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經律論藏→大乘論藏 釋經論第一之三

閱藏知津卷第三十六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 彙輯

大乘論藏 釋經論第一之三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南法北會)
天臺智者大師說
  法譬標名。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經正體。約實相慧。行無相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因。諸相非相。是果。此之因果。同約實相為宗。破諸相惑。顯出功能。亦自無滯。即力用也。教相可知。三分亦易可知。
金剛經疏論纂要(三卷) 農
唐大興福寺沙門宗密述 宋長水沙門子璿重治
  科經約天親。釋義兼無著。傍及餘論疏。但可云纂。亦自云要。
釋金剛經刊定記(七卷) 農
宋長水沙門子璿錄
  石壁於纂要。別為廣錄。今師病其繁長。更為刊定。
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註解(一卷 前有洪武御製序 南缺北主)
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僧宗泐
演福講寺住持僧如玘奉 詔同註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 前有晁說之序) 韓
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人法為名。實相為體。自行因果為宗。權實二智為用。大乘熟酥為教相。序品為序分。觀空下六品為正說分。囑累品為流通分。若望經文。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流通。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九紙 南青北百)
沙門法藏述
  五門分別。一教興。二藏攝。三宗趣。四釋題。五解文。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註(一卷 前有御製序 南石北缺)
明天界寺僧宗泐演福寺僧如玘同集
共集賢首。孤山。古云。佛海。四家註疏。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註解(三紙 前有洪武御製序 南缺北主)
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僧宗泐
演福講寺住持僧如玘奉 詔同註
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 前有私記緣起 南實寍北密勿)
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序曰。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法者。十界十如權實之法也。蓮華者。譬權實法也。良以妙法難解。假喻易彰。況意多端。略擬前後。合成六也。一為蓮故華。譬為實施權。二華敷。譬開權。蓮現。譬顯實。三華落。譬廢權。蓮成。譬立實。又蓮譬於本。華譬於跡。從本垂跡。跡依於本。二華敷。譬開跡。蓮現。譬顯本。三華落。譬廢跡。蓮成。譬立本。是以先標妙法。次喻蓮華。蕩化城之執教。廢草庵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與記莂。又發眾聖之權巧。顯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損生。位鄰大覺。一期化導。事理俱圓。蓮華之譬。意在斯矣。
  釋名第一。辨體第二。明宗第三。論用第四。判教第五。釋此五章。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說。○通七番者。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脫門。略說七重共意如此。廣解五章者。一一廣起五心。五根。令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耳。標章。乃至料簡。具如全文。六觀心者。從標章至料簡。悉名觀心。心如幻燄。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名心為妙。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果。是名蓮華。由一心成觀。亦轉教餘心。名之為經。釋名竟。心本無名。亦無無名。心名不生。亦復不滅。心即實相。初觀為因。觀成為果。以觀心故惡覺不起。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是為觀心標五章竟。觀心引證等。具如全文。七會異者。會四悉檀也。解四悉檀為十重。一釋名。二辨相。三釋成。四對諦。五起教觀。六說默。七用不用。八權實。九開顯。十通經。具如全文尋
