。何以但說十善。荅曰。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不飲酒。不過中食。入不貪中。杖不加眾生等。入不瞋中。餘道隨義相從。 如發心欲殺。作方便。惡口鞭打繫縛斫刺。乃至垂死。皆屬於初。死後剝皮食噉割截歡喜。皆名後。奪命是本體。此三事和合。總名殺不善道。故知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 為今世取涅槃故。婬欲雖不惱眾生。心繫縛故。為大罪。以是故。戒律婬欲為初。白衣戒不殺在前。為求福德故。 戒律中戒。雖復細微。懺則清淨。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如比丘殺畜生。雖復得悔。罪報猶不除。故但說十善業道亦自行。亦教他人。名為尸波羅蜜。十善道七事是戒。三為守護。故通名為尸波羅蜜。 問曰。口業有四種。何以但說實語。荅曰。佛法中貴實。故說實餘皆攝。四諦實故得涅槃。復次。菩薩與眾生共事。惡口綺語兩舌或時能有。妄語罪重故。初地應捨。 持戒則攝一切眾生。布施則不能普周一切。持戒遍滿無量。如不殺生戒。則施一切眾生命。如眾生無量無邊。福德亦無量無邊。略說諸能破佛道事。此中皆名破戒。離是破戒垢。皆名清淨。乃至聲聞辟支佛心。尚是戒垢。何況餘惡。 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尚不見持戒。何況破戒。 行者以妨道故出家。若復習近白衣。則與本無異。以是故先求自度。然後度人。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欲救於溺。相與俱沒。 若說聲聞辟支佛事。猶為無益之言。何況餘事。 十二頭陀。不名為戒。能行則戒莊嚴。不能行不犯戒。譬如布施。能行則得福。不能行者無罪(佛所結戒。弟子受持。不能行。則有罪矣)。 惡人破戒者。有可化。有不可化。不可化者。若攝取共住。則自壞其道。於彼無益。譬如救溺。自不能濟。而欲濟彼。二俱不免。 菩薩住尸羅。或未得無生法忍故。諸煩惱風。吹動願樹。欲壞其尸羅。爾時應求禪定樂。除卻五欲樂。五欲樂除故。戒得清淨。 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菩薩思惟。若我憎破戒及破戒者。愛戒及持戒者。而生愛恚。則還受罪業因緣。 破五眾戒。名為破戒。不破所受戒。常為三毒覆心。不憶念戒。迴向天福。邪見持戒。如是等。名戒不淨。自誓而犯。是一罪。知佛所制而故違犯。是二罪。

初發心菩薩。雖起諸煩惱。終不染心作惡。雖加杖楚。終不奪命。不取他財。令其失命。

瑜伽師地論云。能建立義。能任持義。是根本義。由此尸羅建立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能引無罪最勝第一快樂功德。令生令證。是故尸羅說名根本。譬如大地建立任持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令生令長。 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 由此所受清淨無罪妙善尸羅。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惡戒為因。身心熱惱。譬如最極炎熾熱時。塗以栴檀龍腦香等。一切鬱蒸。皆得除滅。是故尸羅。說名塗香。 具戒士夫。補特伽羅遍諸方域。妙善稱譽。聲頌普聞。譬如種種根熏香等。隨風飄颺。遍諸方所。悅意芬馥。周流彌遠。是故尸羅。名為熏香。 由此尸羅清淨善行。能趣妙樂。往妙天趣。向妙安隱。故名妙行。 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 問。何故不許扇搋迦。半擇迦出家。及受具足戒耶。荅。由此二種。若置苾芻眾中。便參女過。若置苾芻尼眾中。因摩觸等。便參男過。由不應與二眾共居。是故不許出家。問。何故此二雖受歸依。亦能隨受諸近事男所有學處。而不得名近事男耶。荅。近事男者。名能親近承事苾芻苾芻尼眾。彼雖能護所受律儀。而不應數親近承事二眾。二眾亦復不應親近攝受彼類。是故彼類不得名近事男。然其守護所有學處。當知福德等無差別。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云。律儀戒者。菩薩正取七種律儀。所謂此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戒。出家在家如是次第。皆律儀攝。

大乘莊嚴經論云。毘尼有二種四義。初四義者。一罪。二起。三淨。四出。罪者。罪自性。謂五聚罪。起者。罪緣起。此有四種。一無知。二放逸。三煩惱疾利。四無恭敬心。淨者。罪還淨。由善心。不由治罰。出者。罪出離。此有七種。一悔過。謂永遮相續。二順教。謂與學羯磨治罰。三開許。謂先時已制。後時更開。四更捨。謂僧和合與學者捨。是時先犯。還得清淨。五轉依。謂比丘比丘尼男女轉根。出不共罪。六實觀。謂法優陀那。由勝觀察。七性得。謂見諦時。細罪無體。由證法空。法爾所得。復四義者。一人。二制。三解。四判。人者。謂犯罪人。制者。謂依彼犯人。大師集眾說彼過失。制立學足。解者。謂如所制。更廣分別。判者。謂云何得罪。云何不得罪。如是應持。

眾經撰雜譬喻上云。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大毗婆沙論云。何故名為聖所愛戒。荅。是諸功德。所依處故。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復次聖者。憎惡諸破戒惡。戒能對治破戒惡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憎惡諸嶮惡趣。戒能超越嶮惡趣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憎惡生死流轉。戒能超越生死流轉故。聖者愛之。復次聖者。愛涅槃。戒能趣涅槃故。聖者愛之。

分別功德論云。毘尼者。禁律也。為二部僧說。檢惡斂非。引法防姦。猶王者祕藏。非外官所司。故曰內藏也。 諸藏之中。律藏最在其內。不可示沙彌及以白衣。解脫道論云。如人無頭。一切諸根不復取塵。是時名死。如是比丘。以戒為頭。若頭斷已。失諸善法。於此佛法。謂之為死。是戒為頭義。

○出曜經云。人之修道。唯有信戒。信根已全。戒則不毀。

佛所行讚經云。山林寶玉石。皆依地而生。戒德亦如地。眾善之所由。無翅欲騰虛。度河無良舟。人而無戒德。濟苦為實難。如樹美華果。針刺難可攀。多聞美色力。破戒者亦然。

達磨多羅禪經云。如天德瓶。守護不壞。常出珍寶。隨意無盡。修行如是。不毀淨戒。則常出生聖功德寶。輕毀德瓶。珍寶即滅。若破戒瓶。則永失法寶。

續高僧傳釋道悅云。蠶衣損命。乖忍辱之名。布服儉素。表慈悲之相。

法海觀瀾卷第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