之。○別解五章者。釋名為四。一判通別。妙法蓮華為別名。經之一字為通名。教行理三。皆論通別。(不同他解。以上四字。唯目所詮。經之一字。獨指能詮也。)二定前後。文則先妙後法。解須先明法。次明妙也。三出舊不錄。四正解。先明法者。謂眾生法。佛法。心法。經云。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故眾生法妙也。佛法妙可知。心法妙者。如安樂行中。修攝其心。觀一切法。不動不退。又一念隨喜等。普賢觀云。我心自空。罪福無主。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淨名云。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華嚴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破心微塵。出大千經卷。是名心法妙也。次更約十界十如釋法。具如全本。二明妙者。一通釋。二別釋。一通釋者。謂相待妙。絕待妙。唯論二妙。更無非絕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絕何惑。顯何理。故不更論也。眾生之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稱之為妙。二別釋者。有跡中十妙。本中十妙。觀心十妙。跡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應妙。七神通妙。八說法妙。九眷屬妙。十功德利益妙。釋此為五。一標章。二引證。三生
起。四廣解。五起權實。廣解中。第一境妙為二。一釋諸境。二論諸境同異。釋境為六。一十如境。謂十界十如。二因緣境。謂四種十二因緣。三四諦境。謂四種四諦。四二諦境。謂七種二諦。五三諦境。謂五種三諦。六一諦境。謂四種一諦。及與無諦。第二智妙為二。初總論諸智。二對境論智。初為六。一數。謂一世智。乃至二十圓妙覺智。二類。謂世智無道。邪計妄執。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為一。五停心。四念處。已入初賢佛法氣分。俱是外凡。故為一。四善根。同是內凡。故為一。四果同見真。故為一。支佛別相觀能侵習。故為一。六度緣理智弱。緣事智強。故為一。通教方便聲聞。體法智勝。故為一。支佛又小勝。故為一。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四門徧學。故為一。出假智正緣俗。故為一。別教十信智。先知中道。勝前劣後。故為一。三十心。俱是內凡。故為一。十地同是聖智。故為一。三藏佛是師位。名勝三乘弟子。故為一。通教佛智。斷惑照機勝。故為一。別教佛智又勝。故為一。圓教五品弟子。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祕密之藏。故為一。六根清淨智鄰真。故為一。初住至等覺。同破無明。故為一。妙覺佛智。無上最尊。故為一。三辨相。四明智照境。五明麤妙。
六明開麤顯妙。具如全本。二對境明智。亦如全本。第三行妙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增數行。後更約五數明行妙。先明別五行。次明圓五行。謂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有次第一心之不同。第四位妙者。約藥草喻品。但明六位。一人天位。是小藥草。二聲聞緣覺位。是中藥草。三六度菩薩位。是上藥草。四通菩薩位。是小樹。五別菩薩位。是大樹。六圓教位。是最實事。如一地一雨。於中又為十意。一簡名義。二明位數。三明斷伏。四明功用。五通諸位明麤妙。六明位興。七明位廢。八開麤顯妙。九引經。十妙位始終。具如全本。第五三法妙者。妙位所住之法。即三軌也。此即七意。一總明三軌。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名雖有三。祇是一大乘法也。二歷別明三軌。歷四教各論三法也。三判麤妙。四開麤顯妙。具如全本。五明始終。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種性相。為三法之始。若有無明煩惱性相。即是智慧觀照性相。以迷明故。起無明。若解無明。即是於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悉有惡業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如竹有火。
火出還燒竹。皆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浩然。此是迷法身為苦道。不離苦道別有法身。如迷南為北。無別南也。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軌性相。若言如是力如是作者。菩提心發也。即是真性等萌動。如是因者。即觀照萌動。如是緣者。即資成萌動。如是果者。觀照萌動成習因。感得般若習果滿。如是報者。資成萌動為緣因。感得解脫報果滿。是為三德究竟滿。名祕密藏。本末等者。性德三軌冥伏。不縱不橫。修德三軌彰顯。不縱不橫。冥伏彰顯。皆如等。數等。妙等。故言等也。亦是空等。假等。中等。亦類通三法。謂三道。三識。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寶。三德。諸三法無量。舉其大要。明始終耳。七悉檀料簡如全本。此五番明妙。從因至果。以辨自行妙。半如意珠竟。第六感應妙者。上四妙名圓因。三法妙名圓果。果智寂照。有感必彰。故名感應妙也。感屬機。應屬聖。略言為四。一冥機冥應。二冥機顯應。三顯機顯應。四顯機冥應。若具足辨者。用四機為根本。所謂冥機。是過去。顯機。是現在。亦冥亦顯機。是過現。非冥非顯機。是未來。於一機中。各召四應。即成十六句也。餘如全本。第七神通妙者。正論化用益他。
即是三輪不思議化也。第八說法妙。為六意。一釋法名。謂十二分教。二分大小。三對緣同異。四判所詮。五明麤妙。六明觀心。皆如全本。第九眷屬妙者。一理性眷屬。一切眾生。皆是吾子也。二業生眷屬。為親。為中。為怨。三類受道。得出生死也。三願生眷屬。先世結緣。雖未斷苦。願生內眷屬中。或怨家等。因之得道。四神通眷屬。若先世值佛。發真見諦。生猶未盡。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以身通力。分形來此。五應生眷屬。已得法身之本。能起應入生死也。又法門眷屬。如方便為父。智度為母等。第十功德利益妙者。為四。一來意。二正說中利益。三流通中利益。四觀心中利益。略說七益。廣開十益。具如全本。五結成權實。亦如全本。跡中十妙竟。本中十妙者。先釋本跡。二明十妙。釋本跡為六。一理為本。事為跡。二理事皆為本。說教為跡。三教為本。行為跡。四行能證體為本。起用為跡。五實得體用為本。權施體用為跡。六今經所顯成佛已久為本。先來所說為跡也。明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國土妙。四本感應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說法妙。七本眷屬妙。八本涅槃妙。九
本壽命妙。十本利益妙。觀心者。本跡長遠。亦不離心。佛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佛既觀心。得此本妙。跡用廣大。不可稱說。我如如佛如。亦當觀心出此大利也。次釋蓮華者。權實難顯。僅譬蓮華。又七喻文多。故以譬標題。又蓮華非譬。即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利根即名解理。不假譬喻。中下未悟。須譬乃知。以易解之蓮華。喻難解之蓮華。故有三周說法。逗上中下根。蓋依正因果。悉是蓮華之法。何須譬顯。為鈍根人。不解法性蓮華。故舉世華為譬。亦應何妨。二門六譬。略如序說。又以徧譬十如。十二因緣。四諦。二諦。三諦。一諦。無諦。境妙。又譬智妙。行妙。乃至功德利益妙。乃至本妙。具如全本。次釋經為五。一明無翻。二明有翻。三和融有無。四歷法明經。五觀心明經。亦具如全本。 二顯體者。一部之旨歸。眾義之都會也。略開七條。一正顯體。二廣簡偽。三一法異名。四入體之門。五徧為眾經體。六徧為諸行體。七徧為一切法體。一正顯體者。即一實相印也。二廣簡偽者。凡外乃至別教教道。皆未達此實相印也。三一法異名者。法界。真如。佛性。種智。乃至大般涅槃等
也。四明入體門者。謂以教行為門。略為四意。一略示門相。謂四四一十六門。二示入門觀。謂門門各具十法成乘。一識所觀境。二真正發心。三遵修定慧。四能破法徧。五善知通塞。六善用道品。七善用對治。八善知位次。九善能安忍。十法愛不生。具在全帙。須細尋之。三示麤妙。四示開顯。俱在全本。五六七三意。亦如全本。 三明宗者。修行之喉襟。顯體之要蹊。如樑柱持屋。結網提綱。釋宗為五。一簡宗體。謂不異而異。約非因非果而論因果。故有宗體之別也。二正明宗。從序品。訖安樂行品。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文義雖廣。其要為成弟子實因。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從湧出品。訖勸發品。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合前因果。共為經宗也。三眾經同異者。今經跡中師弟因果。與眾經有同有異。本中師弟因果。眾經所無。正以此之因果為經妙宗也。四麤妙開顯。如全帙。五結成者。經說因果。正謂通益生法行人。若開權顯
實。正令七種方便生身未入者入。傍令生法二身已入者進。若說壽長遠。傍令生身未入者入。正令生法已入者進。從七種方便。入圓初住。見真為因。乃至得妙覺為果。住前相似。非是真因。若取性德為初因者。彈指散華。為緣因種。隨聞一句。為了因種。凡有心者。是正因種。此乃遠示性德三因種子。非是真實開發。故不取為因也。 四明用者。此經以斷疑生信為用。用佛菩提二智。斷七種方便最大無明。同入圓因。破執近跡之情。生本地深信。乃至等覺。亦令斷疑生信。如是勝用。豈同眾經耶! 五教相者。諸經皆是逗會他意。令他得益。不譚佛意。今經但論如來布教之原始。中間取與。漸頓適時。大事因緣。究竟終訖。當知此經。唯論設教大綱。不委微細網目。記者私錄云。諸大乘經。旨歸不殊。但隨宜為異。如華嚴。無量義。法華。皆三昧名。般若是大智慧。維摩說不思議解脫。大涅槃是究竟滅。文殊問菩提是滿足道。悉是佛法。法無優劣。於中明果。皆是佛果。明因。皆是地因。明理。皆是法性。所為。皆是菩薩。旨歸不當有異。人何為強作優劣。
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 南更霸北實寍)
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章安尊者敘云。佛出世難。佛說是難。傳譯此難。自開悟難。聞師講難。一徧記難。余二十七。於金陵聽受。六十九。於丹丘添削。留贈後賢。共期佛慧。
  初品為序。方便品訖分別功德十九行偈。凡十五品半。名正。從偈後盡經凡十一品半。名流通。又一時分為二。從序至安樂行十四品。約跡開權顯實。從湧出訖經十四品。約本開權顯實。本跡各序正流通。
  消文為四。一因緣。二約教。三本跡。四觀心。始從如是。終於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書。或三二一。貴在得意。不煩筆墨。因緣亦名感應。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故用因緣釋也。夫眾生求脫。此機眾矣。聖人起應。應亦眾矣。 今論娑婆國土。音聲佛事。則甘露門開。故用約教釋也。若應機說教。教有權實淺深不同。須置指存月。亡跡存本。故用本跡釋也。若尋跡跡廣。徒自疲勞。若尋本本高。高不可極。日夜數他寶。身無半錢分。但觀己心之
高廣。扣無窮之聖應。機成致感。逮得己利。故用觀心釋也。 初序品者。如是等五事。冠於經首。次序也。放光六瑞。發起之端。由序也。問答釋疑。正說弄引。敘述也。 二從方便品。訖授學無學人記品。是跡門正說。更為兩。一從此下。是略開三顯一。二從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是廣開三顯一。凡七品半。文為三。一從此至譬喻品盡迴向佛道。是為上根人法說。二從爾時舍利弗白佛下至授記品。是為中根人譬說。三化城喻下三品。是為下根人因緣說。 三法師下五品。是跡門流通。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是本門發起序。 壽量品第十六。是正開近跡顯遠本。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於中佛說長行。為總授法身記。彌勒說偈。為總申領解。正宗分竟。 此後並下三品。為勸持流通。神力品第二十一。乃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為付囑流通。
觀音玄義(二卷 南何北遵)
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此別釋法華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釋名十義。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
四真應。五藥珠。六冥顯。七權實。八本跡。九緣了。十智斷。又境智因緣名觀世
音。世者。即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所觀之境也。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也。觀者。一切種智中道正觀也。普門者。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說法普。九供養諸佛普。十成就眾生普也。以靈智合法身為體。感應為宗。慈悲利物為用。流通醍醐味為教相。
觀音義疏(二卷 南何北遵)
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有時亦作序。正。流通。三段。有時不作三段名。但分為三章。一無盡意問。二佛答。三持地歎。或為四章。三如前。四者聞品得益。或作二段。謂前後兩問答也。多種分章。隨人意用。文中亦作因緣。乃至觀心等釋。
妙法蓮華經要解(並科二十卷 前有弘傳序註並釋及南序) 曠遠
宋溫陵開元蓮寺沙門戒環解
科此經二十八品。序分一品。正宗分十九品。流通分八品。
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 南踐北滅)
隋天臺沙門灌頂撰
  此經若依梵本。具云摩訶般涅槃那脩多羅。摩訶言大。般涅槃那。此翻滅度。釋此三字。具依兩義。一別。二通。別釋者。大即法身。故此經云。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若虛空。其性即法性。法性即法身也。滅者。即是解脫。解脫二種煩惱。生死永滅。免斯因果患累。即解脫義也。所言度者。即是摩訶般若。故大論云。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當知別以三字標今經之目。即是三德之異名也。通釋大者。謂大法身。大般若。大解脫也。滅者。即是三德皆寂滅也。度者。即是三德皆究竟圓滿也。故通以三字標名。表三德皆大寂滅究竟也。別通之義雖殊。然並是用非果之果。無上祕密之極果。以標一教之首也。復云大若虛空。不因小相。又其性廣博。多所容受。又名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界。是為三義釋大也。滅者。滅二十五有。及虛偽物。又得二十五王三昧。種種示現。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是為三義釋滅也。度者。度於不度。又度於度。又度此彼之彼岸。亦度非此非彼之彼岸。譬如神龜。水陸俱度。是為三義釋度也。總攬三法。三目。三點。名大般涅槃。金剛寶藏。滿
足無缺。不縱不橫。不並不別。微妙祕密。以當其體。常住不變。恆安清涼。不老不死。以當其宗。置毒佛性。徧五味中。味味殺人。震大毒鼓。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八大自在我。以當其用。常住二字。無上醍醐。與諸典別。決定之吼。以當其教。名含。體攝。常宗。毒用。極教之相也。
大般涅槃經疏(古十八卷南作二十六卷北作三十三卷 南土會盟北滅虢踐)
隋天臺沙門灌頂撰 唐天臺沙門湛然再治
  分文為五。一召請涅槃眾。從初如是訖流血灑地。二開演涅槃施。從純陀訖大眾問。三示涅槃行。從現病訖德王。四問答涅槃義。從師子吼訖品。五折攝涅槃用。從迦葉訖經。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 南丹北跡)
宋晉水高麗國沙門淨源述
大意宗天親論。而訛謂是馬鳴論。可見考訂之疏矣。
菩薩戒義疏(二卷 南遵北何)
陳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三重玄義。第一釋名。初明人名。次辨法號。後明階位。第二出體。初明無作
。二明止行二善。第三料簡。一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為緣。就文為三。從初偈長行訖清淨者為序。次十重訖現在菩薩今誦為正說。餘盡卷為勸說流通。
閱藏知津卷第三十